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有一個新來參訪趙州禪師的弟子,初見趙州,趙州就說:“你來過這里嗎?”
弟子說:“未曾來過?!?/p>
趙州慈愛地說:“吃茶去吧!”
不久,又有一個弟子來參拜,趙州問:“你來過這里嗎?”弟子說:“以前來過。”
趙州依然慈愛地說:“那么,吃茶去吧!”
站在一旁的弟子感到十分疑惑,問趙州:“為什么新來的和來過的,你都叫他們吃茶去呢?”
趙州叫那位弟子的名字,弟子應喏。
趙州說:“你也吃茶去吧!”
我每次想到趙州禪師的這則公案,心里就充滿了感動與感恩。我感動的是趙州的平等和慈愛,所有的弟子在他眼中都是平等的,他的慈愛則表現(xiàn)在體貼到風塵仆仆趕來的徒弟一定是口渴了。
我感恩的是,趙州告訴我們禪心不離生活,即使吃茶這樣的小事也是至關重要的。趙州也可以說:“拜佛去!”“念經去!”“打坐去!”但是他沒有這樣,因為一個人如果不能解決生活中的焦渴,也不可能在蒲團上解決煩惱的束縛呀!
趙州不只教人吃茶。
有一次,一位弟子嚴肅地來請教他:“我感到非常迷惑,請師父給我一點指示吧!”
趙州問他:“你吃過粥了嗎?”
“吃過了。”
“那么去洗缽吧!”
那個弟子聽了就開悟了。
吃茶的重要、吃粥的重要、洗缽的重要,往往被許多修行的人忘記了。
反過來說,一個人如果不能品味一杯茶的滋味,不能體會生活的情味,又怎能品味和體會那更深奧的禪的滋味呢?趙州就是在聽到他的老師南泉普愿說的一句話“平常心是道”,而開悟的。
“平常心是道”,這句話多么平淡,又是多么非凡;是多么美麗,又是多么真實;是多么細致,又是多么廣大!
趙州每看到弟子前來,就叫他們去喝茶,可見當時茶飲已經是禪門中非常普遍的事,一個禪僧不懂飲茶的三昧,是不可思議的。我們或者可以說:一個人如果在生活中沒有三昧之味,在禪修中也就難以契入三昧了。
一片茶葉雖然微末無足輕重,但在趙州,是把茶作為生活即是最深之意來象征的。在黃葉一樣的茶中,我們似乎看見了一位宗師的婆心,看見了生活,也看見了生命的滋味;看見了禪者的心,也看見了禪者的風骨。
(摘自《飲食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