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萍
從教十幾年來,我一直在探索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方法和途徑。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半農(nóng)村半城鎮(zhèn)的初中,家長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沒有足夠重視,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也較差,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
一、從英語單詞教學入手
分解記憶單詞的難度。背單詞一直是英語教學最難突破的問題。我在近三年的英語教學中重點抓學生單詞落實,在這方面大膽探索和嘗試,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教英語是一定要先教音標,讓學生在1~2個月之內(nèi)完全掌握音標。從初一開始每天給學生十個單詞的任務,到初二、初三時適當增加(如果一開始每天多學單詞學生會感到壓力大,從而放棄)。利用早自習課或者自習課先教會學生看音標讀會這些單詞,課代表和英語好的學生領讀至少八次。第二天上課前考這些單詞。教師只讀英語,學生寫單詞并寫音標和漢語意思。把學生分成七組,每組選出英語最好的學生作為本組的英語組長,組長的聽寫情況由老師檢查,其他同學的聽寫情況由各組長再負責檢查,組長對本組成員的單詞進行過關,每一次不能完全聽寫對的都要重新聽寫,直到完全過關。這樣不但減輕了老師的負擔(老師一個人檢查兩個班一定是忙不過來的),而且培養(yǎng)了各小組長的責任感。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學生對于單詞的學習已經(jīng)形成一種習慣,每天單詞過關后學生都會有很大的成就感,無論哪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覺得這一天沒有白過,詞匯量也大大增加了。
二、“每日三句”練口語
針對農(nóng)村中學沒有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現(xiàn)狀,我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每天查找三句簡單有用的英語(可以是諺語,成語或流行語等,例如,Long time no see! You can make it. What a good deal! 等等),利用早自習時間分別寫在兩個班黑板的右上角,上課師生互相問好后,要求學生大聲地朗讀出來,每句話讀三遍,久而久之學生說英語不再感到羞口,并要求學生把這些英語句子積累起來,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做到了英語句子量的積累,同時鍛煉學生用足夠大的聲音回答問題。
三、朗讀課的設置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課文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是至關重要的。如何才能讓學生自主朗讀課文,一直是很令人頭痛的事。對于我校學生來說,朗讀的作業(yè)等于沒留,因為家長中懂英語的人寥寥無幾,這就要求教師采取一定的方法。我分析到新目標英語每個單元都有一篇較長的課文和幾篇較短的填空課文。為了加強學生的朗讀能力,每一單元我都設置一節(jié)朗讀課。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選擇一篇難度適合自己的課文來朗讀。我采取了一種競爭機制,那就是把被叫起來朗讀的學生名字寫在黑板上,然后在其朗讀過程中,其他同學挑錯,只要發(fā)現(xiàn)該同學讀錯了,可以隨時叫停(不用站起來,只要大聲說出讀錯的詞或句子即可),由老師來裁判該生是否讀錯,每被糾正一次,教師在該生名字下面做一個記號,看一看誰被叫停的次數(shù)少,誰就是獲勝者(winner)。這樣,既提高了學生朗讀的準確性,又鍛煉了其他學生的聽力水平,同時避免了有同學朗讀時,其他在座的學生無事可做。
這種方法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朗讀英語的積極性。為了不讓其他同學挑出更多的錯誤,有很多人必須課后多下功夫朗讀,真的是“不用揚鞭自奮踢”。
四、落實單元檢測
每單元學習過后,都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檢測試卷由教師親自全批全改,對于卷面上出現(xiàn)的共性錯誤講解時要特別關注,對于寫作題,基本上做到面批面改。要求學生每人建立一個錯題集,把每次試卷上出現(xiàn)的錯題整理到錯題集上,并定期檢查學生的整理情況,對于書寫工整、認真、美觀、大方的同學在全班面前展示并表揚,號召其他同學“Learn from him/her.”并告訴學生們不要怕出錯,人無完人,學習有時也是一個不斷糾錯的過程。一般情況下,經(jīng)過一學期左右的訓練,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單元檢測的規(guī)律,并能及時糾錯,大多數(shù)學生的成績基本上能穩(wěn)步提高。
總之,這些做法雖然還屬于嘗試和不斷完善階段,還需進一步研究和探索,但是對于調(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是很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