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英
預習是學生自己摸索、自己動腦、自己理解的過程,是對學習內容的整體感知,也是一個自學的過程,學生預習的成效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課堂效率??梢赃@樣說,預習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要掌握好教師所教的知識,就必須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有些學生,教師在講臺上講得繪聲繪色,生動感人,他們在臺下卻不知所云。這些學生因為沒有做好課前的預習,因此,聽課效果極差。相反,有些學生課前預習做得好,在課堂上就能質疑問難,大膽發(fā)言,積極參與。這樣,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聽課效果就能達到最佳狀態(tài)。由此可見,科學而合理的預習是學生整個學習活動中一個重要而關鍵的環(huán)節(jié)。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現(xiàn)在多數(shù)學生的預習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有的是因教師的預習作業(yè)操作性不強,導致預習活動形同虛設;有的是因預習的方式過于陳舊,早已不能跟上孩子個性成長和課程改革的步伐,致使不少學生或應付了事或逃避不做,即使做了很多也只停留于形式;還有的則是因為教師缺乏對學生預習方法有效指導或者缺乏及時的、積極的評價激勵,影響了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的預習處于一種低效甚至是無效狀態(tài)。
那么,我們應怎樣幫助學生自覺、科學、合理地進行預習(特別是課前預習),以保證學生預習的有效性及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呢?
一、注重激發(fā)學生課前預習的興趣
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首先需要我們在思想上真正重視這項活動的開展,努力幫助學生樹立預習意識,讓他們充分認識到預習絕不是可有可無的,自己在學業(yè)上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前的預習及課后的復習。因此,我們要多渠道全方位來對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意義的宣傳,使他們在潛意識里感受到預習的重要。比如:可以通過板報宣傳、短片播放、講述身邊優(yōu)秀學生在預習方面真實感人的故事、請優(yōu)秀學生進行經驗介紹以及對抗的形式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預習的重要性,另外,也可借助一定的特色活動或者家長的力量,來激發(fā)學生課前預習的興趣。
自從孩子們升入二年級后,考慮到識字量加大、課文內容的增多,如果一味靠課內自己的講讀很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新學期伊始,我首先組織班上的學生在早自習開展了“領讀頂呱呱”對抗賽,每天請孩子們走上講臺領著大家拼讀當天要學習的生字詞,領著大家預習當天要講的課文,每月我們會對領讀出色學生頒發(fā)“魅力領讀明星卡”,以此來激勵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激發(fā)他們預習的興趣。一段時間過后,課前預習的風氣在班集體內迅速形成。由此,我深刻感受到:要指導學生有效進行課前預習離不開我們教師的積極引導,只有孩子“心”動了,才會有所行動。
二、注重有針對性、有層次地布置課前預習任務
為了幫助學生真正學會預習,在激發(fā)興趣的基礎上我們還要特別注重課前預習任務的布置,而且布置任務時一定要具體、明確且有層次性,千萬不可過于籠統(tǒng)過于單一,以避免學生的課前預習活動流于形式。為此,特別提醒大家在布置課前預習任務前一定要做到:
1.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后在布置課前預習,否則針對性不強,效果也自然會有所影響,因此,需要我們認真鉆研新課標和教材,根據(jù)自己所教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的學習能力對課前預習內容進行設計。
2.進行課前預習任務的設計時,教師要敢于向學生的智力挑戰(zhàn),要根據(jù)不同學生學力情況,分層次布置不同的預習目標,并且把預習這個任務在每教完了一節(jié)新課后就布置下去,真正成為學生的課后作業(yè)的一部分,簡單來說,就是一定要有層次性。
3.要號召學生每人準備一個“預習本”,每次把預習的結果及時地記錄在預習本上,以便他們更好地記錄自己的預習過程,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三、注重對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方法的指導
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最重要的是方法上的指導。雖然說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已經或多或少懂得或者掌握了一點學習方法和經驗,但是他們由于缺乏具體、系統(tǒng)指導,再加上因學習內容與要求的大幅度的提高也會常常不適應,因此,只憑他們自己之力直接去預習,自己尋找預習方法,靠自己的力量去提高閱讀能力,會使他們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會產生學習畏難情緒。為此,我覺得要做好這一工作的關鍵就是要教給學生良好的預習方法。
說到預習方法的指導,下面我重點結合自己所任年級也就是二年級學生預習方法的指導來談一談。本學期我根據(jù)新課標的精神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嘗試摸索出一種簡易實用的“五步預習法”,效果非常不錯,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所謂“五步預習法”:“一圈字寶寶,二標小節(jié)號,三來讀熟文,四把好詞找,五打小問號?!本唧w來講,我在組織本班學生開展預習活動室先從讀準字音,認好生字詞開始的,并把這一點作為良好預習的開端。因為考慮到學生要實現(xiàn)良好的預習只有最先掃清了字詞的障礙,才能進行后續(xù)的預習活動。之后則是讓學生“標小節(jié)號”意在指導學生在正式開始預習一篇課文前,最先對文章就有一種比較感性的認識。這種認識對于今后的讀寫會有較好的影響,使學生知道自己今后作文也可以這樣安排段落。而在掃清字詞障礙、標注小節(jié)號后,我則鼓勵孩子預習全文,通過反復朗讀,對文章真正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在此基礎上再鼓勵學生把好詞找,就是想借此讓孩子養(yǎng)成在預習過程中留痕,滲透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思想。而“五打小問號”,則是想促使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注重思考,對不明白的地方隨手用“?”標記出來,這樣便于他們讀完課文后對疑難問題或查字典,或問同學、老師,或交流討論解決。長此以往,有利于他們真正養(yǎng)成“一邊讀一邊思”的良好預習習慣。當然,對于不同體裁的文章,教師的指導方法也不盡相同,需要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不斷進行探索,努力找到更多更為有效的預習方法,以此來避免學生課前預習與課堂教學的脫鉤,真正讓預習走進孩子的學習生活,成為他們的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注重指導學生合理安排課前預習的時間endprint
