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權,周衛(wèi)東,馬異云,張林
1.成都三六三醫(yī)院 檢驗科,四川 成都610041;2.蓉生藥業(yè)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41
羅氏Cobas e411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高、親和力高、準確度高、線性范圍寬、自動化程度高、無放射污染、操作簡便快速、試劑保存期長、應用范圍廣等優(yōu)點,是目前先進的標記免疫測定設備[1-2]。其工作原理:利用生物素化的單克隆抗體以及三聯(lián)吡啶釕標記的抗體與樣本中靶抗原形成抗原抗體夾心復合物,再添加包被鏈霉親和素的磁珠,與夾心復合物中的生物素結合在一起形成牢固的免疫復合物;儀器吸入測量池中的反應液通過電磁作用將磁珠吸附在電極表面,未與磁珠結合的物質通過ProCell液去除;給電極加以一定電壓,使復合體進行化學發(fā)光;根據光強度與分析物中抗原含量的正比關系計算出分析物中的抗原濃度。原裝試劑價格昂貴,每盒試劑測試數由二維條形碼決定,固定測試數為100次,但實際包裝盒內的試劑量常常超出100次測試所用試劑量。當每盒試劑完成100次測試后,儀器就顯示該試劑盒剩余測試數為0,但試劑瓶內仍剩余約25%試劑,稱之為“死腔量試劑”。這些試劑如果不能再次利用就會造成浪費。本文以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試劑為例,研究校準對死腔量試劑檢測結果的影響。
(1)儀器:羅氏Cobas e411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
(2)試劑:羅氏降鈣素原(PCT)試劑盒,批號(00168846)。
(3)PCT質控品:羅氏配套質控品。水平1:批號(00168143),e411的靶值為:0.5±0.035;水平2:批號(00168145),e411的靶值為:9.88±0.593。
(4)PCT校準液:羅氏配套校準品,批號(00168846)。
(5)樣本來源:隨機收集兩個工作日內門診住院病人中需進行PCT項目檢測的標本20例,每天各10例(嚴重黃疸、脂血、溶血標本除外)。各自分離出血清,置于可密閉樣本管中,編上編號,放-20 ℃冰箱保存。
(1)復溶收集的20例PCT標本和質控液,新開一盒與死腔量試劑同批號的PCT試劑,用配套校準品校準后,將其用于患者標本和質控液的常規(guī)檢測,記錄PCT檢測結果,用PCT新表示。
(2)將放置于冰箱保存的同一批號4盒PCT死腔量試劑(每盒試劑由M、R1、R2三聯(lián)瓶組成)合并成一盒PCT試劑,將其中任何一盒R2瓶身上粘貼的二維條形碼對應的15位數字在儀器上進行手工注冊,使儀器將混合PCT死腔量試劑識別為一盒新的與原來單盒死腔量試劑同批號的“原裝試劑”。然后將混合死腔量試劑盒裝入儀器中,執(zhí)行試劑掃描,儀器將混合死腔量試劑默認為當前試劑,并對收集的20例標本和質控液進行PCT檢測,記錄PCT檢測結果,用PCT混校前表示。
(3)用配套校準品對混合死腔量試劑進行校準后,再將其用于20例標本和質控液的PCT檢測,記錄PCT檢測結果,用PCT混校后表示。
對上述PCT測定結果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處理,組間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各組PCT檢查結果,見表1。PCT混校前與PCT新結果有顯著差異(P=0.04);PCT混校后與PCT新結果無顯著差異(P=0.67);PCT混校前與 PCT混校后結果有顯著差異(P=0.03)。結果表明,混合死腔量試劑校準后PCT檢測精度高于校準前,與新開試劑PCT檢測精度差別不大,可用于常規(guī)PCT項目的檢測。
(1)e411電化學發(fā)光免疫檢測系統(tǒng)采用封閉試劑,試劑信息(包括檢測項目、檢測量、試劑批號、效期以及廠家做的12點標準曲線等)由條形碼閱讀器識別[3-4]。死腔量試劑的利用主要依靠R2瓶(黑瓶)上的條形碼信息,它包含的試劑信息與M瓶(透明瓶)上的條形碼信息(除了試劑盒號不同外)完全相同[5]。
表1 死腔量試劑校準前后PCT檢測結果與新開試劑檢測PCT結果比較(ng/mL)
(2)e411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采用一次性吸頭吸取試劑,避免加樣針污染試劑,保證了死腔量試劑與原裝試劑的一致性。但是試劑開啟后通常會放置在儀器上,試劑中包被的單克隆抗體活性會因水分蒸發(fā)及溫度變化等原因降低進而導致試劑的穩(wěn)定性降低[5];另外,死腔量試劑的穩(wěn)定性還與實驗室的樣本量有關,樣本量越大,試劑放在儀器上的時間就越短,死腔量試劑的穩(wěn)定性可基本保持不變,檢測結果可靠性就越高。PCT說明書提示,開封試劑在分析儀上可穩(wěn)定4周。若實驗室該項目樣本量很少,開封試劑在儀器上放置時間就越長,收集的混合死腔量試劑的穩(wěn)定性就越差,若測定前不進行校準,該項目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就很難得到保證[6]。本研究表明,采用配套校準品對PCT混合死腔量試劑校準后再檢測,能明顯提高PCT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3)工作實踐中觀察到每瓶試劑剩余量約為25%左右,將死腔量試劑收集起來再利用,可有效降低檢測成本,提高經濟效益[7]。實際工作中,若遇到某項目的標本量極少,在完成原裝試劑的測試過程中,若質控偏移,中途就需要進行兩點校準;這種情況下,死腔量試劑使用前校準就更必不可少了。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經過上述處理的死腔量試劑,儀器掃描顯示的測試數對應的試劑量與試劑盒里的實際試劑量可能不相符,而儀器吸干了試劑盒里的試劑后才會報警。為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除了要進行必要的室內質控外,還必須隨時注意試劑瓶中的實際試劑量[8]。
[1]李光富,施紹瑞,胡孝彬,等.羅氏e411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死腔試劑的性能評價[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2,7(1):114-115.
[2]鄭芝欣,翟保同,周成.環(huán)孢素A單克隆全血試劑盒殘余試劑再利用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2):146-149.
[3]谷秀娟,武青青,李芳琴,等.羅氏2010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死腔量試劑回收利用探討[J].延安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09,7(1):59-60.
[4]鄒珊靜.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殘量試劑再利用可行性探討[J].醫(yī)學臨床研究,2005,22(10):1444-1445.
[5]尹志軍,隋洪,鄭文婷,等.羅氏Cobas e411加樣/試劑針日常保養(yǎng)的重要性[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3,28(5):142-143.
[6]彭德珍,林武洲.應用質控品對羅氏混合回收試劑穩(wěn)定性的觀察[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0,7(4):343-344.
[7]戴淑琴,王軍業(yè),何麗容,等.Modular E170死腔量試劑的再應用[J].廣州醫(yī)藥,2006,37(6):8-10.
[8]張民軍.羅氏1010型電化學發(fā)光試劑殘量的再利用技巧[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4,11(10):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