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的詩謎請柬
白文輝
駱賓王是初唐四杰之一,幼即能詩,現(xiàn)在小朋友們吟誦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本褪邱樫e王七歲時所作。一次,駱賓王過生日請客,客人們先后于開宴前到來,只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沒來。于是他又寫了一張請?zhí)骸白晕髯叩綎|邊停,蛾眉月上掛三星。三人同騎無角牛,口上三劃一點青?!迸扇粟s快送給那位朋友。那人看了這份請?zhí)?,很受感動,便立即動身來到駱賓王家赴宴了??腿藗儐栒埣砩线@首詩是什么意思,他說:“駱兄知道我愛猜謎語,所以寫了一首詩謎‘—心奉請,我怎能不立即前來呢?”
秦少游的意中人
蘇東坡很推崇秦少游的詩才,從而結(jié)為好友,經(jīng)常詩酒往來,流傳出了許多佳話。一年的重陽節(jié),蘇東坡邀秦少游同到秋香亭飲酒賞菊。酒至半酣,東坡含笑問少游道:“賢弟才貌并秀,何以遲遲不擇佳偶?難道無有一個女子能中賢弟之意嗎?”
少游道:“兄長取笑了,弟非草木,豈能無情,我心中久慕一位淑女,只是難以啟齒罷了?!碧K東坡一再追問這位女子的姓氏身世,少游只是低頭不語。過了許久,才紅著臉吟道:園中花,化為灰,夕陽一點已西墜。相思淚,心已醉,空聽馬蹄歸。秋日殘紅螢火飛。
少游剛吟完,蘇東坡便已猜出他心中的淑女是“蘇”小妹,便笑呵呵地說:“原來如此!愚兄愿為月老,成全賢弟的美好姻緣?!?/p>
拆字絕對
清茶淡蕊
紀曉嵐二十四歲鄉(xiāng)試第一名,后來中了進士,當侍讀學士,也就是陪皇帝讀書。每天要給皇帝講《漢書》,廝陪皇帝,不能離開。生活單調(diào)無味,還得事事小心,稍有疏忽惹惱皇帝,就要殺頭或坐牢。時間久了,皇帝也看出紀曉嵐似有心事。一天,皇帝跟他說:“我看你面色不佳,必有心事,依我看,你是——十口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奔o曉嵐一聽皇帝猜透了自己的心事,不由一驚。但聽口氣似乎沒有怪罪的意思,于是跪下道:“皇上圣聰,如蒙恩準省親,紀曉嵐感恩不盡,我是——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王。這樣一對,皇帝龍顏大悅,當即批準他回家探親。
“戴高帽”的來歷
順子
唐代李延壽所著的《北史·熊安生傳》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北齊有一位名叫宗道暉的人,平時喜歡頭戴一頂很高的帽子,腳上穿一雙很大的木屐。每當有官員到來,他都要以這身打扮去謁見。見到官員時,又總是向上仰著頭,舉著雙手,然后跪拜,一直把頭叩到木屐上,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后來人們便把吹捧、恭維別人的行為叫作“給人戴高帽”。如果喜歡別人吹捧自己,稱贊自己,就叫做“喜歡戴高帽”。
有一個關(guān)于“戴高帽”的笑話:清朝有一個人要去外地做官,臨行前去與老師道別。老師說:“異地做官不容易,你可要謹慎從事??!”這個人說:“老師請放心,我準備了一百頂‘高帽,逢人就送?!崩蠋熒鷼獾卣f:“待人應(yīng)真誠,做人要正直,怎么能這樣做呢?”這個人說:“天下能有幾個人像老師你這樣不喜歡‘戴高帽的呢?”老師聽了很高興。這人告別了老師,出來后大笑道:“我那一百頂‘高帽,只剩九十九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