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維莉
別讓父愛“失蹤”
記者 趙維莉
《爸爸去哪兒》在這個夏天再次出發(fā),有關于爸爸與孩子的話題再次被炒熱,可是當我們關注電視里父親與孩子親密互動時,卻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問題——生活中的爸爸哪去了?青少教育專家禹春老師指出,父親對教育和培養(yǎng)子女的作用重大并且不可替代。
對于很多孩子來說,父親是個最熟悉的陌生人——父親是一個家庭的支柱,他們?yōu)樽尲胰诉^得更舒適,在外拼搏奮斗,留給家人、尤其是留給孩子的時間更為有限。在父親們看來,自己缺乏耐心、細心,脾氣不好,因此陪伴孩子成長不如給孩子們打造一個更優(yōu)越的生活環(huán)境,但正是這種缺失成了孩子成長中的一種遺憾。對此,禹老師指出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各位老爸不妨多多參與孩子們的成長,因為有你們的陪伴孩子可能會更聰明、大度。
誠如很多父親所想,自己的性格可能不適合“帶孩子”,但是禹老師指出,其實在生活中多多幫助你的妻子,也是一種對孩子愛的體現(xiàn)?!艾F(xiàn)在早已不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時代,但是很多家庭依舊是母親在家務和子女養(yǎng)育上付出更多,很多父親都以自己事業(yè)忙、工作壓力大來逃避,這樣就人為地減少了你在家庭的‘參與’時間?!逼鋵崳绻鳛楦赣H,能更多地幫助妻子分擔家庭中的重擔,如最基本的家務,這樣可以讓對方輕松一些,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養(yǎng)育孩子。
此外,很多家長在一起生活多年,有了不用說話的默契,但是在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方面一定要多多交流,只有夫妻雙方經過協(xié)商取得一致共同教育,才能防止偏差,收到有益于孩子的最佳教育效果。
中國有句老話“有其父必有其子”,尤其在有兒子的家庭中,父親們更愿意端起架子為他們樹立一個“榜樣”,更渴望孩子能夠沿著自己設定的方向前進,但是禹老師卻指出父親更應該支持并鼓勵孩子走他自己選擇的路,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大多數(shù)父母之所以要將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子女,是希望子女將父母夢寐以求的理想變?yōu)楝F(xiàn)實?!彼?,她建議父親們不妨放下架子,多和孩子談談心,去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就算他們說得不對或是太過理想,也不要打斷,而是要一步一步地來幫助他們分析,讓他們學會獨立去判斷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不對的。
“這樣的交流中,父親們就不要一味地給孩子描繪宏偉藍圖,而是應該不過分刻意隱瞞生活中的陰暗面,讓他們可以提早地去了解這個社會的現(xiàn)實,不過要在講述中讓他們學會分析,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痹谟砝蠋熆磥?,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問題,父親都應該主動將真相告訴孩子,避免讓孩子在道聽途說中找不到方向。
在很多描寫父愛的文學作品中,都稱父愛是深沉的,但禹老師卻說自己在與孩子們交流中,更多的孩子都希望“爸爸能對我說或向我表明他真的愛我”。家長給予孩子的愛,可以給他們信心與勇氣,所以他們都希望父親能把對自己的愛通過語言或行動表達出來。禹老師建議各位“不善表達”的父親,如果對于張口表達有點害羞,不妨“退而求其次”,如把愛意留在便箋上、卡片上或寫成字條放在孩子的書桌上等,給他一些愛的暗示,讓愛化作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灌溉孩子的成長。
而除了“愛”之外,孩子們覺得父親所給予更珍貴的可能就是時間?!懊ぷ?、忙事業(yè),似乎成了父親缺席孩子成長的合理理由,但要知道父親的陪伴對于孩子是尤為重要的?!庇砝蠋煆娬{,將一切可能的時間獻給孩子,這并不意味著突然改變父親們的生活規(guī)律,而是要更靈活地掌握時間,盡可能多和孩子相處,“你要經常擁抱孩子,鼓勵他,并告訴他,你有多愛他。”
多抽出一點時間,陪孩子,除了聊天,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耍,陪兒子踢踢球,和女兒一起去選條漂亮的裙子,甚至可以嘗試著和孩子一起加入興趣小組或是某項活動的俱樂部,這樣的親子互動不單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促進作用,同樣也會讓“日理萬機”的爸爸得到片刻的休整。
最后,禹春老師建議各位父親不妨多“學習”,“拿出一點你看報紙、看報告的時間,看看和孩子相關的書籍,多掌握一些與孩子教育相關的的理念和方法,更多地了解一些孩子在不同時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她強調,與爸爸在一起才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而無論什么樣的理由,都不能“剝奪”孩子們享受父愛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