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走青海

      2014-07-29 08:53:05王樹理
      民族文學 2014年7期
      關鍵詞:瑪尼青海湖青海

      王樹理(回族)

      在過去的十多年里,我多次去青海,領略了那里的山山水水和風土人情,青海對于我,已經成為一種割舍不下的情結,從三江源到祁連山,從柴達木沙漠到金銀灘草原,從塔爾寺到青海湖,它以它無與倫比的魅力,時不時地撞擊著我的胸膛,讓我不得不為它放聲謳歌。雖然我截取的只是幾個片段或景點,但都是在我內心“窖”了許久的。我希望它能為大美青海增添一縷芳香。

      美在道法自然

      世間萬物,大凡初始,莫不本真。天地草昧,混沌初開,一切未假人力,可謂原汁原味。是以山川煥綺以鋪理地,日月壘璧以垂麗天,皆自然之功爾。世有未登堂奧者,不知規(guī)律之不可違,拗自然之本性,殄天物之資源;母乳涓涓,膝下唯知吮吸,卻不曉乳汁何以形成;大道通天,世間仿而效之,卻不解大道何以盈科。故而時下許多地方,原本不錯的自然景觀,經過一些粗俗刻意的“打造”,使自然造化的景物被毀了容,或者成了“潰瘍”,愚不可及的作俑者還自鳴得意。而青海省的許多地方,卻沒有這種刀錛斧鑿的痕跡,那是保持了真實意義上的原生態(tài)的一種大美。

      寅卯夏月,赴青??疾欤吆1敝莺j?、崗察、祁連、門源諸縣,翻越大半個祁連山,極目茫茫草原,放眼巍巍群山,置身藍天白云之下,牦牛、白唇鹿和藏羚羊們以自己的優(yōu)雅與傲岸,點綴著草原的遼闊;藍天的高遠,大山的蒼茫,江河的神圣,襯托了小草的倔強。正是這不假人力的神工鬼斧,為青海大地注入了活的靈魂。于是,草綠了,花鮮了,白云活了,遠山近水活了,就連從遠遠望去如雪浪重疊的鹽湖也活了。如此恰到好處的組合與布局,讓天地之間氤氳的大美以莫可名狀的溫柔觸摸著所有人的感官與直覺,撞擊著人們見仁見智的眼球。這時,再來看日月山,青海湖,再來看崗察的雪山、海晏的草原,祁連的蒼松翠柏,門源的遍地黃花,難道不覺得它是世界上最美的所在嗎?

      青海湖委實稱得上是中國大地的眼睛。西部的眼睛。草原的眼睛?!@眼睛含情脈脈,這眼睛澄澈透明,這眼睛洞穿歷史,這眼睛博大精深。

      第一次見到它,面對這素有“高原明鏡”之稱的湖泊,遙望那無邊的湛藍,放眼它周圍遼闊的天然牧場,幾乎所有的人都有一種情不自禁的激動,或感嘆,或贊美,或唏噓,甚至手舞足蹈,引吭放歌。但是,這些都還只能說是一種視覺成像帶來的反應和感覺。

