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荷 張曉萍
【摘要】目的:探討普外科手術術后疼痛的護理。方法:對150例患者進行包括術前的詢問、術后護理等方式,對患者的注意力進行分散。結(jié)果:使患者能夠健康的進食,順利的恢復,并幫助患者減輕痛苦,快速康復。結(jié)論:護理人員的高效工作和恰當?shù)淖o理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并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手術中;疼痛;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6-0334-01
術后病人疼痛是疾病本身和手術造成組織損傷的一種復雜的生理反應,隨著護理學的發(fā)展,增進病人舒適程度正成為整體護理工作的一項主要內(nèi)容。疼痛影響著局部或整體的功能。給病人帶來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護士應在疼痛與護理,疼痛引起病情變化的觀察,鎮(zhèn)痛效果的觀察以及病人心理護理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幫助病人安全地渡過圍手術期,減少并發(fā)癥,早日康復。
1 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臨床資料 本組150位外科手術病人,都接受非全麻,清醒狀態(tài)下的麻醉方式。男78例,女72例。年齡27—76歲,平均36.8歲。術前心肺功能均無明顯異常。采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的99例,接受局部麻醉的51例。手術時間大約在50分鐘—120分鐘。
1.2 方法
疼痛程度的判別方法 采用NRS疼痛評分法:0級—不痛;1級—有痛感、但不重;2級—輕微痛、病人不舒服;3級—疼痛且痛苦;4級—疼痛較?。?級—劇痛。同時觀察病人行為變化及相關病理生理變化,如5級時,病人會出現(xiàn)呻吟、不安、喊叫,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致脈率改變,影響呼吸等。
2相關護理
2.1術前教育:
術前到病房探視病人,親切問候,并介紹手術環(huán)境。了解病人的一般情況,解釋手術目的、意義,談話中要取得病人的信任、減輕患者的恐懼。
對于那些情緒不穩(wěn)、心情較緊張的病人,尤其要耐心交談,拂去他心頭的恐懼,增強他們勇敢面對現(xiàn)實,輕松地上臺接受手術過程。
2.2手術前的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是整體護理核心內(nèi)容 。心理護理質(zhì)量的高低,決定了對病人護理質(zhì)量的高低。術前對病人進行合理的心理撫慰,引導病人正確對待醫(yī)學科學,簡單向病人介紹麻醉和手術的方法,以及術中配合的具體事項。對個別情況可使用暗示手法,利用藥效心理,輔以語言強化,提高病人的痛閾,和對手術的耐受性。同時要耐心回答病人眾多的疑問,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病人的怕痛、恐懼心理。
2.3 麻醉過程中的疼痛護理:
護士要向病人交待麻醉方式,和麻醉時可能引起的不適感,令病人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配合麻醉師順利完成手術。有些高度緊張的病人,在麻醉后,會把一般的觸覺當作痛覺,并表現(xiàn)痛苦表情,此時護士應給予一定的安慰、解釋,最終達到緩釋恐懼的目的。
2.4 手術過程中的疼痛護理:
手術開始后,要多在病人身邊觀察病情,使病人感到親切、放心,注意調(diào)節(jié)室溫。術中關心、體貼病人,使病人依賴、依靠你。應用有關技術和心理學的知識來幫助病人克服疼痛,分散其對疼痛的注意力,并給予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以促進藥物止痛的效力。有助于病人關閉疼痛沖動的這張“門”。術中一定要注意病人的保溫,盡量減少病人肢體的暴露。密切觀察術中、術后的一些情況,如精神面貌、情緒好壞、有否痛苦面容、有無不正常的出汗、有無呼吸、脈博的變化,血壓是否平穩(wěn)。認真聽取病人的訴述和訴求,并細心引導。
2.5手術后疼痛的護理:
2.5.1患者手術后早期,疼痛的情況分為3類,第一類疼痛多是在麻醉后的24 h內(nèi),或手術后2~3 d。這時的疼痛多是由于切口疼痛,腹部手術患者中的30%~40%均在此期間內(nèi)感受到了劇烈疼痛,精神上承受著一定的痛苦,患者通常感動沮喪、難過,這時,護士需要盡快的給予止痛藥,還需要在精神上鼓勵患者,給患者接受肌肉的松弛能夠緩解疼痛,同時還需要解釋,止痛藥能夠促使腸蠕動的抑制,需要少服止痛藥,進行思想安慰時,盡量使用一些安慰性的語言,為提高安慰效果,護士在進行安慰時,需要握住患者的雙手,或者將手放在患者的頭上,并且使得他感受到溫暖,產(chǎn)生依賴感和安全感,進而提高患者的耐受力,第2類由于患者的疼痛是由自身的翻身或者咳嗽誘發(fā);第3類則是由腸蠕動所造成的。
2.5.2護理人員需要教會患者一些簡單的自我控制方法,比如呼吸的調(diào)節(jié)方式、變換體位的方式、放松身體的方式、局部咳嗽的方式以及活動時對傷口的保護方式,以降低自身的痛苦,并且還可以輔助患者學習一些減輕疼痛的方式,比如可以播放一些輕松的音樂,舒緩的音樂可以使得患者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還能治療患者的自閉、孤獨等情緒,進而減輕疼痛,消除焦慮,在對患者術后的疼痛進行護理時,選擇音樂療法,依據(jù)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以及職業(yè)特征,選擇可能喜歡的音樂,以優(yōu)美的旋律和和諧的曲調(diào)以安撫患者的情緒,使得其精神得以放松,進而緩解其痛苦,以上方法在本院均得到了很好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抑制患者的疼痛。
3討論:
疼痛是機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受心理狀態(tài)和其它因素的影響,直接影響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轉(zhuǎn)歸。隨著人們生活方式、態(tài)度的變化,病人疼痛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疼痛在手術過程中,雖然輕度疼痛是短暫的,但是,嚴重的疼痛,會影響到手術過程的順利進行,甚至波及、影響到術后的恢復。減輕疼痛是病人的權利,更是醫(yī)務人員的義務。近年來,國外緩解疼痛的研究與應用已獲得較大進步 。護理人員對疼痛的正確判斷和了解也在提高。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尤以護理觀念的轉(zhuǎn)變,對手術過程中的疼痛反應進行觀察并及時采取措施,減輕手術過程中病人疼痛程度的研究與討論也隨之增多。當然,減輕疼痛并不是手術中護理人員一家的事,麻醉師、手術醫(yī)生也應多關心,解決這一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護理人員在手術前、手術中的對疼痛的緩解作用、能力、效果,通過本組實驗對照研究是可以充分顯示這一點的。我們的體會是,心理護理的水平、質(zhì)量,是降低手術中病人疼痛的程度的關鍵點。因為痛有痛閾值,而痛閾值是和病人的心理狀況極有關的。
參考文獻
[1]顧沛.外科護理學[M]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0:30.
[2]傅愛鳳,黃日妹.護理干預減輕外科病人術后疼痛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2,17(8):603
[3]付文英.醫(yī)護管理中心如何促進整體護理的幾點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05,2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