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豫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在各大媒體門戶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如何通過認知心理的理論提高客戶端的競爭力。通過研究用戶在新聞客戶端使用的整個過程中對界面、交互方式和功能流程的認知,通過對目前存在的各個新聞客戶端進行分析,對研究內(nèi)容進行總結和大膽探索,最終得到新聞客戶端導航設計的原則,在設計中給用戶更好的體驗,收獲更多穩(wěn)定的客戶量。
關鍵詞:認知;新聞客戶端;導航;設計在信息時代,信息傳遞的速度非常之快,因此各個門戶網(wǎng)站、客戶端的信息內(nèi)容也大同小異,在內(nèi)容相似的情況下,如何讓用戶選擇我而不是他,除了在內(nèi)容編輯和功能創(chuàng)新方面的努力,優(yōu)化新聞客戶端的導航,順應用戶的心智和認知,讓用戶在使用客戶端的體驗過程中遇到更少的障礙和更多的樂趣,使用戶專注于應用內(nèi)容,也是至關重要的設計思路。
1新聞客戶端及其用戶群
新聞客戶端是人們在移動設備上查看新聞的應用軟件。門戶網(wǎng)站,媒體雜志,以及一些其他的傳統(tǒng)網(wǎng)站為了搶占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市場,此起彼伏地推出了各自的新聞客戶端,目前國內(nèi)比較常見的新聞客戶端包括網(wǎng)易、搜狐、新浪、騰訊、百度,另有一些垂直細分內(nèi)容客戶端,如36氪,汽車之家等,還有一些訂閱類客戶端,如zaker、digg、無覓等,本文主要研究傳統(tǒng)的新聞門戶客戶端。這類客戶端的用戶群80%在20到40歲之間,這群人經(jīng)歷了報紙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又接觸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有較高的受教育經(jīng)歷,能操作智能手機,用戶一部分來源于傳統(tǒng)媒體或新聞門戶網(wǎng)站的粉絲,新聞客戶端是他們閱讀體驗的延續(xù),另一部分用戶并沒有自己追捧的媒體,特別是稍微年輕一些的,他們選擇客戶端、更換客戶端的機率非常大,所以客戶端的設計既要保證老用戶的一貫支持,又要吸引新的用戶進來。導航無論在網(wǎng)頁還是應用中都是設計關注的焦點。如果用戶無法輕松簡單地得到他們想要的內(nèi)容,那么就存在著丟失用戶的風險,在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冒出的手機應用中這點顯得尤為重要。
2移動客戶端導航目前存在的認知問題
(1)找到閱讀目標。一些新聞客戶端為了滿足用戶需求,給用戶提供更全面的服務,或是將欄目過渡細分,會造成導航結構的沉重,過多的欄目會給用戶造成困惑,給他達成目的造成阻礙。首先,術語定義沒有普遍性,欄目名稱的定義本身就不是唯一確定,而且個體對于詞語的理解基于環(huán)境和經(jīng)驗也是有差異的。一些新聞客戶端會為了彰顯特色而取一些比較個性的詞語,這需要考量用戶的接受能力,一些新潮、時髦的詞可能會讓不理解的用戶將其忽略掉。大多數(shù)用戶在選擇頻道的時候是有目標的,人在目標的導向下,認知會傾向過濾掉不熟悉的或是無關的內(nèi)容,而挑選出他熟悉的東西。如果要推廣某個新的用戶不熟悉的欄目,就需要在其他的方面,例如色彩、字體或是展示方式,布局等方面給予強調(diào)。另外,沿用用戶習慣的詞語,能大大降低用戶的學習成本,新聞客戶端是由傳統(tǒng)的報紙雜志、到網(wǎng)絡時代的新聞門戶網(wǎng)站、電子雜志,發(fā)展到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產(chǎn)物,因此,他的閱讀認知必定和這些傳統(tǒng)的媒體閱讀有關聯(lián),沿襲傳統(tǒng)的術語和分類是降低學習成本的捷徑?,F(xiàn)在的人懶于動腦,需要繁復學習和記憶也是讓用戶放棄應用的一個重要因素。