      及至時間長了,領略了它的四季,那當初的激動便升華成某種難于言表的圣潔,讓你心目中敬重之情的水銀柱隨著心的跳動迅速上升。此時心目中的青海湖,已不單純是最初見到它時的那種藍天白云、草原牧場、飛鳥翔集、游魚躍錦,它在你心目中已經成為一種精神,一種力量,一種情感。而且隨著你對客觀事物了解和認識的不斷深化,你的內心視像也在萬花筒般地發(fā)生著奇妙的變化。你看,日月山頭那一望無際的遍地黃花莫不是包含了文成公主遠嫁松贊干布去西藏,在此小憩時,朝著中原方向深情地回眸一望留下的燦爛笑靨?鳥島上那啾啾鳴叫的海鷗,莫不是投海自盡的倉央嘉措的魂靈仍在滿含深情地做“那一刻、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的永無休止的吟詠?正是有了這些至真至純的“愛”的基因,才使青海湖成為世界上品相最高的“愛”的富礦。以至于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一群背負著另一種神圣情感的“愛”的使者,用前無古人的拓荒精神,把前人留給青海湖的深情擴展成對一個偉大民族的至愛,硬是用鮮為人知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在青海湖的邊沿地帶把那個有著上千萬噸當量的蘑菇云送上云天。記得2004年紀念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40周年的時候,《民族文學》曾在十一期上以《安得倚天揮長劍》為題,詳細記述了錢學森、鄧稼先、周光召、孫家棟、郭永懷等兩彈一星專家的感人事跡。當我讀到中科院學部委員郭永懷和他的警衛(wèi)員1968年在飛機失事墜落時,為了保護國家絕密文件,兩個人摟抱著把文件夾在胸膛中間,最后兩人的尸體燒焦卻把文件保護下來的細節(jié)時,怎么也抑制不住奪眶而出的淚水。那是他們用忠誠和責任寫下的大愛、真愛、純粹的愛呀!而這種在中國、在人間、在世上堪稱千金難買的至愛,它就偏偏發(fā)生在青海湖和在青海邊上默默無聞地為國家無私奉獻的人的身上!有人說,青海湖是人世間最深情的一滴淚。我說,它更應當是一顆碩大無朋的最純凈的水晶!

      青海湖真的把古往今來中國歷史上堪稱“情種”的故事全都留在這里了。難怪在西部先民的想象中,昆侖山是男神,西海(青海湖)是女神,陰陽結合,天地歸一。站在青海湖的任何一個角度,敞開你的胸肺吧。那一望無際的澄澈透明會立即讓你心動神搖。它就是一個高深莫測的情湖!你看,藍天白云下,靜謐的青海湖就像藍寶石鑲嵌起來的一座宮殿的大廳,路過的人或許沒有把它當成一雙眼睛看待,但是它卻在默默無聞中以自己的包容目睹了人類歷史所有進程,閱盡人間春色。于是,青海湖便有了大情大愛,大悲大喜,便涵蓋了哲學、文學、宗教,囊括了愛、情、緣、怨、仁、義、智、信。真可謂心境高古,嫻雅淡定。那經年涌動的碧波,竟也如蓮的心思,在盛開的日子里,把梵樂般的淺吟低唱向著四周次第推開,輕音樂般地讓人們覺得那一潭清水便越發(fā)清純,越發(fā)空靈。那珍稀的裸鯉,勇敢的蒼鷹,牦牛、白唇鹿、馬鹿、棕熊、雪豹、盤羊、藏羚羊們,便沐了雪域的清風,駕著天際的云絮,翩翩然集合在這湖的水里水外,天空地表。春夏之際,環(huán)湖區(qū)域綠草如茵,鮮花盛開,像疏疏落落的丁香,幽靜里吐一縷芳香,閑適中露幾分嬌媚。這樣的季節(jié),如果能在青海湖邊呆上一天,沐著柔和的風,看一看海上日出、晚霞落日,看一看周圍的湖光山色,看一看國際環(huán)湖自行車賽大賽的隊伍迅疾通過時的瀟灑,你就會從內心深處覺得青海湖的確是造物主恩賜給中國西部一雙澄澈透明的眼睛。而在大雪飄飄的嚴冬季節(jié),還是這片水,還是這片草原,卻顯得更遼闊,更博大,更神秘,也更加耐人尋味。原野鋪素箋,丹霞裹凝脂,蒼松顯高潔,群山罩銀袍。連綿起伏的群山,像雙手捧起哈達的藏族同胞,列隊向著世界的東方獻出最美好的祝福。

