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蓉斌[浙江財經(jīng)大學東方學院,浙江海寧314408]
論《南總里見八犬傳》對《三國演義》戰(zhàn)爭場景描寫的模仿
⊙吳蓉斌[浙江財經(jīng)大學東方學院,浙江海寧314408]
推介語
明清小說中的《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是漢語文學中不可多得的作品,不僅是在中國,在整個東亞范圍都擁有大量的讀者。其故事、場景、人物不僅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價值取向,也對包括日本在內的東亞文學產(chǎn)生了一定的啟迪作用。吳蓉斌撰寫的《〈論南總里見八犬傳〉對〈三國演義〉戰(zhàn)爭場景描寫的模仿》《論〈南總里見八犬傳〉對〈水滸傳〉人物形象的接受》《論〈南總里見八犬傳〉對〈水滸傳〉開篇及結局的模仿》等三篇有關《南總里見八犬傳》和《三國演義》及《水滸傳》的對比文章,清晰地勾勒了日本江戶時期的代表作品是如何從故事情節(jié)、小說結構、傳記人物描繪諸多方面入手,參考借鑒中國明清小說中的素材。通過閱讀三篇文章我們可以感受到日本江戶文學中相當一部分的源頭就是來自經(jīng)典的明清小說。在我們感受《三國演義》《水滸傳》魅力的同時,明確了明清小說對東亞文學作品的影響,這對宣傳國學、弘揚國學具有一定的意義。
通過對《三國演義》和《南總里見八犬傳》中相應戰(zhàn)爭場景描寫的對比,指出《南總里見八犬傳》的故事情節(jié)對《三國演義》內容的受容,從而說明江戶小說家曲亭馬琴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受到的《三國演義》的影響,證實了《三國演義》對包括日本文學在內的世界文學所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力。
《三國演義》《南總里見八犬傳》日本文學曲亭馬琴
《南總里見八犬傳》簡稱《八犬傳》,由曲亭馬琴創(chuàng)作,是日本江戶時期小說的代表作品,在日本文學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品以日本戰(zhàn)國時代的“嘉吉之亂”為引子,武士義實從結城逃至安房、平定安房的歷史為背景展開,以八位名字中帶有“犬”字的義士為中心人物,描寫了他們出世、邂逅和聚會團圓、集結在里見家族并輔佐里見家族建功立業(yè)的故事。
《三國演義》由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創(chuàng)作,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它以描寫戰(zhàn)爭為主,反映了蜀、魏、吳三個割據(jù)政權形成、對峙,并統(tǒng)一于晉的故事。在中國同樣也是家喻戶曉的名作。在《八犬傳》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曲亭馬琴借鑒了許多《三國演義》中的素材,特別是在戰(zhàn)爭場面的描寫上參考了許多三國中的內容。本文將節(jié)選一些戰(zhàn)爭描寫場面,通過兩部作品的對比,說明《八犬傳》如何借鑒了《三國演義》的素材,從側面來佐證《三國演義》對日本文學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
《三國演義》的故事中有許多戰(zhàn)爭場面或者細節(jié)的描寫,場面氣勢恢弘,細節(jié)描寫形象生動、策略精明,而這些素材在《八犬傳》的內容中被大量地移植、模仿。
1.《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VS《八犬傳》第二回
《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當日傳下號令,軍士五更造飯,平明上馬。黃忠、魏延領軍先行。玄德再與龐統(tǒng)約會,忽坐下馬眼生前失,把龐統(tǒng)掀將下來。玄德跳下馬,自來籠住那馬。玄德曰:“軍師何故乘此劣馬?”龐統(tǒng)曰:“此馬乘久,不曾如此。”玄德曰:“臨陣眼生,誤人性命。吾所騎白馬,性極馴熟,軍師可騎,萬無一失。劣馬吾自乘之。”遂與龐統(tǒng)更換所騎之馬。龐統(tǒng)謝曰“深感主公厚恩,雖萬死亦不能報也?!彼旄魃像R取路而進……張任急引三千軍,先來抄小路埋伏。見魏延兵過,張任教盡放過去,休得驚動。后見龐統(tǒng)軍來,張任軍士遙指軍中大將:“騎白馬者必是劉備?!睆埲未笙?,傳令教如此如此。卻說龐統(tǒng)迤邐前進,抬頭見兩山逼窄,樹木叢雜;又值夏末秋初,枝葉茂盛。龐統(tǒng)心下甚疑,勒住馬問“:此處是何地?”數(shù)內有新降軍士,指道“:此處地名落鳳坡。”龐統(tǒng)驚曰“:吾道號鳳雛,此處名落鳳坡,不利于吾?!绷詈筌娂餐?。只聽山坡前一聲炮響,箭如飛蝗,只望騎白馬者射來??蓱z龐統(tǒng)竟死于亂箭之下。
