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銘
歷史上,位于德累斯頓的Certo相機工廠(Certo Kamerawerk,Dresden,Germany)是德國眾多相機制造企業(yè)中的一個。有資料顯示,Certo廠1902年由阿爾弗德·利普特(Alfred Lippert)和卡爾·皮培爾(Karl Peppel)創(chuàng)立,主要生產廉價的中畫幅折疊機,1905年取名Certo。1917年Certo公司易手,開始生產35毫米相機,二戰(zhàn)前已經生產出了性能優(yōu)異的Dollina系列135折疊相機。該系列相機是Certo品牌早期的代表性產品,是小型折疊相機的縮影和中畫幅折疊相機技術上的一種延續(xù)。
眾所周知,折疊相機是雙箱體相機的一個變種,系早期相機采用的最為普遍的一種外形結構。尤其是大中畫幅外拍機,為了方便攜帶,大都采用這一結構。時至今日,個別廠家依舊在產的外拍機仍然采用這種結構。135相機問世后,結構上曾衍生出多種形式,但折疊結構亦被有效沿革下來。Certo的第一款135折疊相機是1935年生產的Dollina 0型(圖02),此后又有Dollina I、II、III型(圖03)和Super Dollina系列(圖04)問世。戰(zhàn)后恢復時期,技術含量較高的Super Dollina系列繼續(xù)維持生產,直到Certo Durata系列相機出現(xiàn),進一步拓展了Certo產品的市場。
最初的Certo Durata相機出現(xiàn)于1950年,這是一款相當小巧的折疊相機,其尺寸只有120×42×79毫米,重446克,可以握于掌中,亦可方便地裝入口袋,所以也是名副其實的口袋相機(圖01)。Certo Durata的推出并不是孤立事件,那個時期有很多類似產品問世,比如柯達Retina折疊系列。除微型相機外,135折疊相機的尺寸可以做得很小,Durata折疊后的實際尺寸甚至比一些半幅相機還要小巧精致,特別適合外出旅行時攜帶。
Durata是一款省略對焦系統(tǒng)的普及產品,主要采用目測對焦(估焦)方式。它的標準附件插座上除可以外接閃光燈,也可插接外接式測距器。為彌補目測對焦準確性不足,廠方在相機的皮套上鑲入一塊金屬片,上面印有景深表(圖05),方便使用者參考。景深表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根據(jù)所選光圈與距離查找出對應的景深范圍。一般而言,估測的距離只要落在景深范圍內,被攝物(焦點)都將是清晰的。
就折疊相機而言,機體小型化后的制造難度加大,對材料和加工精度的要求比中幅折疊相機更為嚴格。Durata相機是高級相機Dollina系列之后的簡化產品,基于以前的生產經驗,因無論材料還是做工均表現(xiàn)出較高水準。尤其鏡頭折疊與彈出部分依然保留了復雜的導軌結構,一方面提高了鏡頭彈出時的定位精度(鏡頭與焦平面平行度),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牢靠性和必要的工藝效果(圖06)。
Durata相機配備帶紅V的Trioplan 50毫米F2.9鏡頭,鏡頭鍍膜呈藍色(圖07),采用前鏡組調焦,距離范圍1-10m-∞。Trioplan是前東德梅耶光學(Meyer Optik)公司生產的系列鏡頭之一,為早期庫克三片式鏡頭結構(Cooke triplet結構)的衍生品。和后來更復雜的多片鏡頭結構相比,Trioplan鏡頭成像優(yōu)良、色彩自然,這主要得益于鏡片數(shù)量少,鏡片間反射干擾也較少(早期的鏡頭鍍膜技術遠不如當今鍍膜技術先進,因此光線的反射問題一直難以解決)。從毛屏觀察,Durata相機所用Trioplan鏡頭結像清晰,色彩略微夸張,但暗部有一定損失,使用中可能會出現(xiàn)影調偏硬傾向。實拍情況看,高光比時暗部確實有較明顯損失,不過,正常光比情況下像質還是不錯的(圖08)。作為普及型產品,這只Trioplan鏡頭應該說表現(xiàn)不凡。其實,色彩略有夸張的鏡頭在1950年代也許是件好事,那個時期市場上有大量水溶性彩色膠卷(使用TSS或T32彩色顯影劑),其色彩描述不如油溶性膠卷,故有一定互補作用。
由于Durata相機定位于普及產品,因此采用結構相對簡單的三葉片中心快門,最高速度只能做到1/200秒,慢速快門至1秒,加上B門共有九擋調節(jié)。這個速度段在當時是夠用的,那個時期常用的膠卷感光度為DIN18-21(ISO 50-100),也有DIN15(ISO 24)這類超精細顆粒的膠卷提供。當然,如果用Durata相機配合現(xiàn)代的膠卷拍照,即便是最普通的富士C200彩色負片,其快門速度范圍也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不過,Durata相機快門上弦采用獨立方式,因而為實現(xiàn)多次曝光埋下伏筆,方法是利用快門撳鈕與快門釋放連動桿之間的連動臂(圖09)。
與快門相比,Durata的10葉片彩虹光圈顯得相當奢侈,它也是少有的偶數(shù)光圈葉片的產品。鑒于鏡頭焦距為50毫米,最小光圈只做到f/16,光圈調節(jié)范圍為六擋。通常對三片三組結構鏡頭來講,最大光圈的解像力會有顯著下降,而最小光圈的像質也將受到影響。這樣一來,真正可用光圈只有四擋,略顯局促。但對于普及型產品而言,能保持f/4-f/11成像較好已經不錯了,況且上下兩擋光圈用好的情況下也還是能拍出相對滿意的照片。
Durata的輸片齒輪(牙輪)設計相當各色,僅有三個齒(圖10)。這種三齒牙輪看上去相當簡潔,由于齒少,為防止溜孔,專門增加了齒擋,膠卷通過齒擋進入收片軸,貼緊齒牙的膠片孔可以有效帶動牙輪行進,并停片和計數(shù)。而牙輪離合開關則設計在頂蓋后側中部,以L形撥動方式實施離合作用,紅點外露時為分離狀態(tài),可以進行回片(圖11)。
Durata的輸片和倒片采用了對稱方式的滾花手輪,手輪輪徑近30毫米,保證了足夠的使用力矩(圖12)。為確保膠片在片門處的平展度,相機壓片板設計成矩陣狀的點狀凸觸,理論上更為科學。雖然Durata屬于折疊產品,但打開后的持握手感甚好,且不張揚,利于低調拍攝,所以也是偷拍利器。
Durata相機雖然小巧,但也使用了皮腔(圖13),因此時間久了皮腔可能出現(xiàn)老化。由于它結構相對簡單,金屬部件較多,且有較高加工精度,除皮腔外其他部件損壞的幾率并不高,故目前仍有一些保存下來。不過,其產量總的來說不及柯達Retina的同類產品,二手市場上其身影亦是時隱時現(xiàn),因此逐漸得到相機愛好者的關注,尤其是小型折疊相機玩家的青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