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一頭烏黑靚麗的頭發(fā),帶著洗發(fā)水淡淡的清香,那甜美的笑容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我們靠得更近了,心也靠得更近了……
烏云已經(jīng)許久沒有出來值班,今天卻似乎是它的主場,公雞還未報曉,恪盡職守的它便已開始工作了,一下就潑下來夏天的第一場雷陣雨。與此同時,一把紫色花傘和一把淡粉色傘遙相呼應(yīng),早早出現(xiàn)在車站里。她們身穿同樣的校服,卻是熟悉的陌生人。每天,在這里,只有她們倆……
我無趣地打量著別的線路的公交車來來往往,一輛輛消失在雨中。雨還在下,越來越大。本來就弱不禁風(fēng)的我,為躲避疾馳而過的車輛濺起的泥水不停地左歪右斜,幾乎站立不住,如同一個搖搖擺擺的不倒翁。今天我坐的這路車晚點了……
正當我焦躁不安時,一陣強風(fēng)從背后襲來,來不及躲閃的我躺在了泥水中。路旁的廣告牌在我眼里好像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圈,眼前一下子只剩下灰色的天空和雨滴。后背一陣刺痛,我的臉上又增添了熾熱的“雨滴”,只聽見一聲喊:“長沒長眼睛啊?!站都站不穩(wěn)……‘你才是!你怎么騎車的……,”一陣稚嫩的聲音鉆進我的耳膜,與那一聲粗暴叫喊對比鮮明,滿腔的委屈一下子被沖得煙消云散。一張清新的娃娃臉出現(xiàn)在我眼前。飄逸的長發(fā)帶著絲絲自然的泥土味鉆入我的鼻腔。伸過來的一只溫暖的手將我拽起,“姐姐,你沒事吧?”我揉了揉著地的后背,感覺似乎好多了:“謝謝你!”
我們相視而笑……
雨停了,太陽公公在空中微笑著俯瞰大地。車站空無一人,公交車上是一對說說笑笑的花紫傘和淡粉傘……
一場雨,一次偶然的遭遇,我們,在那里,心靠得更近了。
到站了,兩只傘靠得更近了,歡笑聲不絕……
【技法講解】
本文句式整散相容, 錯落有致。她們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每天相遇在公交站臺,乘坐同一輛公交車,踏入同一個校門,卻依然形同路人。突發(fā)的一場意外,讓她們一下子變成了親密的好友。的確,心靈的溝通就是這么神奇,患難時建立的友情更珍貴。本文語言的亮點是句子有長有短,長短結(jié)合。一般來說,散句自由活潑、富有變化。本文作者用整句渲染雨中等車氣氛,增強語勢;用散句來書寫人物心理和氣氛的變化;這種“整散結(jié)合”的寫法為文章增添不少的文采,從而贏得閱卷老師的好評。
風(fēng)趣是一種語言表達的機智,往往能使人在輕松活潑中得到審美的愉悅。它常常通過大詞小用、莊詞諧用、褒詞貶用以及時空錯位、移花接木等方式巧組妙合,給人以無窮的藝術(shù)享受。詼諧而不失莊重,搞笑而暗藏慧穎的語言,能讓人在輕松愉快中受感染,在潛移默化時生共鳴。只要場合適當,不失時機地幽上一默,必然會給文章增色不少。如中考滿分作文《我家的“三國殺”》中的精彩片段:
“不買彩電,彩電對眼睛不好,再說這幾天家里有‘經(jīng)濟危機,以后再說!”當慣了“皇帝”的媽媽“圣旨”一下,便準備“拂袖退朝”。我們哪里肯依,爸爸和我輪流“奏本”,妹妹也揪著媽媽的褲腿“死死苦諫”,也許真是眾怒難犯吧,媽媽勉強答應(yīng)了。
句中的“圣旨” “拂袖退朝”“奏本”“死死苦諫”等詞,本來是描寫宮廷生活的詞語,這里臨時嫁接來寫家庭生活,大詞小用,風(fēng)趣生動,詼諧地寫出了家庭