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扭腰客
臭菜自成一派
◎ 扭腰客
母親習(xí)慣早起,好去城南的小菜場買新鮮蔬菜。近幾日,她早早地去了,菜籃子卻經(jīng)常裝不滿。她看看半滿的籃子,看看半疑惑的我,笑說:“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以前買好幾籃子,這會兒只能買半籃子啦?!蔽覔项^,囁嚅著跟母親搭話:“哦哦,蒜又貴了么?”母親不回答,其實就等于回答了。我彎腰蹲在母親旁邊,默默摘菜。
影視劇里每每喜歡給出山東、東北等北方人大吃生蔥、生蒜的鏡頭。歷史劇《激情燃燒的歲月》里,東北人石光榮跟老伴兒鬧別扭,沒人給做飯了,自己蹲在廚房整出生蔥蒜就饅頭的“大餐”。而石光榮的媳婦褚琴就討厭老頭子喜歡吃蔥姜蒜和豬蹄兒的毛病。每次看到這里,我都忍不住樂。南方人就算吃大蒜,也習(xí)慣炒好、燜熟了,軟綿綿地吃,看不得北方人如此“野蠻”。
有朋友為減肥,天天向人灌輸吃素。我就受不了那窮秀才好為人師的毛病,告訴她:“葷”跟肉食其實不是一回事。佛教徒稱蔥蒜等有特殊氣味的菜為“葷”,有“五葷”之說,大概指蔥、蒜、韭、薤、芫荽等(也叫“五辛”)。肉食叫“腥”。不吃葷即不吃“臭菜”,也就是不吃蔥、姜、蒜、韭菜、蒜苗、蒜薹等吃了嘴里容易產(chǎn)生異味的菜。這么一掰扯,在“吃臭”上,其實北方人倒真有些冤枉。
《說文》中說:“葷,臭菜也?!敝袊颂矚g吃臭菜了,幾乎各地都有氣味怪異的佳肴。拋開生蔥、生蒜不說,北方常見的糖蒜、東北辣白菜、酸菜、芥末墩、腌咸菜、老北京韭菜花之類都可以算作臭菜。至于臭豆腐,雖然南北均有,但制法、吃法大為不同。北京聞名的王致和臭豆腐為臭豆腐乳,與南方流行的臭豆腐干大不一樣。南方的臭豆腐可以油炸食用,豆腐乳就只能配著大餅、饅頭一起吃了。
論臭菜的花樣,北方人肯定要落下風(fēng)的。南方的臭菜,不僅花樣百出,而且臭得自成一派。鼎鼎大名的寧波臭冬瓜和上虞霉千張,那味道,真是一點也不糟?!俺魵庋臁边@個詞兒。浙江寧波人嗜食“臭”的歷史悠久,有寧波朋友跟我開玩笑:三日不吃臭咸菜,腳步邁不開。至于臭冬瓜,寧波有 “麻油老酒腌冬瓜”之民諺。據(jù)說很多浙東寧紹一帶的海外游子回鄉(xiāng)探親時,都要品嘗一下臭冬瓜、臭咸菜、臭毛豆、臭豆腐、臭莧菜梗等家鄉(xiāng)土特產(chǎn)。
俗語云某人富貴,必形容其吃香的、喝辣的,穿好的、上靚的,可是看看普天下嗜好美食的老饕們,怕是沒有一個不曉得臭菜的妙處吧。吃膩了山珍海味,提起糖蒜、韭菜花、油潑辣子、酸豇豆、孜然、茴香、香椿葉、泡姜、荊芥(與黃瓜涼拌)或羊肉湯里的香菜(也叫“芫荽”)、蔥花加胡椒面,無不口水直流三千尺。其中荊芥有必要單獨拿出來八卦一下,它也叫貓薄荷,是一種會引起幻覺的植物。貓咪如果吃了,有些會引起暫時性(5~15分鐘)的“異常行為”,比如打噴嚏、咀嚼、摩擦、翻滾、喵喵叫、咕嚕咕嚕等。有些貓吃了貓薄荷之后會追逐幻想中的老鼠,有些則會呆坐著,茫然地瞪著眼,有的會摩擦墻壁和地板……貓薄荷,簡直就是貓咪眼里的興奮劑!
其實臭菜大多有益健康,如蒜能殺菌消毒,洋蔥可治高血壓、降血脂、降血糖,辣椒刺激腸胃蠕動,而韭菜更是天然壯陽之物。只有一點不好,吃完臭菜嘴里往往有一股子臭味,這就比較討厭,尤其是在公共場所,嘴里有異味會給人非常不好的印象。私下里卿卿我我的時候最好也注意,不要等到“親一個”的時候才想起牙齒上的韭菜葉子和大蒜。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納粹分子曾云:“猶太人身上都有蒜味,太可惡了!”因為大蒜人頭落地,也算是古今奇聞。
很多臭菜是臭中有香的,這也算美食辯證法的一種。南方朋友告知,之所以浙東人喜歡吃臭菜,是因為瀕臨東海,海產(chǎn)豐富。過去沒有冷藏設(shè)備,海產(chǎn)品上岸后極易變質(zhì),所以漁民們只得將大量鮮貨用鹽腌制成咸貨。長期與咸腥海鮮打交道,久而久之,臭而不知其臭。再有就是當?shù)孛耧L(fēng)儉樸,加上口味嗜咸,所以家家戶戶都把腌菜作為家常下飯菜。
(摘自《愛尚生活》2013年第9期 圖/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