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 丁德明
湘華鯪
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 丁德明
湘華鯪(見圖5)為大型魚類,最大個體達5公斤,身青灰色,湖南特有的一種大型野生經濟魚類,湘、資、沅、澧四水中上游均有分布。湘華鯪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人們喜愛的經濟魚類之一。然而,由于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和水域污染,加上過度捕撈,野生湘華鯪數量銳減,湘江、澧水中已絕跡多年,沅江、資江僅有少量分布,近幾年漁獲物中已難見大型個體。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近幾年通過人工馴化已經批量繁殖出苗種,并開展了人工池塘養(yǎng)殖和網箱養(yǎng)殖試驗,具有很好的養(yǎng)殖前景。
圖5 湘華鯪
湘華鯪體形修長,前段稍圓,尾部側扁而高。頭前吻端圓實,口下位,口裂弧形,鱗片深綠色,間以紅色斑點。湘華鯪是生活在江河上游的底層魚類,對環(huán)境要求較高,喜生活在水質清新、流動的水體中,以底棲固著藻類為食。普通池塘的水質差而且變化頻繁、沒有適宜的天然餌料又難以攝食人工飼料,所以野生湘華鯪直接進入普通池塘馴養(yǎng)的成活率較低。流水水泥池和江河網箱馴養(yǎng)湘華鯪的成活率較高。湘華鯪最適生長水溫以不超過26℃為宜,養(yǎng)殖生產中應注意適當降低養(yǎng)殖密度和加強增氧措施。采用全人工配合飼料培育湘華鯪魚苗及幼魚,最適蛋白質含量為33.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