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湛權(quán),楊欣卉,劉文莉
(廣州市纖維產(chǎn)品檢測研究院,廣州 510220)
熱解吸-氣質(zhì)聯(lián)用法測定紡織品中有機揮發(fā)物的含量
周瑜,湛權(quán),楊欣卉,劉文莉
(廣州市纖維產(chǎn)品檢測研究院,廣州 510220)
采用熱解吸-氣質(zhì)聯(lián)用法測定紡織品中有機揮發(fā)物氯乙烯、1,3-丁二烯、甲苯、4-乙烯基環(huán)己烯、苯乙烯、4-苯基環(huán)己烯的含量。吹掃載氣 N2流量為 30 mL/min,100℃吹掃頂空腔 30 min,然后于 290℃解吸吸附管 10 min。色譜柱為 DB-624 柱,初始柱溫 35℃,保持 5 min,以 10℃/min 升至 240℃,保持10min。檢測上述6種有機物的線性范圍分別為21.13~426.26,21.12~422.49,4.22~211.00,4.10~204.85,2.10~209.70,4.43~221.30 μg/mL,線性相關系數(shù)均大于 0.99。3 個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為88.8%~110.2%,測定結(jié)果的相對標準偏差為1.95%~6.59%(n=4)。該方法重現(xiàn)性好,測量結(jié)果準確,可作為紡織品質(zhì)量控制的參考方法。
紡織品;有機揮發(fā)物;氣質(zhì)聯(lián)用法;熱解吸
紡織品中的有機揮發(fā)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紡織品印染加工中常用到各種有機溶劑,殘留的有機溶劑會在紡織品生命周期中不斷逸散,對環(huán)境和人體產(chǎn)生不良影響。Oeko-Tex100 標準對生態(tài)紡織品中有機揮發(fā)性的限量提出了嚴格要求[1]。我國制定的 GB/T 24281-2009方法,釆用固相微萃取法測定紡織品有機揮發(fā)物的含量[2]。固相微萃取技術集萃取富集于一體,但樣品前處理復雜,檢測周期長,重復性差。
熱解吸技術是 20 世紀 90 年代初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分析測試樣品處理技術,具有固體直接進樣,無需任何前處理過程等優(yōu)點[3],目前已在環(huán)境分析的各個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3-5]。筆者利用熱解吸 - 氣質(zhì)聯(lián)用技術,建立一種測定紡織品中有機揮發(fā)物的快速、準確、靈敏的分析方法。
1.1 主要儀器與試劑
氣相色譜儀:7890A-5975C 型,配有質(zhì)量選擇檢測器(MSD),美國 Agilent儀器公司;
頂空 - 熱解吸聯(lián)用儀:CDS 8400-CDS 8000 型,美國CDS公司;
氯乙烯標準氣體:純度為 99.9%,肇慶市高能達化工有限公司;
甲苯、4-乙烯基環(huán)己烯、苯乙烯、4-苯基環(huán)己烯純度均為 99.5%,德國 Dr. Ehrenstorfer公司;1,3-丁二烯:純度不低于 99.5%,北京靈威科技有限公司。
甲醇、丙酮:分析純。
1.2 標準溶液配制
用甲醇溶液分別配制 4000 μg/mL 的氯乙烯、1,3- 丁二烯標準儲備液,1000 μg/mL 的甲苯、4-乙烯基環(huán)己烯和 4-苯基環(huán)己烯標準儲備液;用丙酮溶液配制濃度為 1000 μg/mL 的苯乙烯標準儲備液,儲存于 4℃冰箱中。使用時取適量體積的各標準儲備液置于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釋成所需濃度的混合標準工作溶液,現(xiàn)用現(xiàn)配。
1.3 儀器工作條件
1.3.1 頂空 - 熱解吸條件
頂空腔溫度:100℃;吹掃流量:30 mL/min ;吹掃時間:30 min ;解吸溫度:290℃;解吸時間:10 min ;閥箱溫度:200℃;容器傳輸管線溫度:200℃;GC 傳輸線溫度:250℃;除濕阱測試溫度:30℃;除濕阱烘培溫度:200℃;頂空腔烘烤溫度:200℃,吸附阱烘培溫度:300℃。
1.3.2 GC/MS 儀器條件
