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燕 王青鳳 李林枝
葉小燕:女,大專,主管護師
糖尿病足是由糖尿病血管病變、神經(jīng)病變或感染等因素引發(fā)的糖尿病患者下肢和足組織破壞性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殘的重要原因之一[1-2]。有研究證明[3],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 -I)水平的降低與糖尿病足相關(guān)。濕性敷料是臨床上使用的一種封閉敷料,可制造濕潤環(huán)境,促進傷口愈合[4]。目前根據(jù)IGF-I 水平對糖尿病足患者進行濕性敷料處理和護理的研究甚少,研究根據(jù)IGF-I 水平對糖尿病足患者進行濕性敷料處理和護理的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分析了根據(jù)IGF-I 水平對糖尿病足患者進行濕性敷料處理和護理,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8 例為研究對象,男48 例,女40 例。年齡28~71 歲,平均年齡(51.25 ±10.25)。入選標(biāo)準(zhǔn):糖尿病足分級在1~3 級。排除標(biāo)準(zhǔn):患者有遺傳性皮膚疾病、嚴(yán)重肝腎功能疾病和精神障礙等疾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 級患者15 例,2 級患者21 例,3 級患者8 例;對照組1 級患者16 例,2 級患者22 例,3 級患者6 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控制血糖和抗感染治療,2級和3 級患者根據(jù)情況實行手術(shù)治療。兩組均護理1 個月。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營養(yǎng)護理,減少含糖量高的食品,喜歡甜食的患者可適當(dāng)食用阿斯巴甜等糖代品。多補充含蛋白質(zhì)、維生素C、維生素B 等對皮膚生長愈合有益的食品。對緊張和焦慮患者及時進行心理護理,使患者明確糖尿病足的發(fā)病原因和愈合過程,增強信心,讓患者多看些喜劇以及多和家屬進行交流,緩解焦慮情緒。患者平時穿鞋襪要干凈舒適,每日用溫水洗腳,同時叮囑其注意足部保暖等。
1.2.1 傷口處理 對照組:(1)根據(jù)潰瘍面積進行燒傷膏涂抹次數(shù)調(diào)整,潰瘍面積<35%時每天涂抹1 次,35%~65%時每天涂抹2 次,>65%時每天涂抹3 次,同時進行Ⅱ級護理和健康指導(dǎo)。觀察組:(1)觀察組患者根據(jù)IGF -I 水平進行濕料處理,當(dāng)血漿IGF-I 水平>165 μg/L 時每天進行1 次傷口清理和換藥;>125~165 μg/L 時每天進行2 次傷口清理和換藥;<125 μg/L 時每天進行3 次傷口清理和換藥。(2)濕性敷料處理。先用無菌紗布吸干水分,對有手術(shù)切口患者進行清創(chuàng),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清洗,出現(xiàn)感染者清理范圍包括傷口周圍5 cm 區(qū)域,未出現(xiàn)感染者清理范圍包括傷口周圍3 cm區(qū)域,在創(chuàng)口敷上清創(chuàng)敷料,紗布及其他敷料均經(jīng)消毒處理后覆蓋傷口;對傷口出現(xiàn)感染患者用生理鹽水對創(chuàng)口進行清理,對干燥創(chuàng)口涂抹生理鹽水以保持濕潤。
1.3 評定方法 (1)糖尿病足分級按Wagner 分級[5]。0 級:有發(fā)生足潰瘍危險因素,尚無潰瘍;1 級:表淺潰瘍,無感染;2級:較深的潰瘍,合并軟組織炎,無膿腫和骨的感染;3 級:深度感染,伴有骨組織病變或膿腫;4 級:局限性(趾、足跟或前足背)壞疽;5 級:全足壞疽。(2)每天對患者創(chuàng)面情況進行1次評估。痊愈:新生肉芽組織長出,上皮完全覆蓋創(chuàng)面且創(chuàng)面愈合高于90%;好轉(zhuǎn):創(chuàng)面顯著縮小,干燥無炎性滲出,紅潤,新生肉芽部分長出且創(chuàng)面愈合35%~70%;無效:病變部位無顯著改善,組織壞死嚴(yán)重,創(chuàng)面擴大或愈合<35%。(3)滿意度通過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進行調(diào)查,共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88 份,回收88 份,回收率100%。
1.4 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采用PEMS 3.1 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 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 秩和檢驗,多個樣本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SNK -q 檢驗,多個樣本的等級資料比較采用K-WH 檢驗,檢驗水準(zhǔn)α=0.05。
2.1 兩組患者傷口愈合時間比較(表1)
表1 兩組傷口愈合時間比較(d,±s)
表1 兩組傷口愈合時間比較(d,±s)
組別 例數(shù) 傷口愈合時間觀察組44 16.59 ±6.88對照組 44 26.85 ±6.96 t 值6.954 P 值<0.001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例(%)
2.3 觀察組不同分級患者傷口愈合時間比較(表3)
