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林
今天批閱四年級的學生習作《我的理想》,我以為學生的理想至少會有很多人和當年的我們一樣:做一個科學家、醫(yī)生、作家、軍人、教師……可翻開學生的作文本:“我的理想是做一個像成龍那樣的名星,有著很高的出場費。”“我的理想是做個土豪,可以開名車,住別墅?!薄拔业睦硐胧亲鲆粋€旅行家,游遍全世界。”“我的理想是做個游戲測試員,可以成天打各種游戲。”“我的理想是做個超級特工。”……
我不由得有點惱火,一時間腦子里冒出來的都是“拜金”“享樂”“個人主義”這些詞。反思當年自己的理想,如果說自己想做個有錢的老板,估計別人的目光都會讓我抬不起頭來。想起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理想不都應(yīng)該是“崇高”的職業(yè) 嗎?怎么能出現(xiàn)“土豪”?
可認真思考后,發(fā)現(xiàn)當年的那些理想實現(xiàn)的人卻也不多。想必當時除了歷史環(huán)境的影響,更多的是為了迎合老師的需要、同伴的目光。隨著人們經(jīng)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講奉獻不講索取的理想只能是個偽理想。從這個角度看現(xiàn)在的學生能敢于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也是一種進步。從習作要求看“我手寫我心”也是應(yīng)該的??墒强偢杏X學生的理想不夠正。聯(lián)系前一段時間學習《祁黃羊》一課時,我問及:“當祁黃羊的兒子聽說祁黃羊推薦他做中軍尉的時候會怎么想?”竟然有學生說:“父親怎么回事,難道想讓自己的兒子在戰(zhàn)場上戰(zhàn)死嗎?”可見,太現(xiàn)實、太個人,太注重享樂的理想其實質(zhì)就是自私自利,庸俗媚俗,這樣下去人的價值觀就會漸漸迷失。沒有了信仰,沒有了敬畏,還有什么事干不出來呢?
細細分析,學生有這樣的理想,主要是家庭、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從大處說是社會現(xiàn)實的折射,從小處說是父母意識的投影。當開豪車、住別墅成為很多人羨慕的生活,孩子自然為把它當作理想來追求。當一個家庭或者一個家族里做高官的人最受大家追捧、最受親人尊敬,孩子自然會想成為那樣的人?!叭绻徽J真學習,你就不會有好工作,將來連房子也買不起?!痹诩彝ブ羞@樣的話語是不是很耳熟?當教育變得很功利,理想自然會悄悄發(fā)生改變。
社會發(fā)展了,物質(zhì)富有了,理想教育也應(yīng)該與時俱進。太“高大上”的教育只能讓學生的價值觀上再增加一條“口是心非”。找到一個適當?shù)那锌冢寣W生從心底認同,才能引發(fā)正能量。經(jīng)過深入思考后,我認為學生因為年齡小往往以偏概全,對“大官”的職位光環(huán)看到的多,對“責任”重擔看到的少;對明星緋聞和收入關(guān)注的多,對成功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成名之后的善舉認識的少;對“土豪”的奢華生活看到的多,對收入合法、人們的評價認識的少。必須引導學生認識到理想應(yīng)將責、權(quán)、利相結(jié)合。當游戲測試員也要玩出程序員的水平,“吃貨”也要吃成有品位的“美食家”。
經(jīng)過充分考慮后,我決定召開一個班級討論會。召開之前我做了個動員,讓學生花一周時間搜集自己要實現(xiàn)的理想的成功事例。要成為名星的搜集名星成功的事例并分析成功原因;要做大官的搜集你仰慕官員的事跡;要成為土豪的搜集中外土豪 (富豪)的故事,并進行對比……因為學生搜集資料的過程就是閱讀分析的過程。
討論會在四(1)班如期舉行。主題為“讓理想照亮我們前行的腳步”。會議通過陳述、提問、辯論的方式進行。由班長主持。會前將大家的理想進行了分類,陳述的時候,有相近的理想的同學組團陳述,然后接受大家提問,如果意見不同,就進行辯論。討論的主要問題是“我的理想是———,怎樣實現(xiàn)我的理想?”