《八犬傳》第二回山下柵左衛(wèi)門為了預防萬一,便派了許多兵將,而他自己卻騎著白馬,稍遲一點兒策馬前進。自然事先已經(jīng)策劃好了,連馬夫等都參與預謀,清晨喂馬時,在草料中摻了毒藥,前足無力忽然倒下。主公也頭朝下滾鞍落馬。那古七郎和天津兵內慌忙將他扶起。光弘叫道:“趕快再牽一匹馬來!”他這樣高聲喊叫,隨從們更慌作一團。忙向后隊傳報,柵左衛(wèi)門揚鞭跑來,翻身下馬對光弘說:“因是微行出城打獵,沒做這個準備,如等待換馬則徒費時間。某有馬在此,經(jīng)多年馴養(yǎng),騎著很舒服,就請您騎這匹馬吧!”光弘立刻轉怒為喜,離開說:“那就按你的意見辦吧!你在這里休息,我騎你的馬去。隨從們趕快跟上!”……那古和天津等毫無辦法,只好又讓先頭士兵按原路,沿著野草繁密的田邊小道,來到落葉邊的落葉崗。從夜里就躲藏在此的木樸平和洲崎無垢三,從樹林縫隙看到騎白馬的,便認定是山下柵左衛(wèi)門定包無疑。于是便持弓搭箭,把弓拉得滿滿的,等到進入射程,確定一二的先后,便嗖地放箭。箭不虛發(fā),第一箭就射中了光弘的胸膛,他大叫一聲仰面朝天地滾鞍落馬。
通過梳理,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八犬傳》第二回的內容很明顯地模仿了《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龐統(tǒng)殞命落鳳坡的故事。同樣,《三國演義》中龐統(tǒng)的原坐騎將主人從馬上掀翻下來,是不祥之兆,而神余光弘的馬則是被摻了毒藥在途中發(fā)作而亡,也有不祥之兆。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因為騎著白馬被誤認,同樣都是死于箭下,兩部作品中的主人公落難的地名“落鳳坡”和“落羽崗”也極其相似。不同之處在于,龐統(tǒng)騎上了主君的白馬遭遇劫難一場,而山下柵左衛(wèi)門定包則是設下計謀讓自己的主君坐上白馬使其落難。白馬的主人前者是仁義的君主,而后者則是奸佞的臣子。
2《.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VS《八犬傳》第一百六十五回
《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卻說文聘引軍追趙云至長坂橋,只見張飛倒豎虎須,圓睜環(huán)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又見橋東樹林之后,塵頭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馬,不敢近前。俄而曹仁、李典、夏侯、夏侯淵、樂進、張遼、張、許褚等都至。見飛怒目橫矛,立馬于橋上,又恐是諸葛孔明之計,都不敢近前。扎住陣腳,一字兒擺在橋西,使人飛報曹操。操聞之,急上馬,從陣后來。張飛睜圓環(huán)眼,隱隱見后軍青羅傘蓋、旄鉞旌旗來到,料得是曹操心疑,親自來看。飛乃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傘蓋,回顧左右曰:“我向曾聞云長言: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毖晕匆眩瑥堬w睜目又喝曰:“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zhàn)?”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概,頗有退心。飛望見曹操后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曰:“戰(zhàn)又不戰(zhàn),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杰驚得肝膽碎裂,倒撞于馬下。操便回馬而走。于是諸軍眾將一齊往西奔走……且說張飛見曹軍一擁而退,不敢追趕;速喚回原隨二十余騎,解去馬尾樹枝,令將橋梁拆斷,然后回馬來見玄德,具言斷橋一事。
