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yōu)楹螛酚陂_會
很多人都認為,不重要的或低效率的會議浪費了很多時間,大大影響了企業(yè)的生產力,盡管會議都很拖延,但事實上大部分經理在不同程度上是喜歡開會的。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矛盾的情況呢?有如下幾種原因:1.會議能夠促進社會交流:大部分人不喜歡獨自工作,而希望和別人進行接觸和交流。開會使他們感覺自己歸屬于一個團體,會議室是一個重要的社交場合。2.會議讓每個人都在一個圈子內:隨著公司之間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會議成為公司之間組織牽線的非正式圈子。人們要了解組織另一方的動向,需要正式交流機制以外的非正式信息源,這些信息網絡通過會議建立、加強和延伸。3.會議能夠顯示地位:能夠參加各種委員會的會議,說明你是重要的,你的觀點是有價值的,表明你在決策桌上有一席之地。4.會議的這種心理驅動很有力。對于很多經理來說,在看似浪費時間、沒效率的會議上,其實正在滿足重要的個人和團體需求。當然,即使這樣,也不能忽略會議浪費的時間,所有團體組織要定期檢查會議模式,進行調整,鼓勵使用會議日程表和虛擬會議等方式。
管理者為何不履行職責
今天,只有極少數(shù)的管理者能充分履行其職責,盡管他們并不缺乏進行管理的工具、手段和技術。如果說高層管理者確實認識到自己應負有責任、應履行職責,但是他們對自己的責任和職能到底是什么卻不甚了然。只有極少的人有足夠的能力履行這些職責。而且只有極少的企業(yè)組織能允許管理者將他的全部精力集中在他的工作中,更不用說能保證管理決策付諸實施了。
一個障礙在于管理本身的特征。高層管理者的工作完全不同于具體的管理工作。但是高層管理者必然是來源于具體管理者的。
另一個障礙,它的性質完全不同,就是“總裁思維”,它使得大型企業(yè)中的高層管理者脫離企業(yè)的實際和他所處社會的實際。
除此之外,大型組織的高層管理者往往離群索居,生活在一種社會性的孤獨之中。
公司流程應與時俱進
隨著組織不斷發(fā)展,原來總體規(guī)劃就會過時。當公司只有10多名員工時,原有流程效果很好,但當員工增加到500或1000人時,原有流程就會變得復雜、低效并耗時。以下兩點有助于你重建并簡化流程,從而提高競爭力并激勵員工。
關注大局。削減任何無效的系統(tǒng)性實務。將員工從過時的流程中解放出來,會有利于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到核心任務和提高生產效率上。
創(chuàng)建更靈活的組織體制。過去,公司一把手面面俱到的監(jiān)管看似合理,但隨著企業(yè)的成長,這將越來越困難。
用“任務地圖”提升團隊業(yè)績
如果團隊成員工作未達到預期結果,你需要詢問他們是否處于正確的崗位上。如果員工有機會發(fā)揮自己的技能,他們會更開心、更高效地工作,但能力和責任不協(xié)調的情況可能隨時發(fā)生。這時,你需要創(chuàng)造一份“任務地圖”來檢視團隊。這種可視化的工具,可以讓你隨時查看團隊中缺乏什么技能或者哪些技能存在冗余。這樣就可以讓工作任務與個人技能更為匹配,從而提高生產力、改善工作表現(xiàn)、降低人員流動率。
1.通過查看員工的成績和考核來評估員工的技能。2.在白板上列舉出員工的主要和次要能力,從而確認冗余和差距是什么。比如,你可能擁有四個重要的分析師,但團隊中僅有一個優(yōu)秀的項目經理。3.創(chuàng)建一個團隊成員所需的責任和任務列表,看看他們的技能是否與工作任務相匹配。
成功創(chuàng)新者應該詢問的三個問題
成功創(chuàng)新者都習慣于大量提問。不急于采取行動,通過提高發(fā)現(xiàn)新增長機會的能力、找出破壞性威脅等,提問有助于讓整個創(chuàng)新過程具體化。你可以嘗試詢問以下問題來提高成功機會。
1.消費者急于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如果消費者試圖花費時間和金錢來解決某個問題(現(xiàn)有解決方案不夠完美),這就是需要創(chuàng)新的明顯信號。2.誰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其他國家、行業(yè)或公司可能已有人找到了解決方法,從他們的成功方法中獲得靈感將加速成功進程。3.你的獨特優(yōu)勢是什么?將注意力集中在讓你與眾不同的地方,如建立一個值得信任的品牌、鋪設分銷渠道、挖掘技術秘訣,這樣就能最大化地提高成功機會。
急先鋒還是慢跟隨?