除了要做好上述幾項工作外,要指導孩子們進行科學有效的預習活動,我們還要特別注重指導學生合理安排預習時間,這也是提高他們有效預習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我這學期帶的是二年級,孩子還處于學習的起步階段,在日常工作中,考慮到他們學習任務不太重,可獨立支配時間比較寬裕,因此,我指導他們將預習時間分為兩段,第一段是晚上專門抽出半小時由家長監(jiān)督指導他們在家里認真預習,另外,每天早上20分鐘的晨讀時間則由我指導他們再次進行預習,以此來促使他們充分利用這些時段一遍遍進行初讀、深讀,整體感知,嘗試對新課文進行質疑,并鼓勵他們借用工具書等來自行解決問題。這樣的時間安排,能較好地緩解和解決了他們的學習壓力和厭學的情緒,使他們從心理上產生了主動的愉悅心理,從而主動地去預習。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學生所處學段及學習任務輕重的不同,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預習時,時間安排上也要有所調整,還要注意在實施的過程中一定要緊密結合本班實際,結合每位學生的實際來進行,力求把此項工作做細做實,給孩子充分感悟充分體驗的時間和空間,千萬不可走過場,要真正發(fā)揮課前預習在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實效。
五、注重學生課前預習內容的選擇及調整
對學生而言,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需要進行課前預習的。有時一些不必要的預習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實踐探索的興趣或者束縛學生思考的空間,不利于他們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而且在預習過程中,有的學生也可能會因為一些不當?shù)念A習對某些知識點產生錯誤的認識,因此,會因為“先入為主”對其進一步的學習產生一些不必要的影響。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預習時要注意預習內容的選擇、難易的調控,尤其是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盡量采取先扶后放,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措施,以此來逐步提高學生預習的能力。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預習方面有彈性要求,每次布置的預習任務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分為必選和自選項,這樣既照顧到優(yōu)秀生的發(fā)展,又使中下層學生不至于遇難而退。不同學段的學生因學習能力不同,教師在指導時要特別注意預習內容難度的提升、預習量的調整等。
六、注重對學生課前預習效果進行檢查與評價
要想讓學生的課前預習活動真正有效,并且能持之以恒開展下去,還要特別注重對學生預習效果的檢測和評價。人其實都有惰性,尤其是成長中的學生,他們的自覺性、自我約束力都不夠強,如果不及時檢測,我們就很難把握他們預習的程度。這樣久了,自然會造成預習好的學生因缺乏檢測,得不到教師的認可,而失去預習熱情,而缺乏主動預習的學生情況則會更糟,久而久之,預習就會因此流于形式。所以,定時定期進行檢查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檢測一定要緊密結合預習要求、預習內容來逐一落實,而且要提前精心進行設計。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工作談一下自己的一些具體做法:
剛開始組織學生進行預習時,我總是利用早讀課的時間,親自監(jiān)督檢查,對于完成好的同學大加贊揚,對于一些完成不到位的學生耐心再指導,而對于未完成的學生則會了解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或批評。一段時間下來,學生已學會預習,預習習慣基本養(yǎng)成。此時,我則通過提問,學生討論答疑,再針對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思而不解或解之有誤的問題給予點撥,為學生掃除障礙、指引途徑。并發(fā)揮小組的力量,課堂上讓他們合作檢查預習情況,互查互助。同時注重對學生預習的行為予以積極的評價,尤其善于抓住他們的閃光點,為他們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真正通過預習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更有所問,使他們滿懷信心地、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在質疑環(huán)節(jié),如果有學生提出了很有價值的問題,老師會追問:“你提的問題真有價值,是怎么想到的?”學生答:“我是在預習時認真動了腦筋,做了記號?!薄澳阏鏁A習,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如果能自己解答出來,那你會更聰明。”學生如實的回答加上老師及時的表揚引導,這種榜樣的力量,大大激發(fā)了他們預習的愿望,會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他們在以后的日子里更積極主動地去預習。
要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學生課前預習興趣的激發(fā);注重挖掘教材的新意與深度,提出有創(chuàng)意的、有思想價值的、能引起學生預習興趣的思考預習題,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注重制訂出適合班級學生的相應的檢查、落實這些思考預習題的方法;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在課堂上要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要給學生時間,讓他們積極參與討論,鼓勵他們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幫助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展示自己的良好學習的氛圍。這樣不僅能促使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還能使學生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以此來促使學生把這項活動真正積極有效地開展下去。
(作者單位:河北唐山市開平區(qū)鄭莊子鎮(zhèn)安各莊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