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津
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場所是課堂,課堂教學又是在教學活動中得以體現(xiàn)的,因此,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是順利達到教學目的的可靠保障。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會使學生學得比較機械,收效甚微。而任務型教學是教師設計合理的有可操作性的任務,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在平等、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中快樂地掌握知識,使得課堂成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樂園,彰顯英語課堂的精彩與魅力。
任務型教學在課堂運用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反思近幾年的英語教學,我發(fā)現(xiàn)在課堂中進行任務型教學法時,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希望和同行商榷一下。
1.課文難度不一,學生層次不一
教師經常在設計任務時,忽略了學生原有的知識積累和能力水平。有的設計任務顯得過于簡單,學生毫無興趣可言;有的設計任務偏難,讓學生無所適從,從而導致任務在教學中失敗,這是任務型教學中存在的關鍵問題,也是急于解決的問題。
2.少數表現(xiàn),多數觀看
經常不能從面向全體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所以設計的任務只是針對那些英語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完成任務時,只是一部分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在表現(xiàn),而其余的學生成為觀眾。
3.虛假任務,脫離實際
有時我們設計的任務有些虛假,脫離實際。例如,讓學生之間問答非常熟悉的同學姓名等,這些虛假的、脫離實際的任務型教學,對成績好的學生來說太簡單,成績差的學生又不會。
4.活潑有余,效果不佳
這是任務型教學中存在的首要問題。在英語課堂中經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教師設計的任務是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創(chuàng)建一種積極參與的學習氛圍,可是缺少了有效性實施,對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造成影響。
那么,怎樣做才能避免這些問題的重復出現(xiàn)呢?經過不斷地反思和教學方法的實踐,我想如以下這樣做也許會好一些。
一、以學生為主體,促使學生積極自信地投入其中
教學片段:Make a survey
教師制作表格,每個學生都有一張,讓學生來扮演一次“小記者”,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調查一下身邊同學(至少六位)的生日在幾月。
S1: When is your birthday?
S2: My birthday is in April.
S3: My birthday is in December.
S4-6: ...
[Birthdays \&調查
對象1 \&調查
對象2 \&調查
對象3\&調查
對象4\&調查
對象5 \&調查
對象6\&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 \&\&\&\&\&\&\&]
待同學完成調查后,對每組同學進行總結性提問:
How many students have their birthdays in January/February...?
小學英語課堂強調要面向每個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xiàn)和自我發(fā)展的空間。新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增強實踐能力。所以筆者以做“小記者”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通過采訪加強同學之間的互動,讓所有學生在任務活動中體驗成功。
二、以興趣為支點,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并努力完成任務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最大動力源。教師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措施,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閩教版三年級下冊Unit 4 Parts of the Body(1)Lesson 7一課時,對人體部位的單詞的學習,我設計了這樣的任務。
任務:我說你演
目的:訓練學生的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和表演能力,激發(fā)其興趣。
活動形式:全班活動。
操作過程:1.隨機選擇四位學生(每組一位)并排站在講臺前。2.教師在他們后面做一個動作,其他同學根據教師的動作發(fā)出口令。例如:Touch your head/ eyes... 3.發(fā)口令的同學觀察講臺前學生的反應,并根據反應敏捷性和動作逼真的程度等指標評出最佳表演獎若干名,發(fā)給其小獎品。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xiàn)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
三、以教材為依托,融合學習任務與生活經驗
任務型教學運用多樣的、新穎的和有創(chuàng)意的任務,激勵學生用語言做事,積極投入到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從教材上獲得的語言知識只有運用于生活,才能滿足他們語言、情感多方面發(fā)展的需求。但是教材中的內容畢竟有限,教師應以教材為依托,尋找教材與生活的結合點,將生活融入學習任務中,為學生學習語言補充更多貼近生活的資源和內容,讓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成為其體驗生活的過程。在教學閩教版四年級上冊Unit 4 Time Lesson 8關于作息時間內容時,我設計了一個小調查。調查表如下:
[Names \&get up\&go to school\&go home\&go to school\&A\&\&\&\&\&B\&\&\&\&\&C\&\&\&\&\&]
A survey
語言點:
1. When do you...?
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完成調查任務,匯報調查結果等形式,啟發(fā)他們的思維,鍛煉他們的口頭和筆頭交流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學生們在這種貼近他們生活的任務活動中學習語言,將語言學習融入學生的自身生活體驗中,運用所學語言與同學交流信息,交換意見,口語表達的技能、聽力的技能等都得到了發(fā)展,同時還與同學溝通了感情,學習了人際交往,因此有助于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四、以交際為目的,統(tǒng)一教學目標與任務目標
任務型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運用語言進行交際。在任務型課堂上,交際性的、以溝通獲得信息為要旨的學習活動更能優(yōu)化教學效果。教師應保證任務目標與教學目標相一致,以發(fā)揮英語作為交際工具的作用。如在教學Age and Phone Numbers這一課時,我在黑板上畫出喜羊羊的卡通形象:Hes our friend. He is seven years old .How old are you ?卡通畫馬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他們爭先恐后地告訴喜羊羊自己的年齡:Im nine years old . / Im ten. 接下來,又分別引出喜羊羊的電話號碼、QQ號等,學生也紛紛搶著介紹自己的QQ號、電話號碼等。最后呈現(xiàn)喜羊羊的個人資料:
Age:Seven
Telephone:5193567
QQ:212586887]
接著,我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制作自己的聯(lián)系信息卡片,與喜羊羊交朋友,并且介紹卡片上的信息。有的學生還在卡片上加上一些額外的信息,如手機號碼等。學生通過交換電話號碼、年齡問答等方式進行操練,既易學易用,又能加深學生對所學詞匯的印象。
任務型教學充分反映了語言交際教學思路和外語教學目標與功能的轉變,體現(xiàn)了外語教學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從注重語言本身轉變?yōu)樽⒅卣Z言習得。它的成功設計與實施一定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實踐價值。目前,我國的教育正在由知識型逐步向素質型轉化,特別是英語教學?!叭蝿招徒虒W法”則恰恰突出了“學以致用”這一特點,因此,我們一定要理解、掌握“任務型教學法”的真諦,設計真實、貼近生活的任務活動,以此來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結構,使學生在生動的任務活動中學習、運用英語語言,并促使學生在任務活動中團結合作,共同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