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韓、德國、英國記者 藍雅歌 王剛 青木 孫微 ●本報記者 王亞斌 ● 甄翔 伊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俯瞰地球儀外交”25日再次粉墨登場,此次的表演地是拉美5國。拉美以往在日本的外交格局中不算重點,安倍為何此刻急于“進行戰(zhàn)略補漏”?“資源外交”、“為入常拉選票”和“牽制中國”是外界普遍猜測的意圖。不過,聯(lián)想到剛離開拉美的中國領導人,“在拉美阻擊中國”更為一些日本媒體津津樂道。俄、中、日領導人先后到訪拉美,臺灣《聯(lián)合報》說,相對于俄中“送炭、澆花”,因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而備受指責的安倍匆忙到訪拉美更像“邯鄲學步”。中國社科院日本問題專家吳懷中24日對《環(huán)球時報》說,為了對抗中國,日本現(xiàn)在有點不擇手段,但它的主觀愿望超過了實力水平和可用資源。昨天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的一名日本學者直言,即使安倍第二任期走遍世界,仍然被距離最近和最重要的鄰國“拒之門外”,足以說明“日本正處在最不好的外交時期”。這名匿名學者說,安倍派官員來華協(xié)商兩國首腦會晤只是做樣子,安倍的對華態(tài)度并未改變。安倍著急完成“俯瞰地球儀外交”“習近平南美之行剛剛結束,安倍就開始加大日本影響力?!比毡尽锻饨粚W者》網(wǎng)站報道說,日本首相安倍7月25日至8月4日將依次訪問墨西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哥倫比亞、智利、巴西等拉丁美洲5國。此訪是繼小泉純一郎2004年之后時隔10年日本首相再次到訪拉美。日本《每日新聞》24日報道稱,拉丁美洲是世界上屈指可數(shù)的“資源大陸”。日本有68家貿易公司和經(jīng)濟團體將隨同安倍出行?!爸卸碓诿绹笤旱睦∶乐?,不是放火。俄國是送炭,中國是澆花,日本安倍也要到美國后院,又是為啥?”臺灣《聯(lián)合報》質疑安倍此行目的。文章說,中俄日競訪“拉丁”舞曲不同調。中國要突破美國在亞洲給其制造的“對立”,俄國要防止被美國主導的西方“孤立”。目前日本國內,對內閣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的不滿聲增強,其官邸前的示威群眾舉著“安倍當誅”的牌子,備感難受的安倍到美國后院是避難,還是透氣?韓國《首爾新聞》24日說,安倍此訪試圖“一石三鳥”,即“資源外交”、“謀求入?!焙汀盃恐浦袊?。日本媒體稱,巴西或許是安倍此訪最重要的國家。安倍8月1日與羅塞夫會談時,商議聯(lián)合提交擴大常任理事國議席的方案。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也是重要一站。安倍將出席首次日本和加勒比共同體峰會。為加勒比國家提供實在有力的援助支持,有助于日本的安理會常任席位競選。此外,牽制中國在加勒比地區(qū)的戰(zhàn)略利益,也是目的之一。日本《外交學者》稱,安倍選擇的訪問時機很重要,因為習近平剛結束對南美訪問,巴西正是習的重要一站。巴西計劃擴大鐵路網(wǎng),而日本和中國鐵路企業(yè)都希望積極尋求新市場。日本將支持巴西發(fā)展鐵路、公路和港口等基礎設施,還將在會晤期間介紹日本整體拉美政策。日本《每日新聞》分析說,由于中國近年從智利進口的銅激增,安倍也將在智利出席日本公司全資的銅礦開發(fā)儀式,強化日本主導的對銅礦的開發(fā)。日本《產(chǎn)經(jīng)新聞》稱,安倍此次出訪拉美等國是沿著外祖父的足跡“與中國對抗”。安倍訪問智利的日期是7月30日,1959年的這一天,這里迎來首次訪問拉丁美洲的安倍外祖父岸信介,日本戰(zhàn)后首任首相。韓國《中央日報》24日報道稱,安倍正緊跟其外祖父的足跡。本月1日安倍強推集體自衛(wèi)權,其做法與岸信介在1960年單方面處理美日新安全條約如出一轍。日本新聞網(wǎng)稱,在這場“阻擊中國”之旅中,日本輿論關注的一大焦點是,安倍能否和習近平在巴西獲得同樣的禮遇:羅塞夫在總統(tǒng)府為習近平舉行隆重歡迎儀式,鳴禮炮21響,并安排騎兵隊接受習近平的檢閱。這次訪問后,安倍就完成了在第二次執(zhí)政后對世界5大洲的全部訪問。韓國《亞洲經(jīng)濟》24日稱,安倍訪問拉美期間很有可能重申“反對改變現(xiàn)狀”等說辭,在凸顯中國威脅論的同時,為行使集體自衛(wèi)權涂脂抹粉。日本關西地區(qū)一名外交問題學者24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安倍政府一直以來的意識是:中國借其經(jīng)濟實力在全球搶占資源和擴大影響力,日本要是再不對抗就要被邊緣化。不過,他認為,安倍訪問中南美國家最大的目的還是為了確保資源和商機。在國際政治上拉丁美洲的力量并不突出,安倍政府沒有計劃向他們解釋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也不會強化軍事合作。 “邯鄲學步”的安倍 柏林亞洲問題專家夫羅里揚24日告訴《環(huán)球時報》,日本的外交出訪線路與中國有些相似,表明日本緊盯中國的新戰(zhàn)略。