中國人最優(yōu)秀的品質有兩個,那就是善良與智慧,智慧若與善良同行,至誠至善,便可成就大智慧,讓人的一生沐浴在陽光中;智慧若與世俗結合,唯利是圖,最多算作小聰明,只能用凄涼不斷折磨自己。事實上,有多少人在做事上以至誠至善為準則呢?至誠至善的行為在世人眼中是不是被定性為愚笨呢?永遠謹記:菩提深悟需有時,善待人生是永遠寧為愚笨之舉,不為無德之行,將愚笨之舉運用到高深處,才是真正的智慧。
《菜根譚》上有句話說的好“毋以善小而不為,毋以惡小而為之”,說的是做人的道理,而生意也是如此:“不要因為利潤少就不去做,也不要因為風險小就去做”;而同樣在中國,違背法律的事情可以做,但違背道義的事情堅決不能做。這就是強調商人也要有所為也有所不為。
本書反其道而行之,以“笨”來揭示商道中的真諦法則,從經商的智慧、以德為本、以誠為本、以信為本、以仁為本、以勤為本、以恒為本、以信為本、經商方法等八個方面,多層次、多側面、全方位地闡述了經商謀業(yè)的技巧、策略及素養(yǎng)。通過翔實的分析、經典的實例、精辟的論述告訴讀者商業(yè)上不為常人所知的神通,作為商業(yè)界的新手,唯有掌握生存和發(fā)展之寶,才有可能嶄露頭角。
戰(zhàn)略的智慧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yè)世界里,公司要想保持領先地位就必須不斷調整戰(zhàn)略定位并有所創(chuàng)新,很多公司在這方面做得并不好。適應變化的能力是衡量一家公司智商的重要標準。
沒有目標的生活通常收獲甚少;沒有思想的人縱使終日尋覓,卻也少有成就。這就好像美國著名朋克樂隊Cheshire Cat在歌詞中唱到路易斯·卡羅爾(Lewis Carroll)的《愛麗絲夢游境》那樣:“如果你不知道該朝哪里走,任何一條路都能帶你去終點。”
為什么有些公司的戰(zhàn)略IQ被證明非常低?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公司的慣性及其致命的破壞力?領導者們怎樣做才能幫助自己的公司變得更聰明?本書明辨了導致公司慣性的幾個關鍵因素:戰(zhàn)略、組織結構和人力資源,并就如何打造更聰明的公司這一目標給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公司需要好的戰(zhàn)略來實現可持續(xù)增長的卓越業(yè)績,因此需要好的戰(zhàn)略開發(fā):選擇合適的競爭和競爭方式,做出有效整合。這要依靠好的戰(zhàn)略實施:合理組織資源和行為,把戰(zhàn)略付諸實施。同時,必須要有好的領導力才能確保做出正確的決定,正確分配資產,采取正確的行動,否則以上兩點都會變成空談。
富爸爸點石成金
《富爸爸點石成金》是一本教你如何從骨子里成為富人的勵志類圖書。本書兩位作者“富爸爸”羅伯特·清崎和美國地產之王唐納德·特朗普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商業(yè)巨頭,他們根據自己多年在商場中賺取財富的經驗,向全世界的所有想要更加富有的人分享他們的致富秘訣:如何掌握企業(yè)家和投資者的思考模式,如何從雇員成長為創(chuàng)業(yè)者,如何打造一家成功的企業(yè),以及致富需要哪些關鍵素質和能力。
讀者將明白是什么讓這兩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商業(yè)巨頭獲得成功,不斷攀上事業(yè)新高峰?為什么你一再疲于奔命,卻始終沒有領悟擁有財富和成功的要領?答案很簡單:因為他們擁有可以點石成金的“金手指”,他們所經歷的成敗得失、困境中一次次的化險為夷、面對未知的勇往直前、數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奮斗都為讀者呈現點石成金的奇跡。
本書從“堅毅的性格、專注、品牌、合作和決定成敗的小事”五個方面教讀者如何習得“點金術”, 這五個方面精煉有效、簡明易行,不僅能為讀者注入無限的熱情和斗志,還將讓讀者獲得邁向成功的法寶。清崎和特朗普堅信:這個世界需要更多,也絕對能涌現出更多和他們一樣成功富有的人。只要讀者選對了前進與努力的方向,也能擁有自己的“金手指”,并讓它帶領讀者獲得人生和財富的雙重成功!
