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鵬
高考模式改革,是民眾期盼的。但是,民眾期盼的卻不僅僅是模式的改革,期盼最深的就是出彩機會的公平。正如教育部魯昕副部長說的一樣:“無論你選擇哪種模式,你都可以實現(xiàn)你人生的目標”。換句話也就是說,高考改革的模式與公平出彩機會相比,后者才是最重要的,實現(xiàn)人生的目標才是最重要的。
高考改革需要試水,需要摸石頭過河。但是這必須有一個前提:換湯的時候,請先倒掉原來的藥渣子。然后,再把高考的大鍋刷干凈,這樣的改革才有意義。
首先需要倒掉的就是應試教育的藥渣子。人才機制的培養(yǎng)出了問題,原因在于我們放大了應試教育,在各種考場之上唯分數(shù)是從。于是,在我們減少孩子課業(yè)負擔的時候,家長卻不高興了,有的家長還找到教育局反映孩子的作業(yè)太少了,查不禁的教師補習班不就是副作用下的病態(tài)呈現(xiàn)嗎?改變應試教育,就是要讓分數(shù)不及格但卻可以寫書的韓寒也有深造的機會;就是要讓莫扎特這樣的音樂奇才也能步入大學校門;就是要讓要殘疾的霍金也有一張課桌。
其次需要倒掉的就是高考加分的藥渣子。無論選擇什么樣的模式,都需要杜絕各種加分。表面上看,加分是合理的,但是加分又是不合理的。因為大多數(shù)的加分里都有很多人為的因素。能給孩子弄來加分政策的人都會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要么有權,要么有錢,有多少草根的孩子能夠加分的。這無疑給出彩的機會添加了不公的籌碼。
三是需要倒掉的就是厚此薄彼的藥渣子。兩會期間,河南大學的校長痛斥了教育投入的不公平,名校和普校不一樣,大城市的和小城市的不一樣。其實,當我們的高考實施了兩種模式之后也可能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比如,我們就有可能對學術型的學校和學生高看一眼,就有可能對于技能型的學校和學生低看一眼。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很多家長和學生選擇模式的時候,都會有很多顧慮的。
四是需要倒掉的就是就業(yè)歧視的藥渣子。高考模式的改革卻又不能僅僅是教育的事情,還需要綜合的改革,社會也需要介入。當我們說著一視同仁的時候,卻在公務員考試的時候,卻在人才招聘的時候,人為設置種種障礙,
“非某某學校的學生不要”已經(jīng)是一個潛規(guī)則了。
我們還需要解決的是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的問題。無論什么模式都要結合市場培養(yǎng)人才,而不是為了賺錢開設班級。比如眼下的文藝類就很熱門,學校也都在紛紛開班,可是有多少人能成為孟非和寧財神?
高考模式改革:換湯的時候請先倒掉藥渣子!主題則是大家都能完成人生的夢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