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生物學科閱讀素養(yǎng)是以理解和接受各類生物書面信息為指向的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其過程是一個完整的心理活動過程,包含語言符號(文字、符號、術語、公式、圖表等)的感知和認讀、新概念的同化和順應、閱讀材料的理解和記憶等各種心理活動因素。同時,它也是一個通過對書面內容信息的閱讀進行思考,不斷做出判斷推理,并不斷獲得修正和整合的積極能動的認知過程。由于生物學科本身的特點,生物學科閱讀又有不同于一般閱讀的特殊性,要求大腦建構起靈活的生物學科語言和思維的轉化機制,并蘊含著豐富的生物學科思想。對于生物學科而言,有效的閱讀是建立學科知識模型和解決學科問題的語言基礎。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生物文本能力同時,加強生物文本閱讀教育研究,探索生物學科閱讀教學的方法和途徑,培養(yǎng)學生生物文本閱讀技巧與能力,為學生自主的學科發(fā)展提供可能,為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能力培養(yǎng)提供堅實的基石。
1 提高生物學科閱讀素養(yǎng),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絕大多數(shù)教師都非常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然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往往由于學生缺乏良好的生物學科閱讀素養(yǎng)而難以落實或深入到一定的學科知識本質。而目前在生物教學中往往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學生在課堂上很少自己去認真仔細地閱讀生物知識,即使閱讀也只是浮光掠影式進行的閱讀;或是閱讀生物學科教材和閱讀小說、故事一樣跳讀和瀏覽性閱讀;或是直奔主題式的閱讀。相當一部分學生在閱讀時喜歡帶著問題直接找答案。教師在教學中往往也不重視閱讀,沒有提高學生生物學科閱讀素養(yǎng)的意識,只注重課堂深入淺出的講解,認為與其在閱讀上浪費時間,不如將教材內容“掰開了,揉碎了”講給學生聽,這勢必影響到學生自主對教材的思考和理解。這一現(xiàn)象不解決,那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學習則成為一句空話。
為此,教師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yǎng)學生生物學科閱讀素養(yǎng),指導學生在生物文本的閱讀過程中,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深入思考、認真分析,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生物知識前提就是學會閱讀生物文本資料,提高生物學科閱讀素養(yǎng)。如伴性遺傳,學生要完成這部分內容的自主學習,必須要有對這部分內容深入思考的閱讀,理解知識的本質,并能應用于實際,解決具體問題。否則只是表面內容的識記不是真正的生物知識的自主學習,也達不到生物學科發(fā)展對學生的應有要求。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各種教學設計提高學生帶有生物學科特點和學科思維的閱讀素養(yǎng)。
2 提高生物學科閱讀素養(yǎng),鍛煉學生學科思維
近幾年的江蘇高考和各地模擬試卷的質量分析表明,構成一些學生感到解題困難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他們的學科閱讀素養(yǎng)的不足,往往導致題干信息不能有效提取,圖文信息不能很好地把握和轉化,知識不能有效地整合和遷移。按照認知學習的說法,閱讀是一種知識的重建過程。生物學科里的符號、公式、方程式、流程圖、示意圖、表格等內涵豐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同樣需要相應的學科思維的閱讀才能理解、轉化新知。因此,帶有生物學科特點的閱讀是生物學習活動形式之一,是生物學科思維構建的基礎。
對于生物學科而言,有效的閱讀是建立生物學科知識模型和解決生物學科問題的語言基礎。提高生物學科閱讀素養(yǎng)有助于學生生物文本閱讀技巧與能力的發(fā)展,有助于學生生物學科思維的形成與轉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提取、整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
例如很多課本生物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關系就能很好得體現(xiàn)生物學科思維,如光合作用探究歷程。閱讀這些資料的本身就能使學生對如何進行生物科學研究和生物學科思維的過程有了一定的思考。這樣的內容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學生提高生物學科閱讀素養(yǎng),掌握生物學科方法,鍛煉學生生物學科思維。
3 提高生物學科閱讀素養(yǎng),提高生物課堂效率。
教師在課堂上必須十分重視提高學生生物學科閱讀素養(yǎng),運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閱讀技能訓練。
對于學生來講,學習壓力使得不能有很多的時間進行學科閱讀訓練,同時學生的思維惰性也影響學生的學科閱讀活動。此時,教師需要在學生閱讀前,提出一些指向明確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去思考。學生通過閱讀有關資料、去找尋問題的答案,在任務的驅動下,使閱讀更有效。
如在教學中教師隨教學進程可提出問題讓學生閱讀一個或幾個重點的相關段落。為了使學生對所閱讀的重點段落做到字斟句酌,要常變換形式提出問題讓學生閱讀思考。如閱讀減數(shù)分裂概念時,可提出這樣一些問題:① 什么樣的生物進行減數(shù)分裂?② 什么時候發(fā)生減數(shù)分裂?③ 減數(shù)分裂的結果和有絲分裂有什么不同?④ 染色體減半發(fā)生在在第幾次分裂?⑤ 除數(shù)量變化外染色體種類的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這些問題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學習興趣極濃。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使他們帶著問題聽課,這樣就能很容易地突破難點,掌握重點。同時注意前后知識的聯(lián)系,使學生在舊知識基礎上掌握新的知識,既提高了課堂效率,也可促進學生生物學科閱讀素養(yǎng)的提高。
4 提高生物學科閱讀素養(yǎng),實現(xiàn)生物知識的高效建構
具備一定生物學科特點和學科思維的閱讀可以控制和調節(jié)學生主體的注意力和信息加工過程,從而提高生物知識的建構效率。
比如在學生生物知識建構中,往往有許多相關或相近的知識點,學生在理解這些內容時較易混淆。教師指導學生在閱讀容易混淆的概念時,要運用對比法加以區(qū)分,通過提高學生生物知識對比閱讀素養(yǎng),找出異同點,從而掌握概念的實質。如線粒體和葉綠體、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減數(shù)分裂和有絲分裂等。通過對比閱讀,使學生辨析異同,可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能力、綜合思維能力、歸納概括能力、求異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高效建構知識。
再如生物學科許多知識點都有相關的表格、插圖、圖解。不少同學在生物閱讀相關資料時,往往對課本中的文字敘述十分重視,能仔細閱讀,但對資料中的表格、插圖就不太重視,眼光一掃而過。而實際上,這些插圖、圖解提供了大量的數(shù)據、材料,而這些往往是說明生物學概念、原理的重要依據。所以教師要圖文結合,圖文并重,運用圖文對應閱讀,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實現(xiàn)生物知識的高效建構,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圖文轉換能力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生物學科閱讀素養(yǎng)。
提高學生生物學科閱讀素養(yǎng),靠任何一種單一的教學策略或學習活動都是無法辦到的,它應該滲透到教與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關心學生對生物學科文本的閱讀和理解,注重生物學科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理解結構化知識并進行適當?shù)脑J知訓練,能提升學生生物學習的內驅力,讓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有助于學生的生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