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隔海的聯(lián)袂 同根的演繹

      2014-06-20 20:38:03李閩榕
      福建文學 2014年5期
      關鍵詞:原鄉(xiāng)老兵鄉(xiāng)愁

      李閩榕

      讀完《原鄉(xiāng)》,深為小說中的感人故事情節(jié)所打動,我的腦海中閃現(xiàn)的是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啊,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xiàn)在,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痹谖铱磥?,《原鄉(xiāng)》就好像是《鄉(xiāng)愁》的小說版,作者細致地鋪陳了因為歷史和政治的原因,只能在海峽的對岸遙望故鄉(xiāng)的人們。他們中,有“望大陸”的臺灣大陸籍老兵,有“望臺灣”的臺籍大陸老兵,也有因戰(zhàn)亂而離散兩岸的平民……三十多年的坎坷人生,三十多年的兩岸分離,將他們對故土、對親人的思念化為抽刀斷水水更流的悠悠鄉(xiāng)愁。

      掩卷沉思,進而為貫穿全書、力透紙背的強烈的“根”的意識所震撼。我的耳畔回響的是于右任先生的《望大陸》:“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xiāng);故鄉(xiāng)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于右任先生還在日記中寫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樹木多的高處,山要高者,樹要大者,可以時時望大陸。我之故鄉(xiāng)是中國大陸?!比~落歸根,大陸就是中華民族這棵參天大樹的根——這不僅是于右任先生和小說中洪根生、杜守正、八百黑、傅友誠等眾多不愿客死他鄉(xiāng)做孤魂野鬼的臺灣老兵的心愿,也是千百年來飽受中華文化熏陶的炎黃子孫的共同心愿。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以家庭為基本單元,以家族、宗族為居落群體,以民族為主體構成的社會架構。與這種社會架構相適應,中華民族最早創(chuàng)立了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姓氏文化,崇尚血緣傳承,崇尚認祖歸宗、落葉歸根。特別是通過編寫“家譜”、“族譜”,形成了強烈的“根”的意識,無論你在哪里,只要翻開“家譜”、“族譜”,就知道自己的祖先來自何方,是何人,也知道自己在家族中的位置。自古以來,正是這種家庭→家族→宗族→民族→民族融合→大一統(tǒng)國家的傳承路徑和模式,使中華文化得以世世代代傳承不息,使中華民族這棵參天大樹無論遭受什么樣的狂風暴雨摧殘,都能夠以其他民族無法想象的強大生命力生存下去,枝繁葉茂。

      我曾經在兩岸智庫論壇上建議:兩岸的研究議題,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先從兩岸都能接受的,現(xiàn)在正進行的經濟合作交流議題開始,逐步進入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以及兩岸現(xiàn)代文化的統(tǒng)合研究,最后進入兩岸政治互信、政治交流、政治協(xié)商、政治統(tǒng)合的研究。此建議得到了島內許多專家學者的認同和響應。

      上個世紀的50至70年代,兩岸處于敵對狀態(tài)之時,大陸文學作品充滿了“階級斗爭”的意識,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是“水深火熱”的,國民黨兵則是“窮兇極惡”的;50年代臺灣興起的“戰(zhàn)斗文學”,同樣把大陸描繪得一團漆黑,一家人窮得只有一條褲子,還有“匪區(qū)”、“匪諜”、“戡亂”……如今,隨著祖國大陸的改革開放,隨著臺灣開放大陸探親,隨著兩岸各項交流合作的日益頻繁深入,那種因意識形態(tài)而興、把對方妖魔化的文學早已成為歷史的煙塵。

      正如電視劇《三國演義》插曲中所唱的那樣,“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20世紀中華民族的內戰(zhàn)之火也終于平息了,但兩岸的隔絕卻長達數(shù)十年。《原鄉(xiāng)》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告訴人們破冰之旅是如此艱難,那是明與暗的較量,血與火的抗爭。一己之見終敵不過大勢所趨,兩岸終于意識到:“沒有什么不同,都是故鄉(xiāng)的游子,母親思念的兒子,愛人的夢中人……”家是故鄉(xiāng)好,人是老娘親。《原鄉(xiāng)》的故事以特殊年代兩岸骨肉分離開頭,以臺灣當局開放兩岸探親,大陸敞開懷抱歡迎游子回鄉(xiāng)結束。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無論最終是不是回到家鄉(xiāng),都找到了自己心靈的歸宿。

      從融化因兩岸隔絕而形成的堅冰開始,從人類共有的感情入手,寫兩岸共同關切的故事:關于故鄉(xiāng),關于親情,關于愛……這是兩岸文化交流的共同使命和應遵循的節(jié)奏。

      小說《原鄉(xiāng)》不僅是一次跨越海峽的合作,而且是跨越兩個時代的作家的合作。自1987年開放兩岸探親,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反映老兵回鄉(xiāng)的文學作品不勝枚舉,但是,兩岸作家聯(lián)手,共同創(chuàng)作這樣一部催人淚下的反映兩岸老兵故事的長篇小說,這還是第一次。