表3 觀察組不同分級患者傷口愈合時間比較(d,±s)
表3 觀察組不同分級患者傷口愈合時間比較(d,±s)
分級 例數(shù) 傷口愈合時間1 級15 10.55 ±6.26 2 級 21 17.66 ±5.29 3 級 8 22.14 ±5.38 F 值12.587 P 值<0.001
2.4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表4)
表4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例(%)
由于糖尿病患者代謝紊亂和血管病變導(dǎo)致局部缺血,糖尿病患者常出現(xiàn)糖尿病足[6-7]。糖尿病足患者由于傷口長期暴露于空氣中,易發(fā)生感染和壞疽,使傷口愈合緩慢[8]。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足患者中IGF -I 水平明顯降低,且糖尿病足嚴(yán)重程度與IGF-I 水平呈一定的相關(guān)性[9]。傳統(tǒng)糖尿病足換藥方法主要是促進傷口干燥,不但不能促進組織生長和傷口愈合,而且換藥時患者常感覺疼痛。濕性敷料品種多,功能全,可自溶性清創(chuàng)、抗菌、促進組織生長等。濕性敷料可創(chuàng)造一個封閉的濕潤環(huán)境,提高傷口上皮細胞分化能力,加快傷口愈合和組織生長[10]。濕性敷料亦可保持傷口濕潤無黏連,在傷口換藥時可明顯減輕患者痛苦[11]。目前根據(jù)IGF -I 水平進行濕性敷料處理和護理方面的研究少,研究根據(jù)血漿IGF-I 水平進行濕性敷料處理和護理對糖尿病足患者的影響可為糖尿病足護理提供臨床依據(jù)。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根據(jù)血漿IGF-I 水平進行濕性敷料處理和護理,觀察組傷口愈合時間少于對照組,且觀察組1,2,3級間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情況好于對照組,且觀察組1,2,3 級間比較也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對糖尿病足患者創(chuàng)口進行清理并使用濕性敷料可加快創(chuàng)口愈合的速度。濕性敷料處理的患者換藥時疼痛程度低,肉芽和組織生長速度快,適當(dāng)?shù)臓I養(yǎng)護理可補充糖尿病足患者傷口愈合所需蛋白質(zhì)和微量元素,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為傷口的愈合提供有利條件。囑患者每天進行溫水洗腳約10 min和足部保暖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患者足部供氧情況和營養(yǎng)物質(zhì)供給情況,為糖尿病足創(chuàng)口的愈合和組織生長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根據(jù)IGF-I 水平進行濕性敷料處理和護理可有效高糖尿病足患者的護理效果、患者滿意度和創(chuàng)口愈合速度,是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
[1]楊群英,薛耀明,曹 瑛,等.糖尿病足潰瘍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20(3):189 -191.
[2]荊 亭,王 英.糖尿病足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28 -29.
[3]王曉麗,常向云,孫 侃,等.不同程度糖尿病足潰瘍風(fēng)險患者血漿胰島素樣生長因子水平的變化及意義[J].中國全科醫(yī)學(xué),2011,14(5C):1632 -1634.
[4]房秋燕,張彩鑫,蔡香容.濕性療法在治療體表潰瘍中的療效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2):2076 -2077.
[5]姚曉愛,王玉珍,姜玉峰,等.211 例住院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yù)防與控制,2010,18(2):185 -187.
[6]王 威,谷涌泉,俞恒錫,等.糖尿病足胼胝下潰瘍的傷口護理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8):746 -747.
[7]Woo KY,Santos V,Gamba M.Understanding diabetic foot ulcers[J].Nursing,2013,43(10):36 -42.
[8]周紅菊,鄧瑞文,饒 忠,等.藻酸鹽敷料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的臨床觀察和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3):1219-1221.
[9]嚴(yán)龍宗,陳 斌.慢性創(chuàng)面愈合的細胞治療[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17(46):8096 -8101.
[10]陳影潔 吳偉英,黃劍施,等.濕性愈合理論在糖尿病足潰瘍創(chuàng)面換藥中的應(yīng)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 (23):126 -127.
[11]何書連,李曉燕.濕性敷料在糖尿病足換藥護理中的應(yīng)用[J].現(xiàn)代預(yù)防醫(yī)學(xué),2012,39(15):4020 -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