《八犬傳》第一百六十五回前鋒將領重勝和在村與士兵到這里一看,在前面的橋邊,有個身穿鎧甲的武士騎在馬上,面向這邊端然不動。從其鎧甲的綴繩便認得出來是現(xiàn)八?!八谀抢镒鍪裁茨兀俊敝貏俸驮诖遐s忙將戰(zhàn)車的馭手和士兵叫住,讓他們把車往后退退,錐布五六、鷹裂八九和新織帆太夫,以及眾士兵都感到疑惑,瞪著眼睛,屏住呼吸,無人敢向前一步。其中白石重勝騎馬來到橫堀在村的身邊,對他說:“不知您是如何想法?那現(xiàn)八單人獨騎在那里想引誘我之大軍,必然是計。倘若貿然再進,再犯前次之罪,如何是好?”在村聽了點頭道“:將軍說得甚是。那個犬飼現(xiàn)八十分驍勇,他的本領某曾領教過,即使一騎也不可輕視。待請示二位大將的旨意,趕快撤退?!薄僬f犬飼現(xiàn)八估計得一點也不差,敵人四萬大軍,還有許多戰(zhàn)車在前邊開路,但是到了那邊卻不敢前進,就如同眾狂人或群賊被不動明王用仙繩捆住,不然便是中了定身術。現(xiàn)八含笑遠遠看著。這時敵軍的大隊人馬已開始混亂,不少人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現(xiàn)八遠見此光景,身在馬鞍之上,腳蹬馬鐙,站起身來高聲喊道:“敵軍,你們怎么不往前沖啊……”成氏和憲房聽了怒不可遏,一同揮動令旗,高喊:“沖??!沖?。 闭f時遲那時快,從左右的小竹林和稻草垛后,犬飼手下的士兵,二三十桿火槍同時開火,把敵軍七八輛戰(zhàn)車的人和馬,都打得人仰馬翻無一幸免,其他戰(zhàn)車上無恙的士兵也都嚇得一同驚叫起來。在驚叫聲中帆大夫不覺蹬空了馬鐙,從馬上“咕咚”一聲跌了下來,士兵們嚇得如同驚弓之鳥四下逃散……卻說四萬敵軍棄車丟戈,逃得無影無蹤。犬飼現(xiàn)八便召喚埋伏的士兵,于是那三十名精兵手持火槍,從竹林中走了出來,都嚷著說“:真是好造化!”……他吩咐完畢,從容走到前面岸邊,三十名士兵領命共同協(xié)力,把長阪橋拆毀,將橋板扔到河里沖走,連橋柱都拔得干干凈凈。
通過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這兩個章節(jié)的內容很顯然是一個模子里出來的,《八犬傳》中的犬飼現(xiàn)八就是《三國演義》中張飛的翻版。甚至兩部作品中的兩座橋的名字:長坂橋、長阪橋,都幾乎是一樣的。在兩部作品中,主人公都是單槍匹馬立于橋頭嚇退了追擊的大軍,用大嗓門向追兵喊話叫陣,都把敵方的一名武將或是大夫嚇得跌下馬來。在計退敵軍后又都連忙命令士兵斷橋用以拖延追兵。唯一不同之處在于,張飛事先讓士兵用馬匹拖拽著樹枝揚起塵土來假作兵眾嚇退了曹軍,而犬飼現(xiàn)八則是安排了少數(shù)的火槍精兵躲在竹林和草垛之后,等敵人過來時集中兵力打擊了敵軍的先頭戰(zhàn)車,造成了對方的混亂而使敵人退卻。
3《.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VS《八犬傳》第一百六十一回
《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卻說魯肅私自撥輕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盡皆齊備,候孔明調用……當夜五更時候,船已近曹操水寨??酌鹘贪汛活^西尾東,一帶擺開,就船上擂鼓吶喊……卻說曹寨中,聽得擂鼓吶喊,毛、于禁二人慌忙飛報曹操。操傳令曰:“重霧迷江,彼軍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輕動??蓳芩姽笫謥y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內喚張遼、徐晃各帶弓弩軍三千,火速到江邊速射。比及號令到來,毛、于禁怕南軍搶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頃,旱寨內弓弩手亦到,約一萬余人,盡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發(fā)??酌鹘贪汛趸?,頭東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吶喊。待至日高霧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兩邊束草上,排滿箭枝??酌髁罡鞔宪娛魁R聲叫曰:“謝丞相箭!”
《八犬傳》第一百六十一回卻說犬川莊助和犬田小文吾,這一天突然命令士卒扎一千個草人,這草人要外堅內空,以便外邊接受敵箭,里邊接納敵人的槍彈。黃昏時都扎制完畢,便給它們穿上黑衣,分裝在四五十只船上。士兵藏在草人的背后。這隊戰(zhàn)船的頭領是登桐山八郎良干、滿呂復五郎重時,并有滿呂再太郎信重合安西就介景重等跟隨。每只船上士兵和船夫不過二十名。這一天是十二月初三,在咫尺莫辨的深夜,向妙見島和西河灘的敵寨劃去。當靠近敵寨時,各船同時鼓聲齊鳴,喊殺之聲大作,并從草人后面放槍放箭,做突然進攻之勢。駐守兩座營寨的敵人頭領猿島郡司將衡、小越小權太表練、彥別夜叉吾數(shù)世等,與士兵都十分驚慌,不知敵人多寡,只怕營寨被攻破,便敲起了進攻的戰(zhàn)鼓,爭相放槍和射箭,矢彈猶如雨點兒和冰雹一般,敵人也不退縮,相持達兩個時辰,當天快亮時,良干和重時才下令緩慢返航,將在那里的情況稟報莊助和小文吾。次日清晨從草人身上取下二三萬枝箭;又從草人拆開從里邊取出槍彈二三斗。眾人無不贊他們不勞而得。