毛細管色譜柱:DB-624 柱(60 m×0.32 mm,1.8 μm);進樣口溫度:250℃;分流比:10∶1 ;柱溫:35℃,保持 5 min,以 10℃/min 升至 240℃,保持 10 min ;色譜 - 質(zhì)譜接口溫度:250℃;掃描方式:氯乙烯和 1,3-丁二烯為選擇離子掃描方式,其它4種有機化合物為全掃描方式;質(zhì)譜掃描范圍:35~350 u ;載氣:高純氦;柱流量:1.5 mL/min。
1.4 實驗方法
1.4.1 空白試樣準備
根據(jù)頂空腔的形狀和大小,確定樣品的取樣大小為 10 cm×3 cm。從與待測樣品基體成分相似的其它紡織品上(如貼襯)剪取數(shù)塊 10 cm×3 cm 的試樣,置于甲醇溶劑中,超聲萃取 30 min,于空氣中晾干后,再于 120℃烘箱中干燥 2 h,冷卻至室溫待用。使用前需測定空白試樣,確定其分析色譜圖中無目標物存在。
1.4.2 試樣制備
從樣品上剪取尺寸為 10 cm×3 cm 的試樣,制樣時應避免油脂或環(huán)境有機物可能導致的試樣污染。
1.4.3 標準曲線繪制
移取適量各有機揮發(fā)物標準溶液,用甲醇稀釋并進行混和,制備6種不同質(zhì)量濃度點的系列混合標準工作溶液。氯乙烯、1,3-丁二烯、甲苯、4-乙烯基環(huán)己烯、苯乙烯和 4-苯基環(huán)己烯質(zhì)量濃度范圍分別為8.53~426.26,8.45~422.49,4.22~211.00,4.10~204.85,2.10~209.70,4.43~221.30 μg/mL。
待頂空腔溫度升至 100℃,將制備好的空白試樣放在頂空腔樣品支架上,擰緊頂空蓋。用 10 μL微量進樣針移取 5 μL 混合標準工作溶液,迅速從頂空腔蓋進樣口注入內(nèi)部。按 1.3 的儀器條件進行分析,并繪制標準工作曲線。
1.4.4 樣品測定
待頂空腔溫度升至 100℃后,將試樣放在樣品支架上,擰緊頂空蓋,按 1.3 儀器條件進行分析。樣品測定前應進行儀器空白試驗。
2.1 儀器條件選擇
2.1.1 柱箱溫度
色譜柱溫度的選擇既要保證待測物完全分離,又要保證所有組分能流出色譜柱。由于氯乙烯和1,3-丁二烯極易揮發(fā),本實驗選擇較低的色譜柱初始溫度,當色譜柱初始溫度為 35℃時,氯乙烯和 1,3-丁二烯能較好地分離;進一步降低色譜柱的初始溫度,氯乙烯和 1,3-丁二烯的分離度影響不大,因此實驗選擇色譜柱初始溫度為 35℃。
2.1.2 質(zhì)譜掃描方式
當質(zhì)譜釆用全掃描方式時,與其它有機揮發(fā)化合物相比,氯乙烯和 1,3-丁二烯的檢出限偏高,為mg 數(shù)量級。這是因為氯乙烯和 1,3-丁二烯極易揮發(fā),吸附柱對它們的吸附能力較弱。為了提高分析靈敏度,實驗釆用選擇離子掃描方式檢測氯乙烯和1,3-丁二烯,選擇離子參數(shù)見表1。其它 4 種有機化合物選擇全掃描方式,掃描范圍為 35~350 u。
表1 氯乙烯和 1,3-丁二烯的定量、定性離子
2.2 工作曲線方程與檢測限
在 1.3 儀器工作條件下,對 1.4.3 中的系列混合標準工作溶液進行測定。以有機揮發(fā)物的峰面積(Y)為縱坐標,進樣濃度 (X)為橫坐標繪制標準工作曲線,得回歸方程、線性相關系數(shù)見表2。由表2 可知,6種有機揮發(fā)物在一定的質(zhì)量濃度范圍內(nèi)具有良好的線性,相關系數(shù) (r2) 均大于 0.99。
表2 回歸方程、線性范圍和相關系數(shù)
在選擇的儀器工作條件下,注入不同濃度的標準溶液,測定各有機物的峰面積。以3倍信噪比計算檢出限,以 10 倍信噪比計算定量限。得 6 種有機揮發(fā)物的檢出限與定量限見表3。
表3 有機揮發(fā)物的檢出限及定量限
與 GB/T 24281-2009 固相微萃取方法的定量限相比,該方法測定有機揮發(fā)物的定量限明顯降低,大大提高了檢測靈敏度。
2.3 回收率和精密度試驗
以經(jīng)過測定不含被測有機揮發(fā)物的紡織品為基質(zhì),添加 3 種不同濃度的標準溶液,按 1.4.3 步驟分析,每個添加水平進行 4 次重復試驗,回收率試驗結(jié)果見表4。6種有機化合物在添加濃度范圍內(nèi)的平均回收率為 88.8%~110.2%,測定結(jié)果的相對標準偏差為 1.95%~6.59%。
釆用頂空-熱解吸-氣質(zhì)聯(lián)用技術測定紡織品中有機揮發(fā)物,方法具有簡便快捷、檢出限低、準確度高、重現(xiàn)性好的特點,為紡織品中有機揮發(fā)物的測定提供了一種可靠高效的方法。
表4 回收率和精密度試驗結(jié)果 (n=4)
[1] OEKO-TEX Standard 100 (2014)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for Research and Testing in the Field of Textile Ecology[S].
