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蘭
在充滿各路草莽梟雄的中國P2P網貸江湖里,有一家公司顯得特立獨行。它堅持純正的P2P模式,投資人風險自擔,在大多數平臺都對投資人承諾保本保息的情況下,它“吝嗇”得只承諾保本,還伴以相當“苛刻”的條件;它的發(fā)展速度遠稱不上神速,眼看著同期上線的平臺都沖到五六億元的規(guī)模,它才不緊不慢地做到一億多。
這家公司叫點融網。它有著相當國際范兒的創(chuàng)始團隊,一位是曾創(chuàng)辦全球最大的P2P網貸平臺Lending Club的蘇海德(Soul Htite),另一位則是上海知名的白玉蘭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郭宇航。在這個野蠻生長的行業(yè),他們試圖打造一個“最符合監(jiān)管層的監(jiān)管規(guī)范”的P2P網貸平臺。
純正P2P
蘇海德不會說中文,但他對中國并不陌生。2009年,他就在中國創(chuàng)辦了一家為Lending Club做技術外包的公司,并在此期間認識了郭宇航。當蘇海德向郭宇航介紹起自己所在的P2P網貸平臺時,后者的第一反應是“這個模式在中國很難推行”。原因很簡單,在中國金融是一個高度管制的行業(yè),郭宇航感覺“似乎看不到在中國合規(guī)地做這個商業(yè)的路徑”。蘇海德則說,“既然你也沒來過Lending Club,要不過來看看吧。”
2010年年底,帶著對P2P行業(yè)的好奇,郭宇航來到Lending Club位于美國硅谷的總部進行了兩個星期的考察。在Lending Club他看到一個純正的互聯網基因的公司正不可思議地用技術手段高效地解決著借貸問題。而他在做律師期間接觸過許多民間借貸糾紛的案件,深感“中國金融服務的結構非常不合理”。他預感,如果將基于數據在線上進行信用審核的模式用于小微企業(yè)和中小金額的貸款,在中國將有巨大的前景。
當然,擺在面前的問題他也很清楚。中國的數據質量和數據來源不可能跟美國同日而語——美國有征信局,Lending Club只需花兩美元就能得到一個人所有的信用信息,5到10秒之后,就可以把借款人的信用分析結果提供給投資者;而在中國,這個過程需要兩到三天,而且需要花費不菲的人力成本。
但郭宇航決定不能等?!安豢赡艿鹊饺f事俱備、所有的基礎設施像美國那樣完備,再做這件事情,那就沒有機會了。”他告訴記者。他相信,隨著新的征信管理辦法出臺,未來中國的信用環(huán)境會達到美國那樣的成熟狀態(tài)。
郭宇航從事知識產權及風險投資法律服務10余年,曾為西門子、谷歌、微軟等跨國公司代理國內知識產權事務多年,并為多家風險投資基金擔任法律顧問,還作為天使投資人投資多個早期企業(yè)。因此無論是對中國本土環(huán)境的了解、商務的拓展還是產品的法律設計,對郭宇航來說都不是問題,他唯獨缺少的就是技術能力。
于是,他試圖說服蘇海德與他一起創(chuàng)業(yè)。而蘇海德正好也期待與一個可靠的伙伴一起開拓中國市場,雙方一拍即合。“律師+工程師”的組合對蘇海德來說不是第一次,2007年創(chuàng)立Lending Club時,他的搭檔Renaud Laplanche便是Cleary Gottlieb Steen & Hamilton律所的一名律師。
蘇海德離開Lending Club,只身來到中國,郭宇航也放下手中的投資基金和律師事務所等業(yè)務,兩人全身心投入到新創(chuàng)立的公司。2013年3月,籌備了兩年的點融網上線。
跟Lending Club的模式相仿,點融網是一個為借款人和投資人撮合交易的平臺。用蘇海德的話說,無論是Lending Club還是點融,都是讓借錢這件事變得更加安全和高效。“因為基于數據在線上進行信審,我們吸收投資和放貸的速度都很快,使放貸時間表很靈活?!碧K海德說。他為Lending Club開發(fā)的系統(tǒng)最短可以在30秒內完成對貸款人的信用審核,在中國由于信用數據獲取上有些難度,但點融網的審批速度也達到了72小時,大大快于銀行動輒十天半個月的批貸時間?!拔覀兊膶徍朔浅栏瘢壳?0%~80%的借款人是小微企業(yè)主,我很看好新三板企業(yè),發(fā)展勢頭很好又在銀行難以借到錢?!惫詈秸f。
