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磊
“170”這個數字最近很忙,頻繁見諸各大媒體,原因是虛擬運營商火了,而170是分配給虛擬運營商專用號碼段的頭三位數字。
就像139代表中國移動的資深用戶、186代表聯通iPhone簽約用戶一樣,170成了虛擬運營商的代號。
去年12月26日,工信部正式發(fā)放了首批虛擬運營商牌照,共有11家企業(yè)獲得了該牌照,進入4月以來,兩批獲得虛擬運營牌照的企業(yè)陸續(xù)放號,推出自己的業(yè)務品牌,一時亂花漸欲迷人眼。但仔細觀察會發(fā)現,資費依然是所有放號故事里最濃墨重彩的一筆。雖然在此之前,諸多專家預測虛擬運營商不會亂打價格戰(zhàn)。
監(jiān)管層也不斷跟隨虛擬運營商的上市節(jié)奏釋放政策利好。5月9日,工信部與發(fā)改委聯合發(fā)布《關于電信業(yè)務資費實行市場調節(jié)價的通告》,放開包括固定和移動的本地、長途、漫游語音、短消息、數據業(yè)務等所有電信業(yè)務資費,實行市場調節(jié)價。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認為,在電信資費多年持續(xù)走低的背景下,該政策的出臺對電信市場影響有限,基礎電信運營商現行的套餐價格體系不會立刻松動?!拔募蟮囊饬x是配合虛擬運營商放號上市,給予政策支持。”
敏感的資費
率先祭出低價大旗的是手游公司蝸牛。4月10日,蝸牛公司正式對外發(fā)布虛擬運營品牌“免”,同時發(fā)布其170號段核心產品“免卡”、“金卡”以及手游平臺“免商店”。
一個“免”字道出了蝸牛公司虛擬運營圍繞資費撬動市場的本意?!?99免卡”含半年內全國移動語音全免費,半年內贈送3GB全國流量,并且余量兩年內不清零,無套餐、零月租。
999元售價本稀松平常,但蝸牛又給出了399元的預售價格。假設某用戶每天平均通話時長為30分鐘,簡單計算可知,399元“免卡”的語音資費相當于每分鐘7分錢,直接擊穿了運營商的價格底線。
399元“免卡”的推出讓運營商人士一時難以接受,以至于在蝸牛公司當天的發(fā)布會上,中國聯通集團監(jiān)管事務部總經理周仁杰在臺上委婉但明確地指出,“運營商利潤已經很薄”、“希望蝸牛今后在手游和通信結合的業(yè)務領域多創(chuàng)新而非一味低價”。
其實,蝸牛公司何嘗不知運營商的“敏感區(qū)”,但對于它們,通信只是招攬用戶的手段,而非盈利手段,互聯網公司更擅長后向收費,前向免費。
互聯網公司與運營商之間這種天然的矛盾幾乎無法避免,一些聰明的虛擬運營商則小心翼翼地避開了與運營商現有資費體系的直接沖突——有的選擇了模仿,有的則另辟蹊徑。
蘇寧就選擇了模仿。其官方微博披露了18種虛擬運營商套餐,其中包括最低8元月租的基礎套餐(包含80分鐘通話時間、180MB流量、80條短信以及8小時免費WiFi)、0元月租的自由組合套餐以及6元月租的自由組合套餐,也有語音時長、短信、數據流量等資費與基礎運營商的現行套餐大致相當的套餐,另外,就是包含了結合蘇寧自身優(yōu)勢的一些特色業(yè)務,比如,蘇寧云商手機客戶端免流量、用戶每月可獲1G視頻網站PPTV客戶端定向流量等。
蘇寧相關人士透露,這18種方案只是向蘇寧會員征集而成的設計猜想,最終的170號碼套餐方案仍在商討制訂中,預計在二季度正式上線。
套餐C2B
在資費制定方面讓人眼前一亮的是深圳愛施德。這家靠手機分銷起家的大型渠道商,與運營商關系極為密切順利拿到牌照,但也因為太靠近電信行業(yè),其究竟有多大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業(yè)界似乎一直存疑。
直到4月22日,愛施德發(fā)布虛擬運營品牌“U友”,同時公布定制套餐,引起不小動靜。
愛施德的核心理念是將套餐“定制權”交還用戶,讓用戶隨需自定義?!白杂啥ㄖ啤碧撞陀脩魧碛凶杂啥ㄖ啤⒆杂墒褂?、自由分享、自由轉贈四大特權。
比如,用戶需要什么內容、需要多少數量完全由用戶說了算;沒有套餐月費固定檔位的約束,用戶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消費情況動態(tài)調整。同時,打破套餐有效期月費制,施行年費制。用戶購買的語音、流量和短信跨月不作廢不清零,兩年內自由使用;全家可以共享一個賬戶的全業(yè)務,分享成員每人都有自己獨立的號碼,語音、流量和短信全部可以分享。
更有意思的是,套餐內的語音、流量和短信用戶間可以自由互贈——資源富裕的時候轉贈給朋友,臨時應急的時候又能向朋友借點資源。
愛施德轉售業(yè)務負責人呂保平說,“自由定制”套餐顛覆了原有B2C模式,開創(chuàng)C2B私人定制時代?!霸撎撞偷脑O計初衷還權大于讓利”。
“本質上這依然是一種降低資費的手段,只是隱藏得巧妙,避免了與運營商的正面沖突?!痹鴦η镎f,從運營層面而言,最大的挑戰(zhàn)是計費模式變了。
