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江
親人,豆豆閉著眼睛就能想起很多,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他說,每天寫一個,說說親人的外貌、年齡、屬相、在哪兒工作、學(xué)習(xí),挺容易的,可以連續(xù)寫十多天,爸媽見了一定夸我愛作文。
可是,沒幾天豆豆就沒興趣了;別人看了他寫的親人,都說這些親人像雙胞胎,沒看頭。豆豆納悶了。
【輕輕告訴他】
寫親人,老寫親人的外貌、年齡、屬相,在哪兒工作、學(xué)習(xí)等基本情況,是機械的重復(fù),容易千篇一律,自己寫得乏味,別人看得糊涂。
其實,每個親人的性格、特點以及和親人之間的感情,就像每個人的外貌一樣,都是不同的。就是同一個親人,你也會有時覺得他(她)好,有時覺得他(她)“壞”。你肯定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穿上媽媽買的新衣時,你覺得媽媽特好;犯了錯被媽媽狠狠地教訓(xùn),當(dāng)時你覺得媽媽特“壞”。我沒說錯吧?也就是說,親人的好“壞”,都是你從親人所做的事里感受出來的。
我們寫親人,就是為了反映親人的特點,表達(dá)自己對親人的感情。所以,寫親人除了寫親人的基本情況外,還要寫親人的事例,這樣才能讓讀者產(chǎn)生和你一樣的感受。如,媽媽一回家就忙著搞衛(wèi)生,而且動作很快,一會兒就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凈凈,這事寫下來就反映了媽媽勤快的特點。
【豆豆明白了】
寫親人,就要先想親人所做的事,感受親人的特點和自己對他(她)的感情,然后再把事兒寫下來。
【請他讀一讀】
我的奶奶呀,只念過兩三年小學(xué),可是她對任何事情都非常認(rèn)真。有一次,我在房間里讀課外書, 奶奶一邊打毛衣一邊用心聽著。忽然,奶奶說:“‘草原的‘草,你讀錯了,應(yīng)該讀c€#3o,而不是ch€#3o?!蔽也环獾卣f:“奶奶,你弄錯了吧?”奶奶說:“我們來請教字典老師吧!”“好啊?!蔽艺f。我看著奶奶拿起字典,心里暗暗好笑,因為奶奶沒學(xué)過查字典,我等著奶奶出洋相!“查到了,是讀c€#3o的?!痹趺纯赡埽棠叹谷贿@么快找到了這個字?我不相信地看著奶奶?!澳憧?!”奶奶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笑著說,“那幾天你翻字典時,我就在旁邊看,慢慢就學(xué)會了?!卑。棠陶姘簦?/p>
【豆豆來發(fā)言】
這段話寫了奶奶用字典證實自己說的字音是對的事,讓人感受到奶奶做事認(rèn)真。用事例表現(xiàn)親人的特點,還真是個好方法,因為讀這樣的文章就像在看電影一樣,“奶奶”就在眼前,印象挺深的。
【老師提個醒】
寫親人會讓你更喜歡親人,更了解親人,更珍惜親人的關(guān)愛,使自己變得更懂事,使自己健康成長。小朋友,選一個你最喜歡的親人寫一段話。寫之前先回憶一件親人所做的事,如果事兒還有不明白的,你可以先問問親人,然后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