一切從贊美開始
贊美是人際溝通的第一步和潤滑劑!贊美是各行各業(yè)推銷員進門必修的第一堂課!贊美是一切人際溝通的開始,俘獲人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去贊美他,以贊美為首要手段,輔以與人溝通的其它技巧,那么你將無往而不勝。
我們需要贊美,如萬物需要陽光。在生活中,人人需要贊美,人人喜歡贊美,這絕不是虛榮心的表現,而是渴求上進,尋求理解、支持與鼓勵的表現。愛聽贊美,出于人的自尊需要,是一種正常繁榮心理。人們總是不知不覺地在他人那里尋找自身存在的價值,其內心深處都有被重視、被肯定、被尊敬的渴望。當這種渴望得到實現時,人的許多潛能和真、善、美的情感便會被奇跡般地激發(fā)出來。
你千萬要記住,沒有人不愛贊美。他不愛必定是不愛你贊美的方法和技巧。贊美最到位的方式是一對一贊美。因為它無需分心去隔離環(huán)境帶來的負面干擾信息,它更有利于全面系統(tǒng)地將對方的注意力控制在自己的目標里。有時候,在溝通中,對方一個小小的動作,一句隨意的話,我們如果錯過了的話,很有可能會全盤皆輸。
本書通過吃透人性、贊美的本質、贊美的原則、贊美的方法、贊美的技巧和誤區(qū)、養(yǎng)成贊美的習慣以及贊美的強化訓練等內容講解推銷話術。本書具有系統(tǒng)的心理學理論高度,又有作者生動翔實的銷售經歷,每個銷售故事都作了簡潔的點評和提長,使本書既趣味橫生,又充滿了哲理和智慧,是銷售人員、市場推廣人員必讀的銷售圣經。
一個好故事勝過千萬廣告費
作為一個品牌,如何向消費者分享自己的品牌?如何讓自己的品牌深入人心?當然,這當中少不了故事。
在人們感官麻木的信息過剩時代,最短缺的資源就是快樂、感人的故事。它們猶如悶熱中的一絲清涼、沉悶中的一份愉悅,具有無比的滲透力和感染力,沁入人們的感官之中。特別是經典的品牌故事,無疑會成為營銷溝通中直指人心的利器。
這種有吸引力的溝通方式已成就了很多商業(yè)傳奇,打造了許多成功品牌。
誠如“潮流觀察”網站的創(chuàng)始人雷尼爾·艾佛斯所說:“不管一件東西多么平凡無奇,只要你能提供一個關于它的好故事并使之流傳開來,它的身價就能飆升。任何消費商品都能變成奢侈品,如頂級牛奶、頂級火柴以及頂級牙膏等。營銷的作用就是化平凡為神奇!”
故事是搶占人心最有效、最持久的工具,故事具有傳奇性、曲折性、沖突性、戲劇性、傳播性、傳承性,這是一個企業(yè)的“根”,也是抓住人心的一把“鉤子”。隨著營銷從產品營銷——服務營銷——體驗營銷——情緒營銷的不斷深入,故事營銷的價值越來越凸顯。
的確,一個品牌一旦擁有故事,它所形成的價格也不再僅僅圍繞產品的物理價值而波動,而在故事基礎之上的品牌的情感價值卻往往不是價格這樣的數字符號可以等量齊觀的。
在品牌的積淀過程中,故事往往是有價值的。故事是無形的品牌,某件商品,它如果是一個擁有故事的名牌產品,能夠讓消費者愿意出高價去購買它,恰恰是因為消費者出高價購買的不只是產品,更重要的是能打動他的故事,同購買品牌形象、產品價值和故事的結合獲得情感的滿足。所以,精彩的故事有時比龐大的廣告成本投入更能打動人心,更能達到品牌效果。
氣場的神奇力量
精神、心靈和態(tài)度是一個人內在氣場凝聚的三個基本要素,這三個方面做好了,內在氣場就會無法掩飾地由內而外散發(fā)出來;言語、著裝、神態(tài)三個方面是一個人整體精神風貌的體現。內在修養(yǎng)加上外在風貌,一個人的氣場才會完美展現出來,吸引、震撼他人,并跨越時間和空間進行傳遞,這個人會是你嗎?