在傳統的電信運營體系里,計費由BOSS系統承擔,運營商市場部門制作好套餐,交給運營支撐部門固化到BOSS系統,消費者選擇哪款套餐,BOSS系統會自動關聯用戶賬戶和對應套餐。
多年來,由運營商主導套餐制作的方式一直未有變化,變化的無非是套餐種類的不同和數量的多寡,消費者并沒有真正的自由選擇權。也因此常常聽到用戶抱怨“套餐眼花繚亂但沒有一款適合”。
虛擬運營的開閘,其意義在于攪動電信業(yè)的一潭死水,愛施德跨出了獨特的一步。
按照工信部的方案,除了基礎通信網絡虛擬運營商不能染指外,其余系統可租可建。在此框架下,不同的基礎運營商有不同的策略考量。
電信,采用的是套餐轉售模式,要求虛擬運營商租用其計費系統,轉售電信套餐,電信允許在其套餐基礎上疊加自身產品或服務。聯通采用的是資源池模式,批發(fā)語音、流量、短信等基礎資源,虛擬運營商自己打包產品、設計資費,從套餐到品牌全部掌控。
業(yè)界普遍認為,聯通模式給虛擬運營商的創(chuàng)新空間最大。愛施德對計費的創(chuàng)新正得益于此。
互聯網通信
對現有運營商計費同樣“不滿意”的還有阿里巴巴。
5月12日,阿里巴巴旗下阿里通信正式發(fā)布虛擬運營品牌“親心”,主推“互聯網通信”的品牌內涵,其官方解釋是“資費套餐不算計”、“產品設計不將就”、“用戶特權不簡單”以及“客戶服務不煩心”。
截至發(fā)稿時,阿里通信還未發(fā)布具體的資費套餐詳情,但結合其官方微博之前發(fā)布的一張策略示意圖看,阿里通信野心很大。
首先,阿里放棄了傳統以語音為主導的計費方式,變?yōu)榱髁繛楹诵模鞔颉皯腥擞嬞M”。 阿里通信總經理基甸說:“希望像打車一樣,根據每月實際使用量,為用戶提供最實惠的方案?!?/p>
不僅如此,阿里巴巴對通信的理解有了更多的互聯網視角。“阿里通信將以流量經營為核心,打通淘寶、支付寶、云OS等阿里系業(yè)務,提供互聯網化的通信服務?!被榕e例表示,支付寶賬戶和通信賬戶打通,親友間可互相贈送流量;話費寶可以存話費返利息;通信賬戶和來往賬戶打通,使用免費網絡電話;和淘寶、天貓、聚劃算賬戶打通,享受購物特權;跟云OS手機深度結合,機號一體推出更多創(chuàng)新服務;跟阿里云計算打通,植入可穿戴和物聯網設備等。
“互聯網思維”賦予傳統通信新的想象空間,這是制度設計者的初衷,也是市場活力的源頭。
與阿里通信思路接近的還有零售渠道商樂語。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yè)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易在微博上直言“虛擬運營商里最看好樂語”。
樂語通訊虛擬運營的品牌命名為“妙”,英文為“more”,意為提供更多一些的增值服務,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和差異化的需求。
樂語通訊執(zhí)行總裁趙健表示,“妙”品牌將通過跨界方式發(fā)力移動健康領域,專注運動瘦身的白領、關愛父母的中青年、血糖血壓監(jiān)測的中老年等細分人群市場。
“用戶購買一張樂語170卡,就可佩戴各種智能健康設備進行身體數據的采集,通過與云端的信息傳輸實現健康數據的采集和管理。”趙健說,用戶通過170的手機號賬戶,登陸“妙”健康APP平臺,進行運動管理、瘦身管理,還可以對血壓、血糖、心電等進行監(jiān)測。
不同于單一的智能健康設備,“妙”健康平臺利用SIM卡把分散在各設備終端的數據匯總到統一的云平臺,實現運動、體重、血壓、血糖等跨平臺數據共享,提供整體健康信息記錄供自己和醫(yī)生參考。
同時,這些數據的信息可以長期在云端保存,為用戶提供一生的健康數據管理,實現長期數據價值。所有的數據和健康管理的信息有了統一性和長期性的價值,所以“妙”健康平臺可以提供一對一的健康解決方案,實現真正的私人定制。
趙健說,“妙卡”不是一張普通的SIM卡,它會改變用戶對于通信服務的認識。
5月8日,姍姍來遲的中國移動公布了17家與其合作的虛擬運營商名單。除了和電信聯通重合的名單外,銀盛電子支付、鵬博士、中興視通等新名字赫然在列。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魯春叢預計,試點期內拿到牌照的公司將達到30家以上,2014年的用戶數預計在1000萬左右,市場份額低于1%。預計2015年年底,使用虛擬運營商服務的用戶數將接近5000萬個,占到總市場的3%左右。
曾劍秋對虛擬運營商的市場份額并不以為然,他更看重“鯰魚效應”:“通信能力如何與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新模式結合,顛覆傳統的電信思維,給沉悶的市場注入活力,這是虛擬運營商最大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