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夜
位于北京西城區(qū)的千年古剎報國寺,如今是以經(jīng)營書籍、郵票、錢幣為主的文化市場。而“古權(quán)齋”的出現(xiàn),完全打破了藏品格局。這間十幾平米的小屋內(nèi),堆放的卻是重量級藏品——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秤砣。
古權(quán)齋的主人叫鄭海生,年近6旬的他雖已頭發(fā)花白,但依然面如春風,精神飽滿,單手提起拳頭般大小的秤砣,毫不費力?!斑@個是元代秤砣,銅制的?!彼种械某禹瘸屎J狀,散發(fā)著源遠流長的歷史韻味。在他的1000余件藏品中,銅鐵材質(zhì)居多,但也不乏陶、瓷、玉等稀有材質(zhì)。
古時,秤砣又稱“權(quán)”?!稘h書》說:“權(quán)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闭驗槿绱私庹f,鄭海生有一個大氣的名號——“權(quán)爺”。一來是他收藏秤砣數(shù)量之多,在界內(nèi)頗有分量;二來是他言語豪爽、性格隨和,喜歡結(jié)交四海朋友。出入古權(quán)齋的除了藏友,還有許多知名人士。掛于屋中的“古權(quán)齋”牌匾,就是由著名史學家、文物鑒定家史樹青親筆題寫的。
其實,迷戀上秤砣收藏,是因為鄭海生“移情別戀”。早在上世紀80年代,他最早從事的是咸豐古錢幣的收藏,后來古玩行里的人送他個別致的稱號:“鄭咸豐”。有一天,在一位朋友的介紹下,他從一位河北保定人手里買下了一枚元代的秤砣,“記得當時花了幾百元錢。也沒多想,就把這刻有‘至元二十三年的秤砣請回了家,放在床下?!编嵑I貞?,就是因為那次偶遇,改變了他的收藏軌跡。
后來居上的秤砣喧賓奪主,完全取代了咸豐古錢幣的地位。鄭海生為了滿足秤砣收藏,將之前的咸豐錢幣陸續(xù)賣出,用來周轉(zhuǎn)資金。幾十年的收藏,畢竟花費了他不少的財力,再說退休工資又不可觀?!斑@就叫‘以藏養(yǎng)藏,窮人玩收藏的秘訣?!编嵑I实匦α似饋?。為此,生活上節(jié)衣縮食,他也沒少吃苦頭。有錢都買秤砣了,哪來的閑錢呢?
當別人給他出“倒賣秤砣”的主意時,鄭海生一個勁地搖頭,能不賣就不賣?!半m然有人幫我估算過我的藏品總量至少能賣個上百萬,但我不指望它們賺錢。”記得有一次,因為資金實在過于緊張,鄭海生把一件元代瓷制的秤砣以1500元賣給一位藏友??蛇^了3年,他還惦記著這事,又花了3500元重新買了回來,弄得人哭笑不得。為了這事,他沒少被老伴數(shù)落?!皠傞_始老伴不理解我,但時間一長,也拿我沒辦法?!笔占禹?,費盡了鄭海生的心血,除了收藏,他還沉迷于秤砣研究,將收來的藏品整理入冊。古權(quán)齋中桌子上那一沓厚厚的文件夾,便是他20多年來的所有努力。
談起自己的收藏,鄭海生如數(shù)家珍。他拿出一枚印著“中華帝國”字樣的秤砣,“這是袁世凱稱帝時期用的瓷權(quán),袁世凱只當了80多天的皇帝,所以這權(quán)特別難得?!苯又种钢鴻淮袄镆幻读切蔚某禹龋骸斑@個是民國時期的法定衡器標準,重10千克。”然后,他又從一柜子中取出一枚重500克的小秤砣……“每個朝代的標準都不一樣,即使是一個朝代,各地的標準也不一樣,尤其在民國時期,權(quán)尤其復雜?!编嵑I榻B,這些東西看似冰冷凝重,但卻凝聚著歷史印記,很有收藏價值。
“在別人眼里,這些秤砣看起來只不過是鐵疙瘩、銅疙瘩,但在我這里它們都是我的心疙瘩寶貝!我把我畢生的心血都用來收藏古權(quán)了,我從中獲得了無窮的樂趣,因此我寧愿住在狹小的舊房子里,吃著粗茶淡飯,做一個有‘權(quán)的窮人?!贝嗽挷⒉皇强照劊瑤资耆缫蝗?,鄭海生傾其家產(chǎn),費盡心思,四處收集秤砣。雖然不富裕,但是他卻手握重“權(quán)”,“權(quán)”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