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聰明兒子傻媽媽”,這句話是說兒子很聰明,媽媽很傻嗎?事實恰恰相反:兒子不甚聰明,很小就被鑒定為患有學習障礙,學習困難;媽媽也不傻,受過高等教育,是一名稱職的老師。只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聰明的媽媽極力扮傻,愚拙的兒子越發(fā)靈慧。
兒子剛出生時,媽媽見到四肢健全、五官端正的孩子激動得流下了幸福的眼淚。但幸福沒有持續(xù)多長時間,細心的媽媽就發(fā)現(xiàn)與同齡孩子相比,自己的兒子總是遜色一大截。別的孩子已學會“咿呀”交流,稍一逗弄,就笑得咯咯不止,兒子卻成天皺著個小臉,哭哭啼啼;別的孩子已能“七坐八爬”,兒子卻軟塌塌地依著被子靠著床,偶爾想動彈,卻是向后倒著退幾步;別的孩子已會用簡單的音節(jié)與父母交流,兒子卻總是嘴里咕咕噥噥,含混不清。上幼兒園了,情形越發(fā)不妙:兒子不會自己穿鞋扣衣,不會拍球,不會跳繩,不能完成老師布置的手工作業(yè),也記不住老師上課要求背誦的兒歌。讀小學了,課堂上那些如亂碼一樣的漢字與英文字母讓他摸不著頭腦……
聰明的媽媽一下子慌了神,但她相信“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母親”,為了兒子事事都“能”,聰明的媽媽決定讓自己事事都“無能”。就這樣一路走來,兒子有了許多驚人的變化。
2
“兒子呀,媽媽要上班了,幫我把皮鞋拿過來?!蔽乙缓?,還在讀幼兒園的兒子像得到指令一樣,小腿跑得飛快,眨眼間,鞋子就出現(xiàn)在我面前。但分不清左右的兒子把鞋放反了。我啥也沒說,只是努力地將腳往鞋子里鉆?!鞍パ剑瑑鹤?,今天我的鞋子怎么變小了,我咋穿不進去呀?”我話音剛落,兒子就快速地把鞋子對調(diào)了一下位置:“媽媽,你也太傻了吧,左右你也不分呀?!泵刻於紙猿肿寖鹤幽眯?,兒子分清了左右,在幼兒園也很少再穿反。
稍稍長大,我又繼續(xù)賣萌。要過馬路,我一把圈住上小學的兒子的手臂:“兒子呀,今天媽媽有些頭暈,我擔心過馬路會摔倒?!薄澳悄阕ゾo我吧!”兒子隨手攥住了我的五指,十指相扣,堅定地向前走。兒子男人般的力量,源源不斷地注入我的心田。自此,他分清了紅燈停、綠燈行。
“兒子呀,家里燈泡不亮了,我買了一個怎么裝不上呀?”正站在高處的我,急切地向兒子求救。兒子走過來,看看燈泡,看看燈座,無可奈何地一笑:“媽媽,我該怎么說你呢。你懂不懂燈泡有螺口、卡口之分?”其實,學理工科的我怎么不懂這點常識呢,我只是希望兒子能懂。從此換燈泡就成了上中學的兒子的事啦,我這個“無知”的媽媽只剩下在旁邊觀看的份。其它包括修門鎖,車胎打氣等,凡是帶有技術性的活,我都可以置之不理,堂而皇之地等兒子回來解決,還可以蹙著眉頭,盡情渲染自己的無助與茫然。
去年暑假,有機會去自己的母?!暇┺r(nóng)業(yè)大學一趟。十多年沒來過南京,翻天覆地的發(fā)展讓我找不到記憶中一點痕跡。剛出汽車站,本想做向?qū)У奈?,卻在地鐵售票機前,茫然失措。兒子上下打量了一番這個龐然大物,拿起20元錢往里一放,用手指在屏幕上點了幾下,“啪”的一聲,票和零錢就吐了出來。從“下馬坊”地鐵站下車,我又在4個出口前踟躕不行,兒子抬頭四處張望了一下,果斷帶我走向3號出口。當他拉緊我的大手,我有種被引領的舒心與愉悅,不知什么時候有了這樣的錯位,兒子已經(jīng)成了父母的領路人。
3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想再進修,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平,《線性代數(shù)》卻成了橫亙在我眼前的一座大山。兒子看到愁苦的我,就說了一句話:“真的有這么難嗎?還是你鉆研沒到家?”第二天一早,兒子像變魔術一樣從他枕頭底下掏出了我的《線性代數(shù)》課本,翻開第一章,多了很多密密麻麻的注解?!皨寢專铱戳艘幌?,并不很難,我這個初中生都能看懂,你怎么不會呢?要用功呀!”兒子的“諄諄教導”,一下子讓我淚雨滂沱。兒子呀,你就是媽媽最好的老師,是上帝賜予媽媽最美的天使。
有空的時候,我抓緊時間碼字,只為了卻自己一直不曾放棄的文學創(chuàng)作夙愿。還在讀初三的兒子,也在緊張的課業(yè)之余,學習電腦編程。他總是督促我:“我們都要堅持,別輕易放棄。”看到兒子弓著腰,緊盯屏幕的姿勢,我的內(nèi)心無比感動,總想點撥開導兒子,沒想到最終卻被兒子提攜。
常常愧疚于自己讓兒子辛勞,沒想到兒子粲然一笑:“我覺得我被需要,也是一種幸福呀!”年輕的兒子輕易地就說出了這句哲理之言。我的裝傻扮癡和種種示弱,終于收到了預期的效果,鍛煉出一個堅強、懂事、能干的兒子。
我們這些不肯放手,過度保護子女的媽媽們,也許都應該懂得分擔的魅力,不要隨意剝奪孩子分擔的權利,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在分擔中成熟,在分擔中變得睿智起來……
編輯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