      有這么好的水,當然就有與之相伴的山,才稱得上好山好水。無所不能的造物主是最能為大自然的相得益彰匹配派對的了。它掂量來掂量去,就把青藏高原的北緣祁連山那段被人們稱為“東方小瑞士”的森林公園留給了青海,留給了中國。這里真是天然大美喲!它集原始森林、雪山峽谷、丹霞地貌、奇峰大川、戈壁草灘、滾滾大河為一體,不僅氤氳著神秘的宗教文化氣氛,而且擁有壯美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內涵,遮天蔽日的蒼松翠柏,五顏六色的奇花異草,川流不息的山澗黑河,層巒疊嶂的丹霞赤峰……于是,生命的天性讓說不清的物種和生靈循著“適者生存”的規(guī)律,來到這塊中國西部的風水寶地,牦牛與藏白羊在此奉獻,雪豹在此稱雄,駿馬在此領銜,野驢在此狂奔,馴鹿在此安家,云杉在此舉旗,龍鱗大白楊在此扎根,羊肚菌、鹿角菜、沙棘、黃蘑菇慷慨獻珍,煤、鉛、鋅、銅、鐵在此待命……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不假雕飾,都是那么水到渠成。動與靜的柔和,雄渾與壯美的鏈接,讓人領略了道法自然賞賜給世界的天然秀美!

      存乎天地兩儀的神韻

      玉樹是蒼涼的。

      玉樹又是神秘的。

      這神秘,大隱于方地為域圓天為蓋的茫茫草原,漂流于百川匯流的滔滔江河,氤氳在將天地兩儀鏈接為一體的空氣里。能夠解讀這神秘的,除了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的藏漢各族人民,大概就只有漫山遍野的牦牛、藏白羊、展翅高飛的山鷹以及數也數不盡的各類珍稀野生動物了。

      作為初來乍到的陌生人,要想解讀玉樹的神秘,先得把心放平,然后從那些讓你怦然心動的事物中去認真體味,去悟。悟得透徹了,看得明白了,你就會情不自禁地慨嘆:哦,美麗的玉樹,原來你的神秘,就在那迎風翻飛的風馬旗上,就在無處不見的瑪尼石上,就在格薩爾王的傳說中,就在人們圣潔的信仰中。

      幾乎所有到過玉樹的內地人,都對那里的瑪尼石報以出乎想象的驚嘆與贊美,贊美它的內容豐富,贊美它的刀法精湛,贊美它的色彩艷麗。——這些說法都對,在整個青藏高原,大概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地方能有這么多的瑪尼石了。僅新寨瑪尼城那座蔚為壯觀的瑪尼堆,就積累了25億塊之多。那是虔誠的藏民在三百多年里一代接著一代,用一雙雙結滿厚繭的大手一錘一鑿精雕細刻出來的呀。我想,25億這個天文數字,一定是我們習慣用量化數字來表示成績的現代人給出的結論。事實上,不可能有人去數過,即使你數了也數不清楚。就像我們生拉硬扯地給它戴上“藝術品”、“寶石”、“璀璨的明珠”等等的桂冠一樣,雖自我感覺無懈可擊卻實在是有失淺薄與粗俗。如果面對著這座小山似的瑪尼堆,我們不懂裝懂的行者還能無知妄說編造結論,那么當你面對瑪尼溝那壁立千仞的大山,從懸崖峭壁的巨石到腳下拳頭大的鵝卵石全都被刻滿了六字真言以及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民間傳說、藏醫(yī)藥方,流淌著的溪流里被歲月沖洗得雖然蒼老卻又格外醒目的瑪尼經文,你又該作何解釋?如果硬把它說成是藝術品,在這個地廣人稀的所在是給誰看、它的商品屬性又體現在哪里?其實,只要我們認真地看一下那些一步一長跪的朝圣者,看一下那些手搖轉經筒念念有詞地默誦六字真言的藏族老人,看一下那些手握鑿子錘頭仍在延續(xù)著永無休止的雕刻家們的辛勤勞作,你就會對瑪尼石的神圣以及它在藏族人民心中的地位由衷地感嘆!那強烈的苦難感與自由意志既對立又相互滲透的悲憫與蒼涼,正是青藏高原審美精神生成的沃土與基石!300年,25億塊,一座大山,一條深谷,全都是瑪尼石!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壯舉!面對它,我從心里涌起許許多多的感受和贊美。我突然感到,每看一眼那些讓人心動神搖的瑪尼石,自己的心靈都情不自禁地進入朝圣的境界,而每一次朝圣,都讓自己在探尋未知領域的道路上得到靈魂的凈化與升華。那每顆石頭都是信仰者們發(fā)自內心的祈愿,每顆石頭都是一段祝福,每段經文都寄托著一顆純凈美好的心靈。數不清的雙手撫摸過這些石頭,數不清的額頭親吻過這些石頭,數不清的目光凝望過這些石頭,數不清的心事埋藏進這些石頭。于是,這石頭有了靈氣,有了人性,有了尊嚴,有了越來越多的雕刻家為它鋪墊圣潔的靈臺。沒有人隨便帶走它,它在這里接受了虔誠的膜拜之后,便與那些前來瞻仰的朝圣者一起,被冥冥之中的造物升華成支撐這片草原的精神力量。這些石頭蘊藉著信仰者豐富的感情世界,其表現形式卻是那樣的執(zhí)著,那樣的清純,那樣的質樸。