《八犬傳》第一百六十一回中犬川莊助和犬田小文吾的計謀很顯然是模仿了《三國演義》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都是用稻草人扎堆在小船上,為了得到武器都是乘著能見度低下的條件裝出攻擊敵方的樣子,敵軍則出于謹慎用弓箭加以回擊。當然,曲亭馬琴為了顯示和《三國演義》的不同,他故事中的稻草人除了受箭外,還受了很多的槍彈。而且作為出謀劃策的犬川莊助和犬田小文吾也沒有像孔明一樣親自前去,只是派了下屬去實施自己的計策罷了。
4《.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VS《八犬傳》第一百六十八回
《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約十余合,云不敢戀戰(zhàn),奪路而走。背后張趕來,云加鞭而行,不想一聲,連馬和人,顛入土坑之內。張挺槍來刺,忽然一道紅光,從土坑中滾起,那匹馬平空一躍,跳出坑外。
《八犬傳》第一百六十八回再說犬江親兵衛(wèi)追趕被他戰(zhàn)敗的長尾景春的頭領原后平二景澄和荻野五九郎泰儀,因為緊追不舍,無意中來到葛西的底不知野,這里是一片茫茫曠野,枯草很深,本來無路,然而逃者急不擇路,追者騎著青海波,對荊棘叢生的野草毫不在乎,馬跑得很快,眼看追上了跑在前面的景澄,親兵衛(wèi)正想用槍從背后刺他,說也奇怪,草叢中有個大坑,馬蹄騰空,親兵衛(wèi)連人帶馬陷了進去。景澄一看得救,便回馬持槍想刺死親兵衛(wèi)……“……我是犬冢信乃。你的兩個敵人已被我刺死。你抓住我的槍柄趕快上來吧!”他連呼三聲,然后將槍伸到坑里去。這是說也奇怪,從坑中升起一團白氣,飄飄如煙,沖上天空。與此同時忽然聽到轟隆隆的風雷聲,然后驟然一陣狂風,把犬江親兵衛(wèi)連人帶馬抬上坑來,安然無恙。
比較兩部作品章節(jié),可以發(fā)現(xiàn)兩個章節(jié)的內容是同一個版本,即“趙子龍單騎救主”的故事,兩個章節(jié)中都采用了神話的敘述方式,主人公連人帶馬落入坑中,而敵人都試圖用槍來刺殺主人公,最終主人公都借助神力騰空而起,只不過《三國演義》中駕著紅光而起的是抱著小主公阿斗的趙云,而《八犬傳》則隨著一團白氣騰空而起,而且只有犬江親兵衛(wèi)一人。
通過以上節(jié)選內容的梳理和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八犬傳》的創(chuàng)作中借鑒參考了大量的《三國演義》戰(zhàn)爭場景的描寫,《八犬傳》第二回是模仿了《三國演義》中的“鳳雛殞命落鳳坡”的故事;《八犬傳》一百六十五回是參考了“張翼德大鬧長坂橋”的故事;《八犬傳》一百六十一回則穿插進了“草船借箭”的典故;而《八犬傳》第一百六十八回則是引用了“趙子龍單騎救主”的故事情節(jié)。
曲亭馬琴在《八犬傳》的創(chuàng)作中大量引用《三國演義》中的著名畫面,這當然和作者本人熟讀《三國演義》、精通三國故事有一定的關系。再加上《八犬傳》本身就是基于稗史描寫的小說,又是發(fā)生在日本的戰(zhàn)國時代,這和東漢末年開始群雄逐鹿、三國鼎立的戰(zhàn)爭時代背景也是很類似的。在創(chuàng)作中引入《三國演義》中的一些有名的戰(zhàn)爭畫面能極大地豐富創(chuàng)作內容,使得小說的刻畫和描寫顯得有血有肉,情節(jié)波瀾起伏,氣勢磅礴。因此,《三國演義》的一些有名的戰(zhàn)爭場景被作者移植到《八犬傳》中也就顯得再自然不過了。
通過《八犬傳》對《三國演義》戰(zhàn)爭場景描寫的大量引用可以看出,《三國演義》不僅對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對日本文學的創(chuàng)作發(fā)展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同時,基于《八犬傳》在日本小說史上的至高的地位和影響力,《八犬傳》小說也從客觀上對《三國演義》在日本的傳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把三國題材的一些故事以日本人樂于接受的方式傳播到了東瀛,擴大了《三國演義》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1]羅貫中.三國演義[M].長沙:岳麓書社,1987.
[2]曲亭馬琴.南總里見八犬傳[M].李樹果譯.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
[3]韓小龍.《八犬傳》的稗史體例與其稗史七原則[J].歷史教學問題,2002(2).
[4]論《八犬傳》對《三國演義》的借鑒和模仿——以犬江親兵衛(wèi)和關羽的對比為中心[J].名作欣賞,2013(11).
作者:吳蓉斌,經(jīng)營學碩士,浙江財經(jīng)大學東方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日語語言文學。
編輯:張晴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