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雪晴,陳雪璐,楊鴿,劉晨英
摘 要:以往國內外的研究從認知、情緒、行為以及人際關系四個方面對低自尊個體和高自尊個體之間心理特征差異進行探討。本研究以積極、中性和消極視頻為實驗材料,采用語句完成投射測驗,探討低自尊大學生不同情緒啟動下的投射效應。本實驗證實不同情緒啟動對被試的投射效應產生極顯著影響。
關鍵詞:低自尊;情緒啟動;投射效應
中圖分類號:B8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12-0088-02
前言
自尊(self-esteem)通常指人們感受或評價自己的內在心理活動,是構成自我的核心成分之一,能對個體的認知、情感、行為等人格特征產生影響。自尊感是個體對自我形象的主觀感覺,可以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心理研究發(fā)現(xiàn)低自尊與抑郁、焦慮、飲食障礙、物質使用以及人際問題等臨床心理現(xiàn)象相聯(lián)系。
關于自尊與情緒的研究,國內外都有相應的研究。Smith等研究發(fā)現(xiàn):當一個消極的情緒狀態(tài)被誘導時,低自尊者顯示與該情緒相一致的回憶,而高自尊者則不會。李娜等人在研究初中生情緒對自尊與攻擊性的中介作用時,發(fā)現(xiàn)自尊與正性情緒有顯著正相關,與負性情緒有顯著負相關[1]。電生理學數(shù)據(jù)也表明情緒性的信息,無論是負性的還是正性的,都能引起低自尊個體的更多的注意,這表明低自尊個體更容易受到情緒性信息的影響[2]。
研究發(fā)現(xiàn)低自尊者可能具有消極的認知圖式。Daly等考察了不同自尊水平與不合理信念之間的關系,并在一個大學生樣本中發(fā)現(xiàn)自尊水平與不合理信念之間有明顯的負相關[3]。Murray等考察了在面對困難時,接納的需要是怎樣驅使不同自尊水平的個體保護他們關系的能力,結果發(fā)現(xiàn):是低自尊者而非高自尊者閱讀了太多的困難,并把這些困難看作是他們伙伴的友愛和允諾也許正在衰減的信號于是低自尊者貶損其伙伴并降低親密度[4]。
低自尊大學生是被全國各界人士所關注的一個群體。低自尊者對自我概念的理解與定位不夠清晰,不能很好處理挫折和壓力,人際關系敏感,易引發(fā)相關心理健康問題。低自尊大學生群體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易受自身經(jīng)驗的影響,對交往對象產生消極的不合理的期待,容易將自身想法投射到對方身上。在某些情況下波動的情緒促使這一現(xiàn)象的產生,對低自尊大學生的人際關系產生不良影響。本研究旨在探討在不同情緒對低自尊大學生人際方面的投射效應的影響。
一、方法
(一)被試
西安各高校在校本科生60名,最后有效被試45名。其中男生18名,女生27名。
(二)工具
自尊:采用Rosenberg編制的自尊量表(SES)。該量表由10個項目組成,評定使用四級評分標準,分別給1—4分的得分。得分越高,表明自尊水平越高,該量表的重測系數(shù)為0.82。
情緒啟動:選取三段視頻材料分別作為積極情緒啟動材料、中性情緒啟動材料和消極情緒啟動材料,經(jīng)預實驗評定三段材料均能有效地啟動相應的情緒。
投射測驗:采用語句完成測試,譯自《The use of a sentence completion test for the diagnosis of personality》,共100道題。研究中要求被試“以第一印象盡快完成每個句子”,以提高每個項目的效度。實驗最終采用范式中的三十道題,以五分制計分。在已報告的測試中,α系數(shù)為0.68~0.74。
(三)試驗程序
按SES得分選取有效低自尊被試45名,運用隨機分組法平均分成A、B、C三組。
實驗采用小團體施測,被試分開坐在插有耳機的計算機前,主試對實驗程序進行簡單說明。首先,被試先聽五分鐘的舒緩音樂以平復心情。隨后A組觀看消極情緒啟動材料,B組觀看中性情緒啟動材料,C組觀看積極情緒啟動材料。五分鐘后視頻結束,主試要求被試立刻完成語句完成測驗題目。
采用SPSS10.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二、結果
對低自尊大學生不同情緒啟動狀態(tài)下投射成績進行方差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三種情緒啟動下,被試的投射成績存在極顯著差異(F=836.727,Sig.= 0.000),表明了不同情緒啟動對被試的投射效應產生極顯著影響。
對低自尊大學生不同情緒啟動狀態(tài)下投射成績進行LSD檢驗結果發(fā)現(xiàn), 消極情緒啟動組(A)和中性情緒啟動組(B)(均值差異為-30.615,Sig.為0.000)、消極情緒啟動組(A)和中性情緒啟動組(B)(均值差異為-42.282,Sig.為0.000)、中性情緒啟動組(B)和中性情緒啟動組(B)(均值差異為-11.667,Sig.為0.000)均存在顯著差異。即積極情緒啟動下投射成績>中性情緒啟動下投射成績>消極情緒啟動下投射成績。
三、討論