“氣場”的最大魅力之一就是能夠被他人感知,甚至可以影響他人,這些影響和感知會再次返回到“氣場”產生者這里,進一步加強氣場產生者本身的氣場。如果這些循環(huán)可以良好的保持下去,氣場的影響就會一波一波的蔓延開來。
一個有“氣場”的人自己也是能夠感知到自己的氣場的。當然,一個人對于自身“氣場”的感知是通過他人的反應加上自己良好的感覺綜合作用的結果。一個有“氣場”的人,只要你愿意,無論在哪里你都可以是主角。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總是找不到“主角”的感覺,他們總是發(fā)現自己只是一個隨從的角色,被動地跟著別人去做一些事情,或者只能使用別人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在更重要的事情面前,自己無足輕重。這些感覺和行為都充分的說明了一個問題:這個人的氣場明顯不足,需要不斷的去鍛煉自己來強化自己的氣場。
有句話這樣說誰能改變自己,誰就能成為英雄。在我們這樣一個和平的年代,可以說誰能改變自己誰就能走向成功,改變自己氣場就會跟著轉變。如果天下著小雨,行走中的你,只要把雨傘撐開就夠了,犯不著說:“真見鬼,又下雨了!”因為你的埋怨,對于雨滴、云和風都不起作用,只會搞壞自己的心情。所以說也許用七分的力氣去埋怨、指責環(huán)境,可能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效果,但如果用七分力氣中的一分來改變自己,可能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改變自己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很多人很難邁出這一步,最后只能長嘆:“當初為什么不那樣做呢?”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做一個改變自己的人,從改變自己開始,來轉變自己的氣場。
雙贏之道(大師細說博弈論)
當一種程序因為滿足了某些公平標準而被認為是公平的,它更趨向于產生被各方都視作合法的結果。這些結果持續(xù)得更加久遠,因為當被視作公平程序的產物時,它們往往不易煽動不滿的人起來顛覆它們。
本書把談判從藝術變?yōu)榭茖W,為參與談判的各方提供雙贏、共贏之道。
兩方爭端是我們探討的焦點,其重要性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如今包括離婚和勞工糾紛在內的許多棘手的爭端都牽涉兩個主體。其他矛盾,比如國際爭端,也經常發(fā)生在兩個聯(lián)盟之間,各聯(lián)盟的成員國出于共同的利益要求而往往協(xié)調行動。從實際出發(fā),這種情況也應視作發(fā)生在兩個主體之間的爭端。
當爭端雙方別無他選,只能試著相互忍受時——像某些離婚案所表現的那樣,夫妻之間沒有聯(lián)系、形同陌路——就需要能以無妒忌、平等、效率等標準衡量的公平的解決爭端的程序。那么,接下來的問題是,各種程序分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發(fā)揮最佳效果?此外,它們如何保證爭端得到公平的解決呢?