      沿著這樣的思路,我們走進被嚴重地震把絕大多數建筑物夷為平地的結古鎮(zhèn),廢墟中廣場上那尊躍馬挺搶的格薩爾王雕像,不僅沒有絲毫損壞和傾斜,反而愈發(fā)地顯得傲岸和不可戰(zhàn)勝。倘若在平常的日子,或許我們還能多看一眼那修建紀念碑上的文字說明,但在這剛剛遭受嚴重地震摧殘的現場,映入眼簾的只有藏漢各族人民、援建大軍在廢墟中忙碌的身影和遍地的五星紅旗以及在煙塵滾滾中來回穿梭的建筑車輛。他們和格薩爾王傲岸不倒的巨型雕像一樣,被注入了一種神的力量和意志品格。這力量與那些用等身長頭丈量著天堂之門的朝覲者所表現出的虔誠與執(zhí)著,展現了藏族人民和那塊土地上所有居住者不愿屈從命運的抗爭與吶喊!這是神的力量,這力量讓高原獲得了一種即便不能在低溫高寒下羽化成蟲,也要在氣候適宜的時刻將自己濃縮成讓高原青春永駐的冬蟲夏草的神奇!這是一種多么頑強的精神!

      正是這存乎天地兩儀間的博大精深,賦予了玉樹、賦予了三江源一種高天厚土般的神韻!于是,玉樹和三江源以無與倫比的大慈大悲,承擔起中國水塔的神圣使命,將那甘甜的乳汁汩汩涌流進黃河母親的體內。至此,我終于理解了如此巨大的地震難以讓格薩爾王塑像出現半點傾斜的奧秘:那是慈母般的大愛與悲憫在災難來臨之際給這片土地豎起的中流砥柱!是母親用自己承受重壓的頑強對兒女們做出的自強不息的示范和路演!它把那數也數不清的風馬旗、瑪尼石上寄托的祈禱者、祝福者的美好心愿,悉數交到了建設者的手中,它將以慈母般的堅強目測一個新天地的再生。

      這是鳳凰涅槃前的陣痛。這是信仰的力量!你聽,那天地兩儀間的韻律:

      我們更生了!

      我們更生了!

      一切的一切,更生了!

      一切的一切。更生了!

