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下客
吃、穿、住、用、行是人們?nèi)粘I畹闹饕獌?nèi)容,其中“穿”更是常常引領時代的潮流,不斷產(chǎn)生“新花樣”。高跟鞋、迷你裙……這些代表著時尚風向的衣物,在出現(xiàn)之初卻充滿著各種有趣的故事。
高 跟 鞋
現(xiàn)在高跟鞋已盛行全球,成為女子鐘愛的物品。關于高跟鞋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源于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當時路易十四苦于自己身材矮小,不能在臣民面前充分顯示他高貴的氣度,就吩咐手下為他定制了一雙高跟鞋。此后法國貴族們紛紛效仿,高跟鞋很快傳遍全國乃至歐洲大陸。
也有人認為高跟鞋是15世紀時一名威尼斯商人發(fā)明的。商人外出時害怕妻子行為不端,就為她定做了一雙后跟很高的鞋,以防妻子外出。沒想到妻子看到這雙奇異的鞋后十分興奮,就讓傭人陪著她走街串巷,出盡了風頭。人們覺得她的鞋很美,爭相模仿,于是高跟鞋很快就流行開了。
涼 鞋
提起涼鞋的來歷,人們很自然地會想起農(nóng)村常見的草鞋,的確,最初的涼鞋就是用不同材料制成的草鞋。
19世紀末,我國南方有一名富商,因腳易生汗,不愿穿皮鞋、布鞋,但穿草鞋又覺得寒酸,穿上木屐又覺不便,于是請人將木屐的木底換上皮底,又模仿草鞋的花紋用皮條編成鞋面,從而制成了涼爽而又美觀的涼鞋。
迷 你 裙
歷史上英國人的服裝一向以保守、古板、怪異聞名,有趣的是,“迷你裙”的創(chuàng)始人正是一位英國人。
早在18世紀,歐洲的婦女們都是戴著飾物繁多的大帽子、穿著花邊堆疊的長衣裙去打高爾夫球和網(wǎng)球。1910年,一位英國婦女大膽地穿上了男西裝式的女上衣及平跟鞋,成了轟動一時的創(chuàng)舉。此后,便流行起一種頭戴小巧呢帽、身穿男式西裝的輕便套裝。
英國女性的這種新式打扮,引起了法國女性的哄笑:“簡直和男性沒有什么區(qū)別!”正在此時,瑪麗·昆特設計的“迷你裙”在英國問世了。她把當時只求簡便而忽視女性魅力的呆板服裝徹底改觀,獲得了極大成功。此后,不論是在網(wǎng)球場上還是大街小巷里,到處可以看見輕松活潑、俏麗瀟灑的“迷你裙”。
富有戲劇性的是,法國女郎拋開了過去的竊笑,紛紛仿效起這種既輕便、舒適又具女性美的短裙,使世界女裝又向前發(fā)展了一步。
T 恤
炎熱的夏天,自然、舒適的T恤成了人們穿衣的首選。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不管男女老少,幾乎都可見T恤的倩影。據(jù)說,它已和牛仔褲一并成為全世界最流行、穿著人數(shù)最多的服飾。
關于T恤名稱的來歷一直眾說紛紜,一種說法是由于17世紀在美國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卸茶葉的碼頭工人都穿這種短袖衣,所以人們把“Tea”(茶)縮寫為“T”, 稱這種襯衫為T-Shirt(即T恤衫);還有一種說法是源于衣服的袖子與上身構成“T”字形,故此得名。
紐 扣
最初的紐扣被用作裝飾,公元前4000年,波斯人就已將小石塊制成紐扣裝飾服裝。古埃及第六王朝時,統(tǒng)治者用金、銀制作紐扣,綴在衣服領圈的四周作為裝飾物。
古羅馬人一直用飾針系住衣袍,但到13世紀時飾針也被紐扣替代了。人們不再用布料等制成的環(huán)將紐扣扣住,而是在服裝上開紐扣孔。這一革新使紐扣的實用價值大為提高,加之當時流行按人的體形設計服裝,紐扣便很快流行起來。
口 袋
清代乾隆時期以前,我國民眾的服裝尚未出現(xiàn)過口袋,人們寬大的袖子能在某種程度上起到口袋的作用。還有一種盛放東西的工具叫“褡褳”,中間開口,兩端可裝錢物,實際上是一個長口袋,小的可系在腰間,大的可搭在肩上。
據(jù)說,中國人在衣服上做口袋是隨著鴉片戰(zhàn)爭的炮火從外國傳進來的。光緒十年成書的《津門雜記》說,當時天津的人們“于衣襟下每作布兜,裝置零物,取其便也。近則津人習染,衣襟無不作兜。凡作衣店、估衣街所制成衣,亦莫不然”??梢姡菚r在衣服上做口袋已成為時尚之舉。
衣服上配有口袋不僅實用,也是衣服裝飾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我國服裝設計師和廣大群眾從對稱、均衡的效果對服裝進行設計,形成自己的民族風格。口袋的造型又根據(jù)衣服的式樣、衣料的花紋、顏色而變化多端,較常見的如斜口袋、方口袋、明口袋、暗口袋等,有的口袋上還裝飾有各種花邊、袋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