本書設計獨特而巧妙,它把數學方法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為合理解決小到生活瑣事、大到國際糾紛等各類爭端提供了公式化的程序。當然,現實生活中,矛盾是復雜的,有些不是僅僅通過設定的程序就能加以解決的。但本書提供的各種方法無疑為我們提供了新鮮思路,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輔助工具。本書的另一個特點是案例豐富多彩,旁征博引。其案例涉及離婚、繼承遺產、公司并購、中東問題等諸多方面,既有《圣經》故事、歷史事件,又有現代社會問題;既有哲學、政治學問題,又有經濟學問題,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實踐指導性。
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
中國人對面子似乎有著過分的追求,“愛面子”也成了中國人典型的文化性格。魯迅先生說:“面子是中國人的精神綱領,只要抓住這個。就像拔住了辮子一樣,全身都跟著走動了?!?/p>
“面子”到底是什么呢?不是別的,其實就是角色期待,特別是自我角色期待的滿足。能夠以某種方式滿足自我的角色期待,就是有“面子”。
常言道:其他皆可丟,唯面子不可丟。從古至今,中國人對于面子的追求無所不包,從官員到百姓,衣、食、住、行,這“面子眾生相”,在中國上演得淋漓盡致。
易中天說:“面子是咱中國人的寶貝,幾乎主宰著我們的日常生活。人際關系,要靠面子來維持與處理;社會生活,要靠面子來決定與操作?!憋埧梢圆怀?,但面子不能不要,從小到大,父母就教育孩子要爭氣,好好學習,將來一定要比別人家的孩子強,好讓自己臉上有面子。
中國人愛面子、好面子,自古至今從不肯割舍“面子情結”,這也是千年文化沉積下的奇葩一朵。難道面子真的那么重要嗎?其實你認為它重要它就重要,認為它不重要就不重要了,關鍵看你能否參透它,如果參透了,你就能在人際交往中無往不勝了。
本書針對剛工作的年輕人、性格內向的人,分析了不好意思的危害:不好意思爭取合理利益,從而利益處處受損;不好意思拒絕無理要求,從而麻煩不斷;不好意思贊美別人,從而失去升遷的機會……本書讓讀者徹底意識到不好意思的危害,引導讀者去掉不好意思的心理,學會拒絕別人的不合理要求,學會贊美和溝通,不再懦弱和自卑,做生活中的主人。
偽裝的哲學
十年寒窗無人曉,一舉成名天下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腳跟未穩(wěn),不可飛奔。想要成就一番事業(yè)就要耐得住寂寞,在平凡和苦難中勵煉,打好堅實的基礎。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有如此,才能在沉默中爆發(fā)。
人生處世,總要先為自己找好安身立命之地。會做事不如會做人,根基未穩(wěn)時記得保護好自己,否則初露鋒芒也許會招來殺身之禍?!皻馊擞?,笑人無”這是普遍規(guī)律,不要由此招來別人的妒忌而成為被攻擊的對象。聰明的人都知道留住青山,蠢蠢欲動。
深藏不露、畢露鋒芒,比喻有才能的人不同的兩種處事方式。這對用人者來說,前者難辨,后者易識。為此,前者往往被埋沒,但有時也如南山之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何時能鳴?這要取決于周圍條件,智者待時而動。到時,即使有人想阻攔,恐怕也難矣!在古代,這種例子很多,南宋柴克宏就屬于這樣的人。
平凡不等于平庸,鋒芒畢露必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成就一番事業(yè)不僅僅需要的是才華,還要練就一顆平凡的心。
沉默者首先給人的感覺是成熟穩(wěn)重。所謂“嘴上沒毛辦事不牢”,誰愿意把自己的事業(yè)和前途交給愣頭小子去經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少說話,多做事,更容易干出成績,偉大的人不需要自我標榜和過多表白。
本書運用古今中外豐富的歷史典故和現代商務、人事案例,通過活潑詼諧的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人與人交往間的微妙和處理技巧。其中蘊含許多偽裝的哲理,發(fā)人深思。
圓通的人際智慧
做人處世,貴在有德。中國人的所謂“處世”,首先是要“做人”,故“做人處世”不可分割,“做人”即是立身處世。而“做人”的要義在于,人的行為必須合乎“人”應該具有的道德規(guī)范,做人就是以道德律己,以德待人。
與人交往,要以德待人。中國傳統(tǒng)處世之道的尚德傾向,還表現在強調人際交往的道德性,主張人與人之間應當是“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與人相處,德行為先。
