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倩倩
摘要:黃西,移民到美國,英語是他的第二語言,本行是搞科研,一名生化博士,卻能夠用一口濃重的中國口音的英語站上了美國脫口秀的大舞臺,其獨特的幽默表演方式備受關(guān)注。本文主要通過語境干涉相關(guān)理論,對黃西的脫口秀文本進行簡要分析和解讀。
關(guān)鍵詞:黃西;脫口秀;語境干涉黃西,2010年受邀參加美國記者年會,以其獨特的幽默演繹方式,引起全場的轟動。作為第一個亞洲人站在這么大的平臺上為幾百年華裔移民史振臂一呼,黃西從此備受關(guān)注。本文選用黃西的脫口秀作為研究文本,主要是因為黃西特殊的文化身份。24歲出國,之后他才開始接觸美國文化教育,作為一名生化博士,他卻能演繹著帶有中國特色的美式幽默。本文通過語境干涉相關(guān)理論來試分析他的脫口秀文本,所選用的文本內(nèi)容主要為黃西在美國記者年會上的演講。
1黃西脫口秀
黃西的脫口秀表演,以簡單的字詞,配上木訥的表情和硬板的動作,濃重的中式口音,演繹的美式冷幽默,適當(dāng)?shù)耐nD和沉默讓觀眾去細嚼其中的幽默意思,聽來讓人捧腹大笑。與其他的本土的脫口秀不同的一點,就是黃西本人的文化背景。在美國土地上,他以首批移民外來人員,講述著中國特色的美式幽默;而回到中國的舞臺上,他演繹的是美式的中文脫口秀,這兩者的差異共存在同一個言語使用者身上,使得他的脫口秀文本更具有研究意義。
2語境干涉理論
本文所選用的語境干涉理論主要是由我國的錢冠連先生的理論成果為主。錢冠連先生認為,語境干涉理論,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含義,“非語言語境對語言符號的干涉和語言語境對語言符號的干涉”。非語言語境的干涉主要就是社會文化、風(fēng)俗習(xí)慣、行為準(zhǔn)則、價值觀念、歷史事件等對語言符號的使用上的干涉,其實就是社會人文網(wǎng)絡(luò)對語言符號的干涉。而語言語境對語言符號的干涉,是指上下文、上下語對語言符號使用的限制與制約,理解上的幫助與推動。[1]關(guān)于語言語境干涉的表現(xiàn),錢先生大致分成了以下幾個方面,主要是從語言符號和語言使用者兩個方面干涉出發(fā):(1)語境對語言符號的理解有強制、制約作用。(2)語境對語言符號的理解有幫助、推動的作用。(3)語言符號的信息量和意義就是在語境中得以澄清的。(4)語境對說話人有特殊要求與限制。脫口秀文本中一個詞或句子或語篇,常常帶有超過其基本意義之外的意義,帶入語境之后,它所指的具體意義才能得以闡釋清楚;而對于演說者的干涉就體現(xiàn)在演說者需要根據(jù)說話對象、所處場合、社會文化背景等來選擇自己的言語行為或語用策略。錢先生認為語境所提供的共知能自動填補話語所留下的空白。在脫口秀節(jié)目中,演說者對前提往往是只字不提,而聽眾對其中的幽默理解就需要聯(lián)系到共知的語境中去,這一點在脫口秀文本中可以體現(xiàn)出來。
3語境干涉對黃西脫口秀的制約與影響及其效應(yīng)
語境對于言語使用的制約與干涉就要求言語在使用過程中能符合語境所要求的條件。適宜與恰到好處的幽默效果,就是語境對脫口秀干涉的結(jié)果。但是不同的語境變量,對于脫口秀文本內(nèi)容的干涉作用也是不同的。針對脫口秀文本,語境干涉主要有以下意義:
(1)社會文化作為語境變量,有助于限制和影響脫口秀文本的主題內(nèi)容。在脫口秀文本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黃西所處的社會和文化背景對他的思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從而決定了脫口秀所針對的主題內(nèi)容。西方的幽默大多含蓄而有內(nèi)容,善用自嘲的方法來展示幽默,同時也能博取對方的親切感,這點在黃西的脫口秀中隨處可見。[2]黃西在他的書中提到:“美國的脫口秀的個人化比較強,和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聯(lián)系得越緊密,大家越喜歡。所以美國單口相聲也經(jīng)常被不同的人用來表達自己對政治、宗旨和生活的看法。”而在中國文化的舞臺上,人的思想自我約束感較強,顧慮太多,幽默多針對的是第三方的。