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一楓
首位女總理下臺
泰國憲法法院5月7日認定,泰國總理英拉·西那瓦2011年把時任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他汶·扁西調離職位的行為違反憲法,屬于濫用職權,目的是令自己的一名親屬獲益。憲法法院因而終止英拉和另外9名包括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素拉蓬、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吉滴叻、副總理巴差、勞工部長差林在內的內閣成員的職務。
看守內閣副總理兼商務部長,曾在西那瓦家族企業(yè)中擔任高管的尼瓦探隆·汶頌拜訕當天受命接替英拉職務。他對媒體說:“看守政府目前的任務是盡快舉行大選。我希望政治局勢不會在這(項裁決)之后升溫。”
一些法律人士先前推測憲法法院可能把英拉內閣整體解職。但法院最終允許看守內閣繼續(xù)履行職責,20多名內閣成員被認定與英拉案件無關,得以留任。這意味著,英拉領導的執(zhí)政黨依然掌管看守內閣。
憲法法院主席差隆用了90分鐘宣讀判詞。他指出,證據(jù)顯示,英拉積極參與了將他汶從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調任總理顧問的過程。調職前后只用了4天,過程非常倉促不透明,且缺乏足夠的理由支撐。法院認為,英拉下發(fā)這一調令并不是像她所說是出于國家利益的考慮,而是別有用心,是為她的哥哥、前總理他信前妻的兄長晉升鋪路,存在利益沖突,因此是“違法、違憲且不合乎道德”的行為。據(jù)此,法院判決解除英拉及當時參與該調動的9名現(xiàn)任看守政府成員的職務。
英拉7日未出庭,只是收看法院判決的直播。她早上舉行內閣特別會議,商討選舉委員會7月20日大選相關事宜。她在7日晚些時候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時說,在擔任泰國總理的2年9個月零2天中,她致力于縮小泰國的貧富差距,發(fā)展國家經濟,從未觸犯法律。今后無論自己擔任什么職務,都將一如既往地捍衛(wèi)民主制度、為人民服務。
“在我擔任總理期間,我把自己的一切獻給為國民謀利的工作……我從未做過那些遭人指控的違法行為,”英拉在電視直播中說,“從今以后,我不能再為你們服務,我為此難過。”英拉在說到激動時一度哽咽。
法新社認為,反政府一方寄望由憲法法院指定英拉的繼任者,借此通過非選舉形式上臺,爭取在下一次選舉前消除西那瓦家族的政治影響。只是,法院沒有如反對派所愿,很可能觸發(fā)反對派抵制或拖延選舉。政局不斷動蕩對泰國影響很大,同時也會影響東盟一體化進程。
英拉同時面臨在高價向農民購米計劃中瀆職失責,造成國家蒙受巨額虧損的指控,案件將在近期宣判。若罪名成立,她將面臨五年禁止從政的懲罰。
司法政變上演?
泰國法律顧問、政治分析家威拉帕認為,憲法法院的判決近乎“司法政變”,將對泰國各政治派別的力量對比產生相當深遠的影響。
對英拉的裁決看上去是法律行為,是法官依據(jù)憲法做出的裁決,但相關案例并非明文規(guī)定的案例,對憲法的解釋來自法官本身的認知和取向,或存在政治運作。英拉所代表的為泰黨的支持者來自泰國的中下層社會,從泰國全國看,其支持率也比較高。盡管這一群體人數(shù)占優(yōu),但他們的影響力未必與之匹配。憲法法院此次判決發(fā)出的一個信號就是,如果忽視精英階層,泰國政局將難以穩(wěn)定下來。
威拉帕說,不同派別街頭對峙可能引發(fā)新一輪暴力沖突,造成傷亡,從而為軍方介入創(chuàng)造條件。英拉可以選擇且有能力去安撫“紅衫軍”,然而,一旦她撒手不管,泰國局勢可能迅速惡化。目前最關鍵的問題在于,一個沒有英拉的看守政府是否還有掌控局勢的能力。
