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換 趙蘇杰 馮林宏
作者簡介:張換,女,漢,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學。
趙蘇杰,女,漢,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企業(yè)管理學。
馮林宏,男,漢,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公共經(jīng)濟與管理學。
摘要:隨著2014年中國股市的崛起,加之國民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以及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完善,新興股民數(shù)量加倍上漲。其中一部分人,只是因為牛市來臨,想在牛市里也撈一把,畢竟股市也是一個新鮮事物,何況是還能賺錢的新鮮事物,于是秉著一種“寧可買錯,也不錯過”的想法走進了股市。另外一部分老股民,縱使馳騁股場多年,在大牛市背景下,卻依然免不了被套牢的命運。本文針對新老股民在股市操作過程中常犯錯誤進行簡單梳理,以期能夠為廣大股民提供參考。
關鍵詞:股民;賭博;恐懼;猶豫
一、博弈心里及應對方案
炒股成癮的投資者,都暗藏一定的“賭性”。有些投資者也總把投資股市看成賭博,帶著賭博的心理來參與證券市場的投資?,F(xiàn)在一些股民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砸”進股市,尤其是一些新股民,炒股票好比在賭博。
面對如今排隊開戶炒股的景象,專家稱這種“全民炒股”的現(xiàn)象太不正常,其中也折射出一種“全民賭博”的心態(tài),大家都渴望一夜暴富。可以說,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有賭博心理,這種心理是天生的。從某種角度來說,這種賭博心理也是一種“好奇心”,是出于對未知東西、不可預測結果的一種好奇。而股票,同樣能讓人產(chǎn)生對未知結果的好奇。具有如此心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法控制它。當置身某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中,這種心理便會應運而生。如在炒票、博彩、游戲中都會激發(fā)出“賭性”,有人能自制,避免賭博行為發(fā)生,有人卻無法克制,非賭不可,甚至賭上了癮。
當抱著賭博的心理投入股市,容易陷入盲目狀態(tài),從而無視支配市況漲跌背后的供求關系、市場心理、經(jīng)濟變化、圖表信號、大戶手法等基本因素。市況分析靠亂猜、投資方向憑靈感、買賣時以賭博的心態(tài)來操作,完全被“盲人騎瞎馬”的賭徒心態(tài)所支配。許多人賭博,開始是為了贏錢去賭,但是賭博過程的強烈刺激,會使人的大腦得到麻痹,這時比任何事情得到的滿足感都強烈,導致重復這種行為。在炒股過程中,特別是股市大漲大落時,也同樣會出現(xiàn)這種刺激,對于有些人來說,這種刺激會讓其上癮,炒股會成為其生活的全部。所以,以賭博心態(tài)去炒股,可能會炒出“心病”來,最終會給家庭、社會造成不良的后果。
針對以賭博的心理去炒股,這里給出以下應對方案。
1.心態(tài)平和,理性投資
每個人進入股市都有自己的理由,每個人對股票也有自己的預測,炒股好或不好,不能一概而論。當股市巨幅震蕩時,總會牽動眾多股民的心,一些心態(tài)不好的股民的心情也隨著行情大漲大跌,造成巨大心理反差,這對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種考驗。如果是抱著賭博的心態(tài)進行投機,極易造成心理失衡。因此,炒股應有成熟理性的心態(tài),保持一顆平常心。
2.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
股票市場風風雨雨,寒暑難料,炒股是一種投資行為,而非投機。要想炒股理財,需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不能忽視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更不要抱著賭博的心。
3.多渠道投資
投資者應注意選擇多渠道投資,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股市,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避了單一投資的風險,克服了賭博心理
二、恐懼心理及應對方案
在證券投資市場中,恐懼是投資者常見的心理現(xiàn)象,經(jīng)過一些投資失敗的投資者往往會形成一定的恐懼心理,這是造成下一步投資失敗的一個重要的心理誤區(qū)。比如經(jīng)過一次深度套牢的股民在下次買入股票后就會變得比較敏感,莊家一震倉往往就驚慌失措,賠錢賣出。同樣,剛剛在低位放掉一匹黑馬股票的股民下一次也會變得比較惜售,從而很容易再錯失一次真正的出售良機。
另外,有的股民在買入股票之前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在少量虧損的時候尚不賣出,隨著股價越跌越低,投資者的心理也變得越來越脆弱,最后幾乎成了驚弓之鳥,當終于有一天承受不住對股價進一步下跌的恐懼的時候,在極低的價格也會賣出股票,從而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
恐懼既然是一種心理現(xiàn)象,它就是一種情緒,有一定的相互感染性的。在股市上,當大家認識到熊市來了,股民們就開始恐懼。而事實上,當感染到每一個普通股民感到恐懼的時候,熊市通常已接近到它的尾聲。另外,恐懼有很強的記憶能力,可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當絕大部分股民都沒有膽量在熊市尾聲的時候逆大眾的心理而動,恐懼使股民在應該進場的時候反而割肉出場了。
在炒股的過程中,恐懼心理往往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那么怎么克服恐懼心理呢?