例如,他在美國的記者年會上調(diào)侃了臨時缺席的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說道,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能競選美國總統(tǒng),講到要學(xué)習(xí)兩種語言——中文和英文?!皟鹤?,一旦你成了美國總統(tǒng),你就必須要用來簽署法案,還要用中文跟討債的對話。”因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quán)國。同樣自嘲式調(diào)侃“美國是最牛的。這是真的,因為我們每年會贏世界職業(yè)棒球大賽”而實際上,這個大賽是只有美國和加拿大的球隊參加。像這樣類型的調(diào)侃,只有從一個中國移民者口中說出才會顯得幽默。黃西在他的書中提到,“當(dāng)時很多的美國人并不知道中國的經(jīng)濟在崛起,直到2009年和2010年金融危機的時候,他們才意識到中國現(xiàn)在是美國的債主。所以當(dāng)時在年會這樣的平臺上,當(dāng)著這么多的政界和新聞界的工作人員,拿這個內(nèi)容來開玩笑,一方面既是戳到他們的痛處,一方面又是讓他們笑得更厲害了,從而推動了脫口秀的高潮。”[3]社會文化作為隱形的、不可見的語境因素,對于脫口秀文本的外在表現(xiàn)的影響和制約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對其的影響研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2)上下文作為語境變量,有助于推動理解脫口秀內(nèi)容。年會上,黃西說到初移民時的遭遇。“我當(dāng)時開了輛二手車,保險杠上貼了好多貼紙,貼的很牢,就根本不可能撕下來。其中一張寫著‘如果你不說英文,就滾回家去。而我兩年后才看到它。”“和很多其他的移民一樣,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成為這個國家的總統(tǒng)。于是我們努力讓他們說兩種語言,在家說中文,在外說英文。但操作起來其實挺困難,很多時候我不得不在公共場合對他說:‘嘿,聽著,如果你不說英文,就滾回家去?!逼渲小皾L回家”去在上語中出現(xiàn),其實是對移民身份的歧視;家指的是回到自己的國家去。而后面對兒子訓(xùn)話時,再次用到“如果你不說英語,就滾回家去”,這句話是一種教訓(xùn)兒子的口氣。后者正是考慮到前面遭遇到的“不說英語就滾回家”去的說法,這次才故意以同樣的話語來說出。這也是上語的干涉,使得下文出現(xiàn)這樣的內(nèi)容,而觀眾聽來的話,也可以結(jié)合上下語的語境干涉,更好的感受其中的幽默意味。
(3)關(guān)鍵詞或者話題作為語境變量制約著觀眾對脫口秀中的幽默理解。脫口秀文本中的詞語或者話題,通常都帶著多于字面基本意義的其他意義。“Roe vs. Wade是什么?”“呃!兩種來美國的途徑?”Roe vs.Wade是美最高法院關(guān)于墮胎的經(jīng)典案例。他在這里則是說那些偷渡到美國的人,要不就是通過row a boat(劃船,和人名Roe同音),要不就是靠游到河對岸(wade是跋涉的意思)“后來我讀了很多的美國歷史,以至于我都開始充滿了白人罪惡感?!逼渲衱hite guilt是指白人因為奴役黑人的歷史而產(chǎn)生的負罪感。“我在男人健康雜志里看到,奧巴馬總統(tǒng)每周有兩次有氧鍛煉,四次舉重鍛煉。你們看,我根本不需要鍛煉,因為我有健康保險?!?/p>
這其中出現(xiàn)的roe,wade,white guilt都是作于語境變量,在文本中意義得以膨脹,從而觀眾能更好地理解詞所指的真正意思。而提到健康保險這個說法,是旨在諷刺美國的醫(yī)療體系讓人懶散。這些都是需要語境變量來促進觀眾理解脫口秀文本,已達到最好的幽默效果參考文獻:
[1] 錢冠連.漢語文化語用學(xué)[M].北京: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2007.
[2] 萬曉艷.從跨文化交際的視角解讀中西方幽默[J].黑河學(xué)刊,2010(1).
[3] 黃西.黃瓜的黃 西瓜的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