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考古學家發(fā)現了一具距今有3200年歷史的男性骸骨,上面有癌癥擴散的跡象,這是迄今發(fā)現的最古老的癌癥病例,而癌癥通常與現代生活方式聯系在一起。
達勒姆大學的一名學生去年在蘇丹尼羅河岸邊的一座墳墓中發(fā)現了這具男性殘骸,人們認定死者的年紀在25歲至35歲之間。骨頭顯示了轉移性癌癥的跡象,已從原發(fā)部位轉移到身體其他部分,盡管不可能判定他是否死于癌癥。
發(fā)現這具骸骨的研究人員邁克拉·賓德說:“這也許能幫助我們了解這種疾病目前幾乎未知的歷史。我們現在掌握的公元1000年以前的病例極少?!?/p>
她說,盡管不可能確定癌癥的原發(fā)部位,可是骨頭上的小損傷只可能是由一種軟組織癌癥導致的。
發(fā)病原因可能是環(huán)境方面的,比如來自森林大火煙霧中的致癌物質,基因方面的或寄生蟲血吸蟲病。時至今日,在該地區(qū),血吸蟲病仍導致膀胱癌和乳腺癌。
達勒姆大學和大英博物館的研究小組說,盡管癌癥目前是世界上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直到現在,在考古發(fā)現中,它仍幾乎是空白的。
在全世界,僅發(fā)現了一例令人信服的、在早于公元前1000年的人類殘骸中有轉移性癌癥的病例,以及兩例推測性病例。他們還說,這導致科學家們得出結論,癌癥“主要是現代生活方式以及壽命延長的產物”。
(據新華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