      (郭沫若《鳳凰涅槃·鳳凰更生歌》)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花兒”是青海人心靈審美的精神標簽。

      走西口總是可以聽到“花兒”的。而青海的“花兒”又不同于甘肅的“洮岷花兒”、寧夏的“六盤山花兒”。那是獨具了青海特色,將粗狂、純真、樸野與細膩、纏綿、悱惻揉為一體,以浪漫、率真著稱,以唱歌男歡女愛為主要內容的“河湟花兒”,是寄托了生于斯長于斯的各族人民的審美觀念的“少年(青海回族人習慣把花兒演唱叫做‘唱少年)”,是蓬勃著青春野性的放膽抒懷,是青藏高原天地靈氣日月光輝共同作用下在多民族聚居的產床上催生出來的西部寵兒。它具有跨族群演唱、地域風格突出和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曲調優(yōu)美等諸多特點。雖說這種藝術形式在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東鄉(xiāng)、撒拉、保安等民族中流傳得更為廣泛,事實上生活在河湟地區(qū)的土族、漢族、藏族等民族,與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兄弟一樣,也把唱好“花兒”當成自己的一種精神需要,一種人格追求,并在其中找到了情感的棲息地。明朝人高洪曾用這樣的詩句記述西部人唱“花兒”的情景:“青柳垂絲夾野塘,農夫村女鋤田忙。輕鞭一揮芳徑去,漫聞花兒斷續(xù)長?!鼻宄巳~澧也曾形象地描述當地人演唱花兒的情景:“男捻羊毛女種田,邀月姊妹手相牽。高聲各唱花兒曲,個個新花美少年?!边@至少可以告訴人們,“花兒”在青藏高原,起碼傳唱了幾百年。一種地方色彩極為明顯的民歌,何以能讓祖祖輩輩如此摯愛、薪火相傳?換句流行的話:“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答案最為首要的當然是,“花兒”是自家園地里的奇葩,是河湟兩岸的天籟之音。青藏高原是離太陽最近的地方,一塵不染的湛湛青天,百川匯流的涓涓清泉,一望無際的茫茫草原,飄蓬翻滾的浩浩大漠,橫亙邊陲的巍巍群山,勤勞勇敢的蕓蕓眾生,天人合一的互友生態(tài)……怎能不產生美輪美奐的文學藝術?只是與那邊塞詩人不同的是,土著的青海居民從那曾經為歷代文人墨客一詠三嘆的“大漠孤煙”、“長河落日”中,讀出了對家鄉(xiāng)、對土地、對情人、對人生深深的大愛。而這大愛一經他們口中唱出,便率直得如暗夜中的一團團篝火,暖得人心里熱乎乎,臉上紅撲撲。

      在互助土族自治縣的歌場上,一曲《庫咕笳》,讓人立刻把愛情的凝重解讀得鞭辟入里:“星火里有顆明亮星,人伙里你是亮晶人。我寧舍陽間不舍你,陪你者胡子發(fā)白哩?!?/p>

      “清油燈盞亮照下,羊油的白蠟放下。黑頭發(fā)陪成白頭發(fā),死了時一塊葬下。”“尕妹子那個大門上浪三浪,瞧得我心兒慌。想看我的個尕妹子的俏模樣呀,妹妹山丹花兒開了。聽說我的尕妹子病下了,阿哥莫急壞呀。懷揣著些個冰糖著看你來呀,妹妹山丹花兒開了。開不開那個山丹花連根拔下來,把花莫損壞。送給我的個尕妹子兩鬢間戴呀,妹妹山丹花兒開了。你把我來心疼著我把你來愛,生死不分開。每天走上著三趟著看你來呀,妹妹山丹花兒開了。”何等率性!何等質樸!這樣的直抒胸臆,大概只有在天高皇帝遠的河湟地區(qū)才能產生這樣的讓思想沖破牢籠的純真的吶喊!雖然他們也有忌諱在公眾場合、在長輩或晚輩面前、在異性親屬面前的“花兒三禁”,“花椒樹上你不要上,你上的樹枝又兒掛哩;莊子里去了你不要唱,你唱時老漢們罵哩?!钡@絲毫影響不了“少年”在藍天白云之下的草場牧地、崖畔山巔、河曲湖濱相對放歌。由此可見,“花兒”天生就是一門皮實野性的藝術,它用坦蕩豪邁不棄不離的韌性與頑強,把河湟人的胸懷袒露給世界,育成了地域性審美精神的鑄造。