老子也提出:“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后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后就變得干硬枯燥。所以堅強的東西屬于死亡一類,柔弱的東西屬于生長一類。”“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可以攻入天下最堅強的東西里面去,可以說是無孔不入?!薄捌仗熘?,再沒有什么東西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克最堅強的東西,卻沒有什么可以勝過水了。弱勝過強,柔勝過剛,對于如此的道理普天之下的人們沒有誰不知道,然而就是很少有人能做到。”
山為剛,沉郁穩(wěn)重,而四季變換的景色卻是某種意義上的柔;水為柔,靈活而又多變,而那不變的本色卻是某種意義上的剛。我們要謹記的是“站在風口浪尖上你別暈”,時代洪流滾滾而來,將那些想有所作為的杰出人才,紛紛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生活事業(yè)上我們離不開做人做事,本書就將告訴你,如何打通一個圓滑的人際關系,讓你在生活事業(yè)上如魚得水。
沙漠法則:107則非傳統(tǒng)的營銷秘訣
這是一個風云變幻,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每個企業(yè)都隨時面臨被擠出市場的危險。怎樣才能成為競爭中的贏家而不被淘汰出局?改善營銷策略,提高營銷技巧!怎樣才能改善營銷技巧呢?作為一個營銷經理,幾年前作者就開始思考和著手研究這一問題了。
如果你經營一項事業(yè),管理一家公司,悉心研讀本書,就會激發(fā)出在競爭市場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靈感。即使你不是經營管理者,只要隨意翻閱本書的任何章節(jié),也會獲得在生活中成功的啟迪,每一個案例都可能帶給你生活的頓悟,每一句評點都可能指點你走向事業(yè)的輝煌。
你有沒有發(fā)現,你若期待壞事來臨,事情就真的常會變壞?每當我們期待壞事來臨時,我們是永不會失望的。我們若有足夠的時間等候的話,最后事情一定會變得像我相像中一樣的糟糕的。但是同一原則反過來也是同樣靈驗的:每當我們期待好運來臨時,它們時常會來臨的!我們只要有足夠的時間等候,也有足夠的信心,不消多久,事情就會變得像我們所希望的一樣。
一個人在依賴他人時,無法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完全的人”,只有當他可以絕對自立自強時,他才可以感覺到自己是一個無缺憾的人,才能感覺到一種光榮和滿足。而這種光榮和滿足,是別的東西所不能給予的。
當你一旦放棄求助于他人的念頭,變得自立自強,你就已經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了。你能不借助外力,自立自強,你就能發(fā)揮出意想不到的力量,你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四海皆商機
從雞毛換糖、做小器件開始,溫州人以“敢為天下先”的氣勢,迅速崛起成為中國最具活力的商人群體。在復雜多變的商業(yè)環(huán)境中,他們不懼艱險,艱辛奮斗,使“溫州商人”成為一個享譽世界的群體?!端暮=陨蹋簻刂萑说膭?chuàng)富史1978-2010》即描寫了1978—2010年間,改革大潮涌起,溫州商人崛起于草莽,成長于競爭風浪,而后搏擊世界各地的創(chuàng)業(yè)史。數不清的溫州商人,隨著時代和世事的變遷而沉浮不定。在作者細膩的文筆中,一幅廣闊的溫州商人創(chuàng)業(yè)史躍然紙上。
一、奔跑的年代,懷念歷史是件艱難的事。
當從沙漠狀態(tài)中驚醒過來的人們意氣風發(fā),勾勒氣勢磅礴的未來而陷入無言的興奮之中時,往往會不自覺地忽略過往的陣痛。逝去的歲月頑強卻脆弱,在微風中,傳來它們時斷時續(xù)的聲音。歷史的記憶,我們怎能輕易忘記。
數十年如一日。一場自下而上的改革變局浩浩蕩蕩。今天,歷史把我們帶到十字路口,我們看到了沉甸甸的變局:有超越、也有倒退,有瘋狂的高潮、也有窒息的低谷;從萬馬齊喑到眾生熙攘,從斗爭哲學到和諧共存;從禁錮鐵窗到破冰之旅,從單純而虛妄的理想主義到復雜而務實的現實主義,每個紛繁蕪雜的事件,千頭萬緒?;蚓薮蠡蚣毼⒌淖兏锉澈螅加幸晦r活的或悲或喜的故事推動著歷史的前行。這些跌宕起伏的歷史敘事,不應該是巖石的擠壓、權威者手中的面團、修煉的丹藥,它只能是雙腳站在現實土壤中的解讀者盡量以客觀、謹慎的視角詮釋的時代痕跡。
二、敘事,空間上不一定要宏大,時間上不一定要綿長。
每一次瞬間的閃亮,即使只迸發(fā)于方寸之間,一樣值得記載。有人說,時間像殘忍的刷子,不顯山不露水地抹去人們對瑣碎歷史的記憶,可總有幾件事、幾個人,頑強地占據著我們的思維一角。
慢慢地,我們意識到,這股力量無他,皆來自民間草根,崛起于草根,游走于民間。他們腳踏實地,以樸實的思想、觀念與行為,有意或無意地推動商業(yè)的變遷,義無反顧地涌入創(chuàng)造氣象萬千的民間改革先行者的行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