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霖
一位中醫(yī)藥大學的著名教授,在一次電視節(jié)目中曾說過這樣的一個故事:自己在做學生的時候,跟老師上山采藥。那時雖然已是夏天了,但他在一個最背陰的山溝里驚奇地發(fā)現(xiàn),那里居然冰雪不化,就在冰雪的旁邊,長著一堆堆正開著紫色花朵的綠色植物。好奇的他就挖了一棵,拿去問老師。一問,才知道是附子。于是他恍然大悟:正因為附子生長在常年冰雪不化的寒冷環(huán)境里,所以才練就了它抵抗寒冷的本領(lǐng),使它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去寒除濕的功效,成為中藥中回陽救逆的第一藥。
雖然附子在臨床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是研究表明,如果把附子移植到陽光充足的肥沃土地上,它雖然長得很好,產(chǎn)量也很高,但只有第一、第二代的附子還能保持其原來的藥效,到了第三代,其藥效就基本上消失殆盡,與普通的紅薯相差無幾了。
附子的藥效,存于憂患,失于安樂。
(歡樂海摘自《新民晚報》2014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