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武林]
意外收到一封郵件。郵件的內容簡潔得就像平常老友見面的握手,一下下,就那么一下下:“安武林,我是某某某,你還記得我嗎?”然后,什么都沒有了。
她的名字并不女性化,但無論男女,我只認識這么一個某某某。她是我大學的師姐、老鄉(xiāng)。我是學中文的,她是學哲學的。因為一件很可笑的事情,我們從一見面就不那么友好,所以,記憶刻骨銘心。二十多年來,我們音訊皆無,彼此沒有對方的消息。
我有點小激動,當即回信:“哈哈,記得,你當年逃火車票來著!”
通過郵件和電話往來,我才知道,二十多年來,我們都經歷了很多,但我似乎比她坎坷些。大學畢業(yè)后,我分配到了陜西寶雞,然后到西安,最后在北京安營扎寨。她分配到了家鄉(xiāng)山西太原,讀碩士,在北京讀博士,最后在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學做了教授。
我們的背景是相同的,都從晉南的鄉(xiāng)村走進泉城一所高等學府讀大學。她比我高兩級,是名副其實的師姐。
關于師姐的回憶不多,但強烈而又深刻。許許多多的人生經歷和人生經驗,像鋒利的小刀,把和師姐的那點往事切成了絲絲縷縷,然后總結和反省。
結論總是一縷甜蜜和苦澀的微笑掛在唇邊。
那時,剛剛進入大學,參加老鄉(xiāng)會的活動。本來,一切都是陌生的,新鮮的,惶惑的,但一進入老鄉(xiāng)的聚會場合,我就變得溫暖和踏實起來。十多個男男女女,一樣的笑臉,一樣的鄉(xiāng)音,恍若回到了故鄉(xiāng)。他們噓寒問暖,解答我們的疑惑和擔憂,囑咐我們在大學應當注意什么。我很喜歡。
我注意到了一個師姐,很文靜,很樸素。笑的時候,她總是滿臉通紅,像一顆紅紅的柿子。
在我們靜默的片刻——似乎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敏感而又細膩的師姐想調節(jié)氣氛。她笑著說:“我給你們講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吧。這次我回家,逃了一次火車票。驚心動魄,可好玩呢!”
本來我對她的印象很好的,結果她一說逃票的事情我立刻就反感了。
老鄉(xiāng)們不停地大笑,前仰后合。師姐講得津津有味。但我,已經是怒火攻心了。她說的是什么,我一句也沒聽進去。
我“啪”地拍了一下桌子,厲聲說道:“這有什么好說的,有什么好笑的!我覺得逃票是一件很可恥的事情。雖然我很窮,但我絕不會做那么不光彩的事!”
師姐驚愕了,嘴巴張得老大。她囁嚅著,但發(fā)不出聲來,臉色蒼白。所有的人都很尷尬,有的很嚴肅,有的在干笑,有的低著頭,空氣凝重而又沉悶。
那次的老鄉(xiāng)會不歡而散。
以后我和師姐見面,她總是尷尬而又歉然地笑著。我想努力裝出輕松的樣子,但總疙疙瘩瘩的,虛假得都令我自己討厭自己。
師姐畢業(yè)分配到了太原。我已經原諒師姐了,其實,也談不上原諒,準確地說是我開始責備自己了。
青春的歲月,如果沒有犯過一點點錯誤,實在是沒有真正經歷過青春。大把的熱情和激情,叛逆和張揚,總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個釋放的渠道。無傷大雅地挑戰(zhàn)和侵犯一下社會道德,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罪惡。
我在電話里說:“師姐,我還記得你逃票的事情?!?/p>
師姐說:“總是不好的,一個女孩子……”
我輕輕地嘆了一口氣:“我們都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