泰國軍方在紅黃衫軍集結示威游行之際,明確表示將不會站隊。在此次曠日持久的政局動蕩中,泰國軍方一直持相對謹慎的態(tài)度。專家分析,軍方雖在表面上看比較中立,并沒有直接介入,但某種程度上是傾向于政治反對派的。因而英拉下臺也是泰國軍方希望的結果。
雖然軍隊沒有發(fā)動政變,但對于民盟支持者的行動沒有予以阻止,這在事實上支持了反政府者,這被許多人認為是一種“隱性的政變”。民盟的支持率最近一直在下滑,但抗議行動卻一直在支撐,其背后無疑有軍隊的支持。在近期的騷亂中,國王一直沒有公開表態(tài),但在實際上也是對反政府者表示了支持。
紅衫軍對此也有清楚認識,本月10日他們選擇在離曼谷市中心30公里遠的市郊進行集會就是考慮到擦槍走火可能帶來的不利后果。如果兩方陣營距離過近則難免發(fā)生沖突。一旦沖突擴大,泰國軍方就很有可能介入,這對紅衫軍一方來講顯然弊大于利。他們不允許歷史再重演了。
泰國陸軍司令巴育在10日接受媒體采訪時重申軍事政變并不是救國良策,并呼吁相關各方在法律框架下尋求解決方案,避免訴諸暴力。巴育強調,軍隊將不為外力所動,盡忠職守,為各個派別提供同樣的保護。他說,軍隊已經準備好應對任何局面,民眾永遠可以把軍隊當作“最后的依靠”。
看不清的未來
在泰國政治生態(tài)圈中,“黃衫軍”和“紅衫軍”形成了兩大對立陣營?!包S衫軍”代表了民主黨及“社會精英階層”,“紅衫軍”主要由基層民眾組成,其政治代表是為泰黨,掌握大多數(shù)選票。
自2013年11月開始,泰國局勢陷入危機。引發(fā)這場危機的導火索是一份可能使因軍事政變下臺而流亡海外的前總理英拉哥哥他信回國的特赦法案,這被視為英拉為哥哥他信回國鋪平道路的重要一步,這是反對派最無法接受的。
2013年11月,泰國國會下議院通過了由執(zhí)政黨提出的這份特赦法案草案,反對派隨即在曼谷舉行“持久戰(zhàn)”式的集會示威活動,從最初要求英拉政府撤銷這一特赦法案到后來演變成要求推翻英拉政府。以“黃衫軍”為主的反政府勢力曾在曼谷發(fā)動了一場激烈而持久的抗議示威活動,迫使英拉辭職,解散內閣并提前大選。今年2月舉行的大選因反政府勢力的阻撓未能順利完成,被宣布無效。
連日的街頭動蕩對泰國旅游業(yè)帶來了較大沖擊。泰國是中國人喜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自去年11月開始,已有逾40個國家和地區(qū)針對本國公民赴泰發(fā)布旅游警告,提醒本國公民在赴泰旅游時提高警惕、注意自身安全并遠離示威集會區(qū)域。據(jù)泰國相關部門統(tǒng)計,僅去年11月至12月一個月期間,持續(xù)的示威活動就導致赴泰游客總共減少了17萬人,旅游收入減少200億泰銖(約合40億人民幣)。泰國旅游業(yè)從業(yè)者表示他們希望反政府示威人員和政府支持者雙方都能盡快停止集會活動,回到談判桌上來,避免長時間的示威活動對泰國旅游和經濟的影響。
如果今年7月20日泰國大選能夠順利舉行,英拉所在的為泰黨在選舉中仍有勝算。然而即便再次順利當選,“黃衫軍”在軍隊以及憲法法院、選舉委員會、反貪委員會、律師協(xié)會等獨立機構中巨大的影響力仍無法避免地成為為泰黨順利執(zhí)政的障礙。
近年來,泰國政亂反反復復。英拉執(zhí)政初期好不容易步入正軌的泰國經濟如今又將面臨嚴峻考驗。街頭政治即使能贏得一時勝利,也不能保證整個社會的安定。輸?shù)母翘﹪拿裆?、經濟、國際形象和影響力。國家要駛入正常軌道,各黨派或階層需摒棄各自的私利。如若不能彌合分歧讓政治僵局繼續(xù),泰國經濟、社會必受重創(chuàng)。
英拉下臺僅僅是新一輪政治洗牌的重新開始,未來是“穩(wěn)定”還是“動蕩”,一切都掌握在泰國人民自己手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