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喬喬-梅:張藝謀很會適應發(fā)展的需要,不同階段選擇不同的合作伙伴。
@ 人丑就要多讀書:雖然電影宣傳上很多是《小時代》的手法,但也是有時代感的新型營銷手段,不能否認這部戲是張導的回歸之作,期待他再次展現黃土地的情懷。
@maggie51335:互聯(lián)網思維強調產品,產品做好便能留住使用者,影視制作也是同樣的道理。過去只是單向的內容傳播,現在有大數據,《歸來》應該被線上線下同步檢驗,并由影院客廳共同構成票房。
如果身邊沒有工作人員,張藝謀給人的感覺還算是一個可親近的大叔,臉上如刀削的紋路也顯得柔和許多。但即使靠近他,也不能想象和他聊聊天氣、吃吃喝喝的那些事,他的表情變化不多,即使放松的也有些嚴肅,那樣的話題仿佛一到他面前就飄起來了。
而他的身邊也總是圍滿了工作人員,而且功能齊全,一般情況下包括:一名身高超過185cm彪悍的小伙、一位能警惕地隨時掃除障礙的負責人、一個攝像追身拍攝其紀錄片、還有個人要帶著暖壺中兌好的營養(yǎng)飲料,以供隨時飲用。這時候的大叔,氣場變得強大,讓人有距離感,臉也顯得更嚴肅了。
只有在他說起電影的時候,嚴肅的大叔手舞足蹈,對自己、對記者都放松下來,他很樂意說自己在電影中的想法和創(chuàng)作意圖。
說到老搭檔鞏俐,他沒有別扭也沒顯得要故意夸獎,他坦言說他們仍然是互相最信任的人,在拍戲時仍能默契地補充給對方需要的內容。
說到質疑,或許是心情不錯,或者演練多次,也可能已歷經“磨難”,他的“坦白”甚至帶點主動,很真誠地功過分開看,大環(huán)境下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意圖總是對的,錯也顯得難免。
只有跟他說起對他電影的記憶時,他會不自覺地激動起來。似乎很欣慰在這方面收獲了共鳴:像《紅高粱》里滿眼的紅和紅得刺眼的落日,《英雄》里漫天的金黃落葉……他很高興隨著時間的推移,觀眾們的視覺印象在逐漸覆蓋他們對秦始皇塑造的失望和電影價值觀混亂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