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間,曹雪芹住在香山腳下一個風景秀麗的小村里,村后有座小山叫“毓璜頂”,還有一座挺漂亮的房子。房前綠草如茵,房后泉水淙淙,是個十分幽靜的所在。
然而近一年來,這里卻冷冷落落,灌木叢生,一派荒蕪蕭索的景象。屋子雖好,卻無人問津。因為都知道這兒鬧鬼。
每日清晨,那鬼駕著一朵云飛向山頂;日落黃昏,又帶著一道亮火落到屋前。
人們談鬼色變,巫婆神漢趁機蠱惑人心,攪得雞犬不寧。這件事情傳到曹雪芹的耳朵里,他不露聲色,獨自一人于清晨黃昏,悄悄站在附近的一塊高地上瞭望,果然看見了那道似灰似藍的亮火。他一連看了三四日,額上的皺紋終于 開來,笑道:“我明白了!”鄰人們問他看見的鬼是什么樣子,曹雪芹回答:“三日后必見分曉?!?/p>
以后幾天,人們奇怪地發(fā)現(xiàn)曹雪芹整日徘徊于荒野之間,時而撥弄亂石,時而察看古墓,他的手和褲子都被劃破了,但卻毫無倦意。終于,他像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秘,興沖沖地下山來了。
人們聽說曹雪芹要捉鬼,真是又驚又喜,天還沒有黑,就都躲在附近,悄悄地看著。
不一會兒,曹雪芹來了,背著一條大口袋,鼓鼓 的,取出來,竟是一口大鍋,膽子大的人圍上來問:“您一個人去行嗎?”
曹雪芹拍拍一個小伙子的肩膀說:“不礙事,今天晚上你們一見山上有火光,就是我把鬼捉住了,你們就上來看吧!”
好容易盼到天黑,那鬼火果然又出現(xiàn)了,箭一般地射下來。只聽曹雪芹一聲叫喊,接著“咣當”一聲響,山上亮起了火把,曹雪芹朗聲叫道:“我已經(jīng)將此鬼捉住了!”說罷,提起一個渾身發(fā)亮的東西,在石頭上摔了幾下。
人們蜂擁過去,仔細一看,那竟是一只毛色發(fā)光的狐貍。曹雪芹笑著對大家說:“見怪不怪,其怪自敗。這家伙本叫玄狐,由于長年住在古墓里,蹭了一身磷,磷在夜晚會發(fā)光,玄狐跑起來就像一道‘亮火。如今這‘亮火已被我扣在鍋里,這就是你們看見的‘鬼呀!”說罷,曹雪芹開懷大笑……
大顯身手
1.給下列字詞注音。
淙( ) 蹭( ) 蠱惑( )
2.在文中橫線處填入適當?shù)淖衷~。
3.讀完全文,請?zhí)羁铡?/p>
(1)“亮火”實際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談鬼色變”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語活用而來的。
(3)曹雪芹之所以能捉到鬼,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雪芹是名著《 》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