中日關系惡化的背景下,雙方都在各個層面較量,比如歷史、經(jīng)濟和外交。24日,日中兩國局長級金融磋商會議在東京舉行,會議將重點探討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問題。日本《朝日新聞》認為,中國設立AIIB是對抗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fā)銀行。安倍訪拉美當天正值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120周年。臺灣《聯(lián)合報》稱,120年前的甲午,日本是“外交布局妥當”,軍事評估穩(wěn)勝后,開始設圈套讓清朝中計,而贏得大勝。安倍在右翼“甲午再現(xiàn)神奇”的狂熱期待中上臺,提出外交綜合性戰(zhàn)略布局:拉攏俄韓,呼喚北約,金援非洲,緊隨美國孤立中國。日本開始時并沒有考慮拉美;后來也想展現(xiàn)大國外交,遂提出“地球儀外交”。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稱,亞洲最危險的兩個競爭對手——中日兩國已開始為對抗熱身。香港《南華早報》說,安倍“俯瞰地球儀外交”從大洋洲轉戰(zhàn)中南美,中日外交正在“環(huán)球賽跑”。韓國《亞洲經(jīng)濟》稱,今年上半年中日兩國領導人曾在歐洲上演了類似的一幕。習近平3月底4月訪問歐洲4國,安倍“亦步亦趨”在數(shù)周后的4月底5月初到訪歐洲6國。當時習近平訪歐期間痛批日本右傾化的歪曲歷史行為,安倍則跟在后面發(fā)出牽制的聲音。“安倍外交只是不牢靠的拼圖。”臺灣《聯(lián)合報》援引日本資深外交官員的話說,中國是依照藍圖釘樁、框線,再穩(wěn)固:以“新型大國關系”釘拉美、俄兩大樁,中亞的“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為框線,而習近平、李克強等領導人對重點國家和地區(qū),不但一人重復出訪,還多人重疊出訪,是交錯穩(wěn)固邦交。文章認為,安倍想學中國,也到拉丁美洲,只是“邯鄲學步”,完全走調。韓國《國民日報》調侃說,安倍連距離最近的中韓兩國都沒訪問過,卻可能成為日本歷史上外訪國家最多的首相。日本一名資深國際問題專家24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時表示,安倍頻繁去外國訪問,卻不去最重要的國家,或者說是不讓去?,F(xiàn)在對日本來說最重要的國家毫無疑問是中國,安倍卻因歷史和領土問題而無法實現(xiàn)首腦會談。可以說現(xiàn)在是日本外交最不好的時期。遺憾的是安倍卻不這樣認為,他以為去美國,去拉美、非洲訪問就可以形成中國包圍圈??捎捎谥袊?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沒有任何國家會主動表示愿意和安倍一起建立“中國包圍圈”,就連美國都不愿意。安倍為何執(zhí)意和中國對抗下去?美國《外交政策雜志》解讀說,由于日本領導人執(zhí)意修改日本憲法,尋求通過更加強大的軍隊和更加積極的外交政策,以遏制當代中國令人艷羨的崛起,導致當前的中日關系緊張。這反映出日本人心中更深層次的身份存在危機,在兩個相互矛盾的方向中相互撕扯:種族主義(至尊情結)和自卑情結。中國的重新崛起令日本對中國人的自卑情結正在不斷加重。從現(xiàn)在開始,這將是一個艱難的經(jīng)歷,日本人心理中從種族主義向自卑情結的痛苦轉變將會在未來數(shù)年中持續(xù)下去,直至日本人的自卑情結最終戰(zhàn)勝種族主義。日高官為首腦會晤秘密訪華77歲的前日本外相河野洋平24日在接受美國彭博新聞社采訪時表示,日本對戰(zhàn)爭懺悔不足。彭博社評論稱,作為自民黨重要黨員的河野洋平此言與中韓要求日本進一步明確表態(tài),承擔戰(zhàn)爭責任的呼聲相一致?!皳诫s著舊怨新仇的中日關系正日趨緊張?!泵绹鴩H危機集團網(wǎng)站24日以此為題的文章稱,二戰(zhàn)傷害依舊歷歷在目的區(qū)域各國懷疑日本是否對侵略史真心悔過。中日之間的敵意似乎已經(jīng)嚴重到難以通過外交手段來化解的程度,誤判風險增加。兩國領導層需要定下外交手段優(yōu)先的基調來平息這一問題叢生的水域:11月的APEC峰會可能是機會。據(jù)《東京新聞》24日報道,日本外務大洋洲局官員7月中旬曾秘密前往中國,探尋在APEC峰會上實現(xiàn)日中首腦會談的可能性。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說,中國方面已經(jīng)對自民黨官員表示,實現(xiàn)11月份在北京的日中首腦會談很難。日本共同社稱,中國已經(jīng)告訴日本國會議員,在答應與安倍會面之前,安倍必須先保證不參拜靖國神社,日本政府需要承認釣魚島存在主權爭議。日本關西地區(qū)一名研究國際問題的學者24日對《環(huán)球時報》坦言,中日緊張未有相互降溫的跡象,因為日本不管是自民黨官員還是民主黨官員去中國,和中國官員會晤后都沒有具體成果。安倍現(xiàn)在做的都是要和中國對抗。安倍和中國官員在APEC會議上肯定能相遇,但不會舉行會談。他說,日本國內其實并不希望安倍政府讓日本和鄰國的關系變得如此糟糕,但相信安倍不會主動做出對中國友好表態(tài)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