[2] GB/T 24281-2009 紡織品有機揮發(fā)物的測定 氣相色譜 - 質(zhì)譜法[S].
[3] 趙瑜,楊華武,鐘科軍,等 .用熱解吸處理樣品 - 氣相色譜與質(zhì)譜聯(lián)用法建立煙用香精指紋圖譜及其在煙用香精質(zhì)量控制中的應用[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10,46(2): 117-119.
[4] 程偉娜,郭景琦,黃映鳳,等 .熱解吸 - 氣相色譜 - 質(zhì)譜法測定煙草中的低沸點組分[J].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2009,36(2): 186-190.
[5] 李德文,何興元,史奕 .熱解吸 - 氣相色譜法測定植物源揮發(fā)性有機物[J].分析化學研究簡報,2008,36(12): 1690-1694.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Textiles by Thermal Desorption-GC-MS
Zhou Yu, Zhan Quan, Yang Xinhui, Liu Wenli
(Guangzhou Fibre Product Test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zhou 510220, China )
A method based on thermal desorp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textiles such as vinyl chloride, 1,3-butadiene, toluene, 4-vinyl-cyclohexene, styrene and 4-phenyl-1-cyclohexene. N2purged headspace chamber at 100℃ for 30 min at the fl ow rate of 30 mL/min, and then thermally desorbed adsorbent tube at 290℃ for 10 min. Chromatography was carried out on a DB-624 column. An initial oven temperature of 35 ℃ was maintained for 5 min, and then increased to 240 ℃ at 10 ℃ /min for 10 min. The linear range of the six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were 21.13-426.26, 21.12-422.49, 4.22-211.00, 4.10-204.85, 2.10-209.70, 4.43-221.30 μ g/mL, respectively, and th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 fi cients were more than 0.99. The average recoveries of target compounds (spiked at three concentration levels) were in the range of 88.8%-110.2% with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1.95%-6.59%(n=4).This method is reproducible, accurate, and it can be used for quality control method of textiles.
textil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GC-MS; thermal desorption
O657.7
A
1008-6145(2014)05-0081-03
聯(lián)系人:周瑜;E-mail:xiaoqiao_1984@163.com
2014-07-08
10.3969/j.issn.1008-6145.2014.0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