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壘生
小時候有個同學住的是祖宅,有一個很大的院子,外墻是石頭砌的,屋角還有飛檐。那時老建筑多,但這套宅子一看便是大戶人家。那同學說他的太爺爺做過清朝的官,具體是什么也不知道了,反正是在西南一帶為官。
那個同學家里房子大,當時星期三和星期六都有半天回家自習,我們幾個住得接近的同學是一個學習小組,就常在他家做作業(yè),做完作業(yè)后一塊兒玩。他家里有不少雜七雜八的東西,有一回,他不知從哪里翻出一些滿是銹痕的刀劍,我們幾個男孩子都樂壞了,但他說父親交代過的,這些東西不能玩,于是全收了回去。
我問他為什么,他說這東西殺過人。一聽殺過人,我們都感到害怕,就追問是怎么一回事。原來,這同學的太爺爺是在四川做官,當?shù)赜袀€很大的碼頭,經(jīng)常有排教的人過來。所謂排教,就是放木排的人,從深山砍下樹后扎成一個個大木排,沿江下來,到下游可以獲利良多。這些人也是哥老會一類的會黨中人,就叫排教。因為放木排經(jīng)常會和過往船只起沖突,所以排教的人大多練過三招兩式,有些人還練有邪術,旁人大多不敢招惹他們。
有一年,排教放的木排特別多,連綿不斷,差不多在江上連了一里多路。領頭的是排教的首領,諢名叫烏風梢。烏風梢本是蛇名,這種蛇是黑色的,游得特別快,有劇毒,那首領也因為力大無窮,又相當兇悍,所以得了這么個綽號。排教放排,聲勢極大,打頭的木排上插一桿紅旗,老遠就能看到,木排上還站了個嗓門特大的人喊號,讓過往船只閃避。
這是慣例,旁人也理解,因為木排少則幾十個,多則上百個,連在一起,換方向相當不易,所以只有船讓木排,沒有木排讓船的。但烏風梢因為蠻橫慣了,加上這年江水特別急,而烏風梢從來沒有放慢速度的打算,一長串木排沿江而下,磕磕碰碰自然免不了。平常船只被碰了也只好自認倒霉,可是這回,烏風梢一路全速下來,到碼頭上游約摸半里仍然不放慢速度,結果有艘正在江中打魚的小船被撞了個正著,船上一對父子落水。那兒子身強力壯,水性也好,可是老頭子卻被木排撞了后沒浮起來。
出了人命案,那兒子當然扭住烏風梢要評理。烏風梢蠻橫慣了,說向來都是過往船只聽得排教的號子,看到排教的號旗就先行閃開的,誰叫他們父子不及時躲開,木排這樣下來根本換不了方向。其實木排一樣可以閃避,但木排與船不同,何況這回木排太多了,要是前面的轉了方向,后面的便會撞到前面的,有可能木排會被撞散,所以烏風梢也是故意不轉的。
最后,烏風梢只肯賠點兒錢,那年輕人卻不肯善罷甘休,雙方爭執(zhí)不下,烏風梢見年輕人就是不肯讓開,就讓人把他推落到江里,自顧自走了。
到了碼頭,烏風梢跟幾個同伴兒上岸喝酒吃飯,正吃得高興,其中一個見有人提了把黑乎乎的刀子過來,正是那年輕人,趕緊跟烏風梢說了,烏風梢哈哈大笑,說:“青天白日,看他敢動手。要是他動手,就是他的不是,打死勿論?!睘躏L梢是練家子,手底下有功夫,旁人也知他不是吹牛。年輕人雖然長得精壯,真打起來肯定不是烏風梢的對手。
這時,年輕人到了酒店下,叫罵著要烏風梢下來。烏風梢連樓都不下,只在樓上跟他對罵,讓那年輕人有膽子就動手,沒膽子就去告官,反正兩樣,他都不怕。
因為排教勢大,這種事以前也有過,官府不敢得罪排教,每回都是判排教出點兒燒埋銀就是了,故烏風梢有恃無恐。年輕人見烏風梢仍然不松口,就讓他下來動手。烏風梢在排教的地位都是打出來的,本就是個亡命之徒,哪會怕這些,便大踏步下了酒樓。這時已是日頭偏西了,酒店朝東,烏風梢站在酒店門口,他身形比那年輕人本來就大一圈,這時一個影子更是將那年輕人都蓋住了。
年輕人雙眼血紅,說:“你真有膽,便說三聲不賠。”烏風梢只道他是色厲內荏,就大聲叫了三聲“不賠”,反正他自信赤手空拳都打得過那年輕人。誰知,年輕人突然一刀斬下,卻并不是砍向烏風梢,而是砍向烏風梢的影子。一刀砍出,烏風梢還以為年輕人只是沒膽,誰知刀子甫一落地,他的脖子上突然鮮血飛濺,好像有把無形的刀砍了上去,他的頭一下被砍落。這一下變起突然,邊上登時一陣喧嘩,年輕人提刀來時,酒樓已讓人去報了官,捕快過來將那年輕人帶走,兇刀封存。
雖然只是件刀傷人命的尋常案子,但問起細節(jié)來,那年輕人的刀并沒有落到烏風梢身上,同學的太爺爺也不好下判詞。這時,有個姓錢的刑名師爺說,年輕人用的是祝由科的斬影刀。原來祝由科本是醫(yī)道十三科之一,也就是以符咒治病,過去太醫(yī)院的十三科里也有祝由一科。斬影刀是種法術,據(jù)說施法后,斬影如斬人,邊上也有人附和,說的確聽說過這種事,還有人搬出《關大王月下斬貂蟬》的舊戲出來以作資證。關羽月夜斬貂嬋是一出舊戲,說曹操破呂布,將貂嬋賜給了劉備。關羽見劉備沉溺美色,便準備去把貂嬋殺了。只是見貂嬋在花園拜月,連關大王也不忍下手,結果手一松,青龍刀落在了貂嬋的影子上,把貂嬋給殺了。
那時是清末,奉關帝的風俗依然很盛,于是我同學的太爺爺就決定把那年輕人判個斬監(jiān)候,這樣也不得罪排教。誰知這時排教的頭面人物備了幾色禮物來拜訪他,用意卻不是要殺了那年輕人,而是讓他將年輕人放了。因為年輕人的父親死在江里,烏風梢不能算毫無責任,年輕人替父報仇,一來是孝心可感,二來也是一命抵一命,還請老父臺網(wǎng)開一面。排教算是烏風梢的苦主,我同學的太爺爺判那年輕人斬監(jiān)候,本來就是怕排教鬧事。既然排教也這么說,他當然從善如流,從輕發(fā)落了。
這件事過后,有人見那年輕人也出現(xiàn)在排教里,看樣子已是個頭目。想必排教這種會黨組織標榜忠孝,再就是只認“拳頭大的說話”這個理,年輕人身懷異術,正是他們招攬的人才,所以才會前來求情。
那把兇刀則一直留在縣衙,有好事者拿雞狗來試了試,結果發(fā)現(xiàn)刀刃很鈍,當真砍上去都很難,別說有什么神異了。后來我同學的太爺爺致仕還鄉(xiāng),把這些東西都帶了回來當鎮(zhèn)宅用,因為據(jù)說殺過人的刀子百鬼辟易。日久天長,那些刀劍都已銹得一塌糊涂,到現(xiàn)在恐怕已經(jīng)全都變成鐵銹了。
選自《今古傳奇·故事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