點融網做的是資金的直接匹配,因此其收入來自傭金——向小微企業(yè)貸款收取2%~3.5%的審批費,外加每個月0.2%~0.3%作為賬戶管理費,對個人借款用戶則收取2%起的審批費,月管理費0.2%起,出資人則需繳納每月利息收益的10%作為賬戶管理費。反觀中國的其他P2P平臺,除了拍拍貸等少數幾家,90%以上的平臺都以資金池模式賺取利息差,表面上叫P2P,實則是影子銀行。因為承諾保本保息,這些平臺在短期內得以迅速擴張,跟點融網同期上線的很多P2P公司都沖到五六億元的規(guī)模,而點融網迄今的交易規(guī)模只有1億多元,其對純正P2P模式的堅持反被一些業(yè)內人士評論為“不接地氣”。公司的銷售也不停地跟郭宇航抱怨,“資金池模式好做,賣理財產品好賣,保證收益的,老百姓聽得懂,我們的模式教育成本太高?!?/p>
“教育成本再高,我也會這么做?!惫詈綌蒯斀罔F地對記者說,常年的律師工作讓他對合規(guī)性有種天然的謹慎,中國的監(jiān)管層雖未對互聯網金融有明確的監(jiān)管,但在多個場合已經做出了“不能做資金池、不能做自融自保、不能做保本保息”的禁令,而那些所謂“接地氣”的同行們則或多或少踩了這些紅線。在郭宇航看來,很多互聯網金融公司還是抱著以前做互聯網的想法,跑馬圈地,做大規(guī)模,而忽略了互聯網金融的金融屬性?!澳阋日l活得長,而不是比誰跑得快。跑得越快、規(guī)模越大、但風控和合規(guī)性做得不好的,將來死得也越快?!彼f。
中國學徒
點融網是Lending Club一名勤勉的中國學徒。雖然不再擔任Lending Club的管理層,但蘇海德依然是其股東和技術顧問。因為這層關系,點融網與Lending Club保持了密切聯系,“Lending Club的風控部門主要都是華人,跟我們私交都很好?!惫詈秸f。他和蘇海德每年都會去Lending Club總部待一個禮拜,把大數據最新的技術和一些適合中國的做法學習過來。
然而,面對中國的特殊國情,點融網也不得不做出小小的妥協。在Lending Club,整個借貸過程中,信用資料的提交、資金的轉賬和合同的簽訂等全部通過網絡實現。但在中國,由于沒有完善和開放的征信體系,點融網不得不借助線下的團隊,對借款人的實際居住地、經營地進行現場訪問,以此獲得一手資料加入風險評價體系。另外,在目前國內客戶的認知狀況下,線下渠道也成為拓展融資客戶最為有效的方式。但郭宇航和蘇海德相信,倚重線下只是過渡之舉,P2P平臺未來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在線上。為此,蘇海德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給中國市場量身定制了一套全新的信審系統(tǒng),以盡可能高效和低成本地找到合格借款人。
點融網所做的第二個妥協就是,做出了“本金保障”的承諾。在美國,Lending Club這樣的P2P公司從來不承諾擔保,因為投資人非常理解分散投資降低風險的理念;而中國的投資者除了股票之外,在其他金融產品上已經習慣了保本,沒有任何風險自擔的意識。因此,中國的P2P公司無一不是承諾保本保息。在此情形之下,點融網也從2013年開始推行“本金保障”計劃。
但跟其他平臺每一筆投資都保本保息不同的是,點融要求投資者在3個月內分散投資30個以上不同的貸款項目,同時單筆投資不能超過總投資金額的5%。郭宇航舉例說,“比如你有一萬元,投在100個借款人那里,每個人投資100元,也許有三個人沒有還錢,你損失300元,但你的平均收益率可以到16%,扣掉3%的壞賬率,你還有13%的正向回報?!秉c融網試圖用看起來麻煩的本金保障教育投資者分散投資,不要單純追求高收益率。郭宇航希望本金保障只是暫時之舉,P2P公司未來會回到風險自擔的理念上來。作為一個P2P公司的掌門人,郭宇航強調P2P是高風險的,他建議投資人應該用總資產的10%來投P2P,最多不要超過20%。
2013年11月,點融網獲得了北極光創(chuàng)投1200萬美元的投資。點融網的母版Lending Club則在今年4月剛剛完成1.15億美元的最新一輪融資,并正在進行IPO準備,一旦上市,將會成為一家市值50億美元的公司。今天的Lending Club會是點融網的明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