1.通過提高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擴大自己認知的視野,判定恐懼源
認識客觀世界的某些規(guī)律,認識人自身的需要和客觀規(guī)律之間的關系,確立正確的目標判斷,提高對未來預見力,對可能發(fā)生的各種變故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就會增強心理的承受能力。
2.培養(yǎng)樂觀的人生情趣和堅強的意志
在生活中有意識地磨練自己,培養(yǎng)勇敢頑強的作風。這樣,即使真正陷入危險情境,也不會一時變得驚慌失措,而是沉著冷靜,機智應付。另外,平時積極參加加強心理訓練,提高各項心理素質,以提高心理適應和平衡性,增強信心和勇氣,克服恐懼心理。
三、猶豫心里及應對方案
投資者在股市中因為猶豫不決而導致投資失敗,一般是由以下幾種情況造成的。
1.從眾心理與獨立思考的矛盾
這種心理符合是現(xiàn)代社會生活及經(jīng)濟生活的一項準則,在證券市場上,絕大部分股民都認為多數(shù)的決定是合理的,于是就在自己毫不了解市場行情及股票情況的狀況下,盲目依從他人,跟風操作和追漲殺跌。
2.操作計劃與現(xiàn)實盈虧的矛盾
有些投資者在投資之前就已經(jīng)編制了能有效抵御風險的止贏和止損計劃,但是,一旦現(xiàn)實中的盈虧牽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時,往往就不容易下決心,猶豫徘徊,最后造成被深度套牢。
3.預期目標與實際收益的矛盾
一些投資者由于缺乏對市場的客觀認識,或想要獲取豐厚的暴利,就會制定過高的盈利目標。一旦過高的盈利目標與微小的實際收益之間存在鮮明的反差,就會使得投資者在操作中產(chǎn)生猶豫心理。
4.急于獲利與市場走勢的矛盾
很多投資者都想急于獲利,但市場的走勢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當股市趨勢疲弱,獲利機會稀少時,如果投資者強行采取冒險或激進的操作方式,只會增加投資失誤的可能性。如果在股市調(diào)整時期,不能認清市場發(fā)展趨勢,一味地逆勢操作,必將使自己的投資思維陷入猶豫矛盾中。
5.求穩(wěn)心態(tài)與投資風險的矛盾
有的投資者既想獲取股市的收益,又不愿承擔股市的高風險,總是在求穩(wěn)和冒險之間的決策中猶豫不決。但是,證券市場是一個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場所。參與其中的投資者,適當注意風險是必要的。如果過于懼怕風險,那么,機會必將在猶豫中失去。
為了摒棄投資時猶豫不決帶來的害處,投資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1.養(yǎng)成獨立思考和嚴格執(zhí)行操作的習慣
2.發(fā)揮預期目標的輔助作用
投資者要讓預期目標發(fā)揮輔助作用,但是不能完全聽命于預期目標。
3.要有長期發(fā)展眼光
股市投資需要有長遠目光,對趨勢的判斷要立足于長遠,要認清大勢所趨,只有當市場趨勢從長遠看是向好的時期時,才是投資者獲利的最佳階段。
小結
股市的至理名言:股市有風險,入行需謹慎。這句話道出了無數(shù)股票過來人的心聲,只有在股市中,人性中與生俱來的弱點——貪婪與恐懼,才會赤裸裸地呈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呈現(xiàn)在股價上上下下的波動當中。股民要有自己的投資哲學,股市是天堂也不是天堂,股市是地獄也不是地獄。去平靜地看待漲跌,去思索股市運行的規(guī)律,去戰(zhàn)勝自己內(nèi)心的貪婪,做到了,也就成功了。(作者單位: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參考文獻:
[1]龍馬金融研究中心.龍馬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炒股軟件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