      當然,“河湟花兒”里包含了為數不少的帶有悲涼、沉郁情緒的如泣如訴,但這正是由現實處境的不幸和痛苦激發(fā)出來的內心抗爭和自由意志的獨白,是“君子作歌,惟以告哀”,是對美好生活向往與憧憬的自我觀照,是以深切的欲望訴求撐開悲劇審美折傘的前瞻性期盼,同時也是滿腹酸楚與幽怨的自我排解。

      站在卓爾山頂的“金門源”石碑前,與頭戴禮拜帽的穆斯林聊天,他們把裸露著丹霞顏色的群山拉到我的眼前說,西部最不缺的就是高山、荒原、戈壁和大漠,與這艱苦的生存條件相呼應,生活在這里的人免不了多了一些苦澀。表現在精神產品上,“花兒”便有了淚水,有了哀怨,有了撕心裂肺的絮絮叨叨?!疤覘椆趫@子家,白蘿卜又下窖了;遠路上有我的胭脂花,想死者不得見了?!薄昂诹撕诹藢嵑诹耍渥影咽律线^了;指甲連肉分開了,刀割了連心的肉子。”如此這般的痛苦場景,怎能不激發(fā)人們反抗封建禮教的悲憤?于是面對美好追求的行將破滅,“桂花窗子桂花門,大老爺堂上的五刑;打斷了干腿拔斷了筋,越打時我倆越親。”正是這最能打動人的意蘊,讓“河湟花兒”在聽眾中獲得了心靈的共鳴與震顫。于是,雜居于此的各個民族,紛紛有了自己的“曲把式”、“歌把式”、“唱把式”、“道把式”;就有了各種形式的“花兒會”。只要看一看花兒會上那人頭攢動的熱烈場面,聽一聽那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交相呼應的動人韻律,你就會由衷地感悟到:“河湟花兒”這株藝苑奇葩,是建立在青藏高原多元文化基礎之上,有著深厚的民族根源的藝術瑰寶。正是這樣的原因,讓“河湟花兒”越唱越紅,經久不衰。

      走青海,不想歸去,不想離開。把一顆心交給了草原,交給了雪山,交給了大漠。于是,睡夢里便常常有牦牛、藏羚羊闖入;喉嚨里常常有“花兒”撞擊……

      大美青海喲,你勾去了我的魂魄!

      責任編輯哈聞

      猜你喜歡
      瑪尼青海湖青海
      那美麗的青海湖
      小讀者(2020年2期)2020-11-26 09:34:07
      小海盜瑪尼卡
      輕輕松松聊漢語 青海湖
      金橋(2020年7期)2020-08-13 03:07:10
      大美青海
      《青海湖》
      散文詩(2019年21期)2019-01-21 12:03:20
      青海行七首(錄二)
      岷峨詩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36
      青海 管放相宜 漸入佳境
      御風而行的朝圣之旅——青海湖騎行記
      學生天地(2016年22期)2016-03-25 13:12:12
      瑪尼石
      中國詩歌(2015年12期)2015-11-17 19:30:54
      青?!瓣J關”
      吉安市| 邹平县| 灵台县| 万荣县| 阳曲县| 成武县| 札达县| 高陵县| 赤城县| 泗水县| 泸州市| 弥勒县| 吉木萨尔县| 睢宁县| 陆川县| 广汉市| 钦州市| 象州县| 江达县| 昆明市| 南漳县| 宝丰县| 广东省| 漳平市| 呼和浩特市| 桦甸市| 常宁市| 邹城市| 南陵县| 上虞市| 葵青区| 个旧市| 新化县| 新郑市| 汾西县| 资中县| 江华| 乐山市| 大同市| 吴桥县| 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