低自尊群體易受情緒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高自尊更多與快樂和幸福相關;低自尊則與負性情感體驗和心理健康問題相關(Baumerister,2003)。社會計量器理論認為,個體的自尊水平的差異主要源于自身所感受到的社會地位和歸屬感差異決定的。自尊感高的個體相信他們是普遍被別人所接納的,并相信其他人會重視與個體之間的關系;而自尊感低的個體則往往假定自己不被他人所接受,認為他人就算不貶低自己,也不會重視他們之間的關系[5]。
Kernis等曾通過實驗研究了高低自尊個體對消極反饋的歸因差異,發(fā)現(xiàn):低自尊者與高自尊者相比,更容易將消極反饋泛化到他們的其他特性方面[6]。而在研究低自尊者的人際特征時,Jacobs等發(fā)現(xiàn):低自尊個體不常接納愛,并認為認可充滿愛的建議是最困難的。
研究選取低自尊大學生作為被試群體,證實不同情緒啟動對被試的投射效應產生極顯著影響。那么后期研究可以嘗試用相關情緒療法改善低自尊者敏感的人際關系,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低自尊大學生的情緒變化,以降低或消除消極情緒給個體帶來的不良影響。但是研究還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出于取樣方便原則,本實驗的被試都是西安高校在校大學生,是否可以遷移到其他人群,仍待研究。然后,研究人際關系方面的投射效應是內隱的過程,我們的實驗研究低自尊者不同情緒啟動狀態(tài)下的投射反應,再講內隱的東西具體化的過程中存在偏頗。此外,如何應用情緒來改善低自尊大學生的人際關系,需要學校開展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及進一步的研究。
四、結論
本實驗證實不同情緒啟動對被試的投射效應產生極顯著影響,積極情緒啟動下投射成績>中性情緒啟動下投射成績>消極情緒啟動下投射成績。低自尊大學生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個群體,而解決低自尊大學生人際關系問題也日益被人們所關注。在高校針對低自尊大學生開展心理輔導時,可通過情緒控制等相關訓練來提升個體的整體自尊水平,緩解低自尊個體相應的心理健康問題,以促進個體更好地適應社會,達到個體的自我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李娜,姜永志,張海鐘.初中生情緒對自尊與攻擊性的中介作用[J].健康研究,2011.
[2]楊娟,李海江,張慶林.自尊對情緒面孔注意偏向的影響[J].心理科學,2012,35(4):793—798.
[3]Daly M J, et al. Self-esteem and irrational beliefs: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with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83, 30(3):361-366.
[4]Murray S L,et al. When rejection stings: How self-esteem constrains relationship-enhancement process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3(3): 556-573.
[5]Leary M R, Tambor E S, Terdal S K & Downs D L. Self-esteem in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Why is low self-esteem dysfunctional?[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5,68(3):518-530
[6]Kernis M H, et al. Self-esteem and reactions to failure: The mediating role of overgeneraliz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9, 57(4):707-714
[7]李海江.低自尊個體注意偏向的ERP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3(1):2-9.
[8]申自力.低自尊的心理學研究[J].臨床心理學,2007,6(15):634-636.
[9]李海江.低自尊個體對拒絕性信息的注意偏向[J].心理科學發(fā)展,2012,10(20):1604-1613.
[10]張林,李元元.自尊社會計量器理論的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9,17(4):85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