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CO3c(H+);由于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使得c(H2CO3)>c(CO32-),但兩種微粒的濃度相差不大,幾乎相等,并對教學中重分析輕計算的現(xiàn)象進行了探討。關(guān)鍵詞:碳酸氫鈉溶液;離子濃度;定量計算;平"/>
姜廣勇
摘要:利用平衡常數(shù)定量計算出了室溫下0.1 mol·L-1 NaHCO3溶液中離子濃度的排序為c(Na+)>c(HCO3 c(H+);由于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使得c(H2CO3)>c(CO3 2-) ,但兩種微粒的濃度相差不大,幾乎相等,并對教學中重分析輕計算的現(xiàn)象進行了探討。
關(guān)鍵詞:碳酸氫鈉溶液;離子濃度;定量計算;平衡常數(shù)
文章編號:1005–6629(2014)4–0072–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4)近三年高考題中對該知識點的考察方式舉例:
例1 (2012年四川高考卷第10題)常溫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濃度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B選項:pH=8.3的NaHCO3溶液:
答案C,解析同上。
綜上所述,高考題目對該知識點的考察主要是以0.1 mol·L-1 NaHCO3溶液為討論對象,要求學生對電離和水解程度的強弱判斷要有正確的認識,但并不深究微粒濃度的大小關(guān)系。作為教師在討論這部分內(nèi)容時應(yīng)該把握好深度和廣度,避免給出經(jīng)不住推敲的結(jié)論。
另外,推廣到其他濃度的稀碳酸氫鈉溶液,在測得其pH后,也可以用類似的方法進行計算。
最后,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化學問題還應(yīng)盡可能將定性分析問題建立成合理模型,轉(zhuǎn)化為定量計算分析,提高化學問題分析的科學性,只有模型建立合理,原理選擇正確,數(shù)據(jù)運算無誤,才能得出經(jīng)得起推敲的結(jié)論。
參考文獻:
[1]劉樹領(lǐng).電解質(zhì)溶液教學中常見疑難點的探究[J]化學教學,2013,(6):74.
[2]許文.淺議溶液中微粒濃度大小的比較[J]化學教學,2013,(9):72.
[3][4][5]北京師范大學等.無機化學(上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130~131.
[6][7]宋心琦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反應(yīng)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2~65.
[8]吳名勝,諸全頭.碳酸氫鈉與氯化鈣溶液真的不反應(yīng)嗎[J].化學教育,2008,(2):65.
摘要:利用平衡常數(shù)定量計算出了室溫下0.1 mol·L-1 NaHCO3溶液中離子濃度的排序為c(Na+)>c(HCO3 c(H+);由于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使得c(H2CO3)>c(CO3 2-) ,但兩種微粒的濃度相差不大,幾乎相等,并對教學中重分析輕計算的現(xiàn)象進行了探討。
關(guān)鍵詞:碳酸氫鈉溶液;離子濃度;定量計算;平衡常數(shù)
文章編號:1005–6629(2014)4–0072–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4)近三年高考題中對該知識點的考察方式舉例:
例1 (2012年四川高考卷第10題)常溫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濃度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B選項:pH=8.3的NaHCO3溶液:
答案C,解析同上。
綜上所述,高考題目對該知識點的考察主要是以0.1 mol·L-1 NaHCO3溶液為討論對象,要求學生對電離和水解程度的強弱判斷要有正確的認識,但并不深究微粒濃度的大小關(guān)系。作為教師在討論這部分內(nèi)容時應(yīng)該把握好深度和廣度,避免給出經(jīng)不住推敲的結(jié)論。
另外,推廣到其他濃度的稀碳酸氫鈉溶液,在測得其pH后,也可以用類似的方法進行計算。
最后,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化學問題還應(yīng)盡可能將定性分析問題建立成合理模型,轉(zhuǎn)化為定量計算分析,提高化學問題分析的科學性,只有模型建立合理,原理選擇正確,數(shù)據(jù)運算無誤,才能得出經(jīng)得起推敲的結(jié)論。
參考文獻:
[1]劉樹領(lǐng).電解質(zhì)溶液教學中常見疑難點的探究[J]化學教學,2013,(6):74.
[2]許文.淺議溶液中微粒濃度大小的比較[J]化學教學,2013,(9):72.
[3][4][5]北京師范大學等.無機化學(上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130~131.
[6][7]宋心琦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反應(yīng)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2~65.
[8]吳名勝,諸全頭.碳酸氫鈉與氯化鈣溶液真的不反應(yīng)嗎[J].化學教育,2008,(2):65.
摘要:利用平衡常數(shù)定量計算出了室溫下0.1 mol·L-1 NaHCO3溶液中離子濃度的排序為c(Na+)>c(HCO3 c(H+);由于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使得c(H2CO3)>c(CO3 2-) ,但兩種微粒的濃度相差不大,幾乎相等,并對教學中重分析輕計算的現(xiàn)象進行了探討。
關(guān)鍵詞:碳酸氫鈉溶液;離子濃度;定量計算;平衡常數(shù)
文章編號:1005–6629(2014)4–0072–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4)近三年高考題中對該知識點的考察方式舉例:
例1 (2012年四川高考卷第10題)常溫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濃度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B選項:pH=8.3的NaHCO3溶液:
答案C,解析同上。
綜上所述,高考題目對該知識點的考察主要是以0.1 mol·L-1 NaHCO3溶液為討論對象,要求學生對電離和水解程度的強弱判斷要有正確的認識,但并不深究微粒濃度的大小關(guān)系。作為教師在討論這部分內(nèi)容時應(yīng)該把握好深度和廣度,避免給出經(jīng)不住推敲的結(jié)論。
另外,推廣到其他濃度的稀碳酸氫鈉溶液,在測得其pH后,也可以用類似的方法進行計算。
最后,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化學問題還應(yīng)盡可能將定性分析問題建立成合理模型,轉(zhuǎn)化為定量計算分析,提高化學問題分析的科學性,只有模型建立合理,原理選擇正確,數(shù)據(jù)運算無誤,才能得出經(jīng)得起推敲的結(jié)論。
參考文獻:
[1]劉樹領(lǐng).電解質(zhì)溶液教學中常見疑難點的探究[J]化學教學,2013,(6):74.
[2]許文.淺議溶液中微粒濃度大小的比較[J]化學教學,2013,(9):72.
[3][4][5]北京師范大學等.無機化學(上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130~131.
[6][7]宋心琦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反應(yīng)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2~65.
[8]吳名勝,諸全頭.碳酸氫鈉與氯化鈣溶液真的不反應(yīng)嗎[J].化學教育,2008,(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