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的格雷戈里·卡朋特(Gregory Carpenter)教授說:“先鋒者的優(yōu)勢在很多時候無法擋住后進入者的成功。甚至對有些行業(yè)來說,稍晚進入更優(yōu)?!?/p>
到底什么情況下做先鋒者會成功?什么情況下你又需要做一個跟隨者呢?考慮以下情況:1.若產品生命周期很短,做先鋒者的競爭小、利潤大,比如20世紀90年代的Y2K軟件。2.若產品的某些特征令消費者很難轉換品牌,先鋒者就能營造出某種壟斷。3.若產品的價值標準非常主觀,像可口可樂和唐·培里儂香檳王這類行業(yè)先鋒者就成為產品的某種心理標準。相反,如果產品能有更多客觀的評價標準的話,比如汽車行業(yè),后進入者成功的機會更多。4.若產品模仿的成本很低,也會成為后進入者的競爭優(yōu)勢。根據(jù)卡朋特等人的研究,在諸如化學、處方藥、電子產品等行業(yè),模仿者付出的成本僅相當于先鋒者的2/3。
進行團隊激勵的7個步驟
你想要一個積極進取的團隊嗎?想要你的員工快樂工作并為企業(yè)積極貢獻嗎?成功進行團隊激勵有7個步驟:1.在你的團隊上花一些時間,與他們交談,看看他們在個人以及業(yè)務層面上是怎么做的,并要及時反饋。2.傾聽他們有什么想說的,并要表示出你在聽,遠離電腦,關掉手機,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觸。3.指導他們的工作,使之做得更好。記住,與團隊成員一起找出他們個人或工作上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這是一個互動的過程。4.找到使他們工作更有趣的方式,使他們的工作多樣化,給他們一些任務,并給予他們更多的責任。5.表明你很欣賞他們,并制造一些樂趣,在一些下班時間,給予你的個人感謝信、蛋糕或者糖果,員工生日遞上鮮花或者一瓶酒。6.讓他們消息靈通,讓他們知道公司發(fā)生了什么,公司在提供新產品或服務等相關信息時是怎么做的。7.信任他們,告訴他們你需要他們做什么,并讓他們接受。要承擔風險,設置好參數(shù)來讓他們做出決定。
5種阻礙個人發(fā)展的病態(tài)思維
有些人總是抱怨:為什么自己總是升不了職,為什么這次升職的又是他?這真的只是別人的原因嗎?或許是因為你的病態(tài)思維阻礙了你的發(fā)展。
1.跟老板斗氣。職場中,很多下屬喜歡跟自己的老板斗氣,比方說不跟老板說話,看見老板繞道,被老板說上幾句就消極怠工等。其實,這是一種典型的“窮人思維”。2.跟上司搶功。有些有才能的人不愿在上司面前吃一丁點虧,結果就處處遭人排擠。殊不知鍋里有肉才能碗里有湯。3.不接受意見。愿意給你提意見的人幾乎都是值得你感謝的人,不管他的意見是善意還是惡意。而聽不進意見、遇到不同意見就懷恨在心的人一定心胸狹隘、氣量狹小。4.喜歡找借口。找借口是很多人的通病,職場中幾乎99%的人都會受此病傳染。在企業(yè)中,唯一不找借口的可能只是老板。5.總是講感情。在工作中講感情,只會讓老板對你警惕,因為你要明白老板的心理,他的心理是利益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