(2)視覺噪點多,注意力分配不合理?,F(xiàn)代人的生活環(huán)境和節(jié)奏都讓人們對一件事情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變得越來越短,刺激和干擾會讓用戶變得更加浮躁。對于新聞客戶端,用戶最主要的需求是閱讀,首先考慮閱讀過程中,是否需要切換欄目,事實上,大多數(shù)的用戶只有幾個固定關注的頻道,很少會瀏覽全部,這樣界面沉重的頭部占用了空間,還有一些軟件會在頂端和底端同時放置標題欄、導航欄和按鈕,使本來就狹小的移動屏幕更擁擠,特別是如果再分別加了不同的顏色,用來傳遞品牌概念、區(qū)分按鈕層級,讓用戶不容易找到目標,這么多的視覺干擾很難給用戶一個穩(wěn)定的閱讀體驗。另外,用戶在瀏覽新聞的過程中時候,其實不需要太多操作,人在看見按鈕后,會在經(jīng)驗的暗示下不自覺的有點擊的沖動,這增加了他們的操作步驟,最重要的是,會打斷他們的閱讀體驗,將他們的體驗流程變得比較散亂,沒有秩序,沒有這些按鈕,可能也不會被用戶察覺,是一些非必要的需求。有些不是很必要的按鈕可以刪除或是隱藏,或是穿插在閱讀的過程中,讓用戶順其自然的進入到下一個階段。將按鈕放在底部,依據(jù)人的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閱讀習慣,將重點即內(nèi)容放在上方,這樣用戶在閱讀過程中,如果繼續(xù)瀏覽,視線會聚焦在屏幕中間稍微靠下的位置,就會忽略掉底部的按鈕的存在,如果內(nèi)容沒有引起用戶足夠的興趣,視線繼續(xù)下移就會將焦點聚集在底部按鈕,客戶端的閱讀我認為更傾向于傳統(tǒng)雜志,因為它在版面上跟報紙的差距更大,報紙一個欄目可能幾個頁面,每個頁面有好多篇新聞,而雜志,一篇文章可能好幾個頁面,新聞客戶端,一篇文章一個頁面,雜志的布局值得借鑒。
(3)相對應的還有那些導航的隱藏。當然不乏有些充滿探索精神的用戶會把應用翻個底朝天,但這應該不是大部分用戶,特別是不是首次使用的用戶的習慣,所以側(cè)邊欄其實是個挺有爭議的設計,一方面它減輕了頁面顯示的壓力,另一方面它也降低了用戶的點擊率。
(4)那些麻煩的操作。滾動導航條。有的新聞導航條是滾動查看的,人在需找目標的時間,找到目標的步驟極限,特別是在用戶認為本該是容易的事情時,如果操作過程偏度會引起用戶反感。橫向滾動條的無論在長度上還是寬度上都比較小,手在操作的時候又會擋住一部分內(nèi)容,每次移動只能顯示一到兩個欄目。這樣費力的操作常常讓用戶覺得不耐煩。
返回鍵。用戶在瀏覽新聞時,最常見的動作是大拇指在屏幕中間位置上下滑動,若要返回上一級則會手勢有短時停頓,注意力從文本轉(zhuǎn)移到左上的返回按鈕或右下的物理按鍵。這也是破壞閱讀流暢性的一個原因。
3新聞客戶端導航的基本原則
(1)適時出現(xiàn)。與其想盡各種方案既不會奪去用戶過度的關注,又能夠在用戶需要的時候立即引起用戶的關注,不如讓它像一個聰明的導購小姐,在用戶需要時適時出現(xiàn),侃侃而談,不需要它的時候,她又靜靜退到你的身后。這就需要能對用戶察言觀色,抓住用戶的心理和行為習慣。
(2)盡可能少的視覺干擾。新聞客戶端的重點是新聞內(nèi)容,設計導航時要注意導航和內(nèi)容的注意分配比例,導航條盡量不要用刺激的色彩。
(3)減法主義。減法主義用戶沒有那么多的精力,人最多會同時關注幾個欄目,進行幾項操作,其他的東西只是積累,對大多數(shù)用戶來說是累贅。當然,用戶在開始接觸時會覺得功能越多越好,這樣心理上會有一種安全感和優(yōu)越感,但隨著使用,一些功能使用的頻率越來越少,人們會優(yōu)先選擇那些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的,這樣這些無用的功能能不能隱退,和現(xiàn)在逐漸增加相比,逐漸減少可能更加符合人的心理。
(4)流程完整。梳理用戶使用流程,在用戶使用前,設定好最佳的流程,再引導用戶去順著流程完成閱讀體驗。
4結束語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給新聞媒體帶來了變革,同時也改變著我們的閱讀習慣。通過對人認知心理的尊重,將這些先進技術融入人們生活,讓用戶能自然的接受科技帶來的變革,并能幫助用戶提升自己的價值和生活質(zhì)量,是每個設計師的責任也是夢想。參考文獻:
[1] DChina.UCD火花集[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2] ef Johnson.認知與設計[M].張一寧,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