想當廚師的趙勇首先發(fā)言:“我的理想是做一個五星級酒店的大廚,收入高,而且可以嘗到各種美味!還不用那么辛苦地念書去取得高學歷。可是我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廚師也是分等級的,從初級、高級到技師要很長時間,需要從粗加工、打荷、配菜等崗位一點一點成長。看來要實現(xiàn)我的理想,還得從學習上開始下功夫,不然可能初級都考不過去。”
大家爭論最激烈的還是做土豪。所有同學都希望自己是有錢人。但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土豪是那種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錢的人。拿成沓的百元大鈔壓宴席上的桌牌、戴大項鏈、名表……是暴發(fā)戶的形象。一部分學生認為是花自己的錢,跟別人沒關(guān)系。在他們討論不分勝負的時候。我出示了比爾·蓋茨、巴菲特將所有財出捐出的新聞,新聞中說比爾·蓋茨可以穿一件掉了線頭的羊毛衫出來演講,但卻沒有一個人會覺得自己比他更有錢。巴菲特就居住在一個極普通的居民小區(qū)里,既沒保鏢也沒傭人,居住的房子還是40年前的。他們更愿意把這些自己一生的奮斗所賺來的錢用于慈善事業(yè),用于拯救那些災(zāi)民、難民和還沒有解決溫飽的窮人們身上。這時一個學生補充了他搜集的《瑞士人的消費觀念》,文章中說瑞士汽車普及率極高,但在那里的公路上,豪華的奔馳并不多見。要是家里有一輛車,再買一輛新的都是一件難為情的事。即使千萬億萬富翁,在瑞士也只有銀行和稅務(wù)局知道。人們都知道瑞士生產(chǎn)名表,但許多瑞士人仍戴著普通表,年輕人也喜歡戴幾十美元一塊的塑料表。通過討論大家達成了共識: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能為富不仁,要做有責任感的、愛國愛民的富人。
希望像范冰冰那樣拿幾十萬出場費的孩子表示,她的理想不變。但她知道范冰冰成名前也有每天只能吃一頓飯的日子。那時候范冰冰的最大夢想就是吃碗刀削面。即使成名之后為了趕時間一個漢堡一瓶可樂算午飯的時候也有。所以她也要像范冰冰那樣能吃苦,把舞蹈練好。
……
我為孩子們的發(fā)言表示高興,也非常羨慕他們能在這個年齡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同時也為自己當初剛看作文時的想法羞愧。如果我當時把作文搬到班級,大發(fā)一通火,指責一番,也許孩子們交給我的理想都是教師、醫(yī)生、軍人……社會需要每一個職業(yè),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狀元。而我們需要的就是引導孩子增強社會奉獻意識、服務(wù)意識、責任意識。讓孩子知道每一種理想的實現(xiàn)都要付出艱辛的勞動,沒有現(xiàn)在的努力,理想真能是空想。對很多學生而言,理想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為理想努力奮斗的這份恒心,才是當前教育真正要教給學生的。這就是理想的鈣質(zhì)。
會后我們進行了第二次習作,主題是“讓理想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要求結(jié)合討論會的感受寫出“我對理想的再認識”,寫出自己實現(xiàn)理想的規(guī)劃。
我知道,單靠這一節(jié)課要想完全改變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那是過于樂觀了。于是,我在家長會上選讀了學生班級討論會前的兩篇習作,又讀了討論會后的習作。史雪柔的家長說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聲:“現(xiàn)階段正是孩子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時期,你不去種莊稼,雜草自然會占領(lǐng)。”曹紫瑩同學的家長表示:“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luò)影響很大,而十幾歲的孩子判斷力不強,很容易受影響。家長和學校做好引導非常關(guān)鍵?!毙礻柕募议L認為家長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家長的影響更大,孩子的表現(xiàn)往往就是家長的縮影。
當理想遭遇“土豪”,不要怕,那不是孩子的錯。需要的是在人生觀、價值觀上的引導,讓孩子們明白一個有責任感、有奉獻意識的富豪更值得追求。而激發(fā)孩子努力去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信念也更有教育價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