      當陳文貴先生擔任編劇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國內引發(fā)觀影熱潮時,大陸女作家葉子還是一位不諳世事的小女孩。這兩位作家看似毫無交集,其實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那就是他們對老兵,以及老兵家人命運的關注。

      祖籍廈門的陳文貴先生,親眼看到、親耳聽到一個個大陸、臺灣、香港的老兵的故事,他們飽受親人離散之痛、思念家鄉(xiāng)之苦,經過不懈努力,終于圓了返鄉(xiāng)夢。老兵們的經歷深深震撼了作家那顆敏感的心,陳先生說:“我要記錄下這一段不容忘卻的莊嚴歷史?!?/p>

      一夜之間,大半青壯男人被抓壯丁去了臺灣,留下妻兒苦等三十多年,著名的“東山寡婦村”,就位于葉子的家鄉(xiāng)漳州。葉子少女時代就熟知“兵災家屬”的悲劇,也耳聞過回鄉(xiāng)老兵“臺灣一個家、大陸一個家”的辛酸與無奈,她為這一代人的命運而欷歔。她說:“我要從陳老先生手里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把老兵的故事寫下去?!?/p>

      再長的故事,讀到最后一頁也就結束了,但兩岸的故事還在繼續(xù)。2012年底,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節(jié)目中,央視記者在臺北街頭采訪一位百歲老人,老人說,他曾打過八年抗戰(zhàn),年輕時最看重的就是當兵,跟日本打仗;最遺憾的,就是沒有回大陸。大陸這邊,隨即開展了一場為臺灣百歲老兵找親人,幫助老兵回家的活動,還有幾位江西觀眾,聽出了他的鄉(xiāng)音,“確認”老人就是自己的親人,呼喚他“回家看看”。二十多年前臺灣“老兵返鄉(xiāng)運動”的發(fā)起者之一姜思章說,因為種種原因,有的老兵并沒有如愿回到家鄉(xiāng),有的老兵寧愿把故鄉(xiāng)放在心中永遠懷念……歷史的傷口,個人的創(chuàng)傷,都需要時間去治愈。以文學作品的方式,回顧這段歷史,記錄這樣一群人的心路歷程,反映他們的心聲,也是療傷的一種方式。好在,新一代的人沒有那么沉重的歷史包袱,現(xiàn)在往來于兩岸的有不少就是“臺生”、“曉梅”、“衛(wèi)東”,他們是老兵的第二代、第三代,他們投資、經商,兩岸的演藝人員,互相到對岸去開演唱會,兩岸的文化人,合作一部作品,就像《原鄉(xiāng)》的創(chuàng)作一樣……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兩岸敵對的噩夢已經過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在成為兩岸同胞共同的夢,并且離我們越來越近。只要兩岸民眾共同努力奮斗,美好的夢想就一定會盡快變?yōu)橛H歷的現(xiàn)實!

      據悉,同名電視劇《原鄉(xiāng)》也已殺青將要開播了,到時候,“詩歌”、“小說”、“影像”打通,看書、吟詩時腦海里浮現(xiàn)鮮活的人物,看劇時想起書中那些詩意的文字……這將是一個多么獨特的體驗。我十分期待與兩岸讀者和觀眾共享這個情景交融、感人肺腑的時刻。(《原鄉(xiāng)》,海峽文藝出版社2014年1月版)

      責任編輯 石華鵬

      猜你喜歡
      原鄉(xiāng)老兵鄉(xiāng)愁
      原鄉(xiāng)
      原鄉(xiāng)人·漂泊者·白面具
      鄉(xiāng)愁
      科教新報(2021年24期)2021-08-25 02:37:19
      鄉(xiāng)愁深處
      當代陜西(2021年7期)2021-07-21 08:41:12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
      老兵笑了
      青年歌聲(2020年3期)2020-04-24 09:28:40
      九月的鄉(xiāng)愁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9:06
      老兵
      生日一過,老兵就要走了
      回頭一望是鄉(xiāng)愁
      戲劇之家(2017年1期)2017-02-05 13:04:17
      皮山县| 韩城市| 夹江县| 铁岭市| 黑水县| 黑河市| 四子王旗| 沐川县| 临朐县| 辽宁省| 吴旗县| 西乌珠穆沁旗| 内江市| 贺州市| 彩票| 丹棱县| 会理县| 乌鲁木齐县| 潞西市| 新河县| 油尖旺区| 德阳市| 慈溪市| 广饶县| 吴江市| 台东市| 双牌县| 天镇县| 寻乌县| 沐川县| 富阳市| 桐城市| 莱阳市| 夏邑县| 榆树市| 社旗县| 桐乡市| 申扎县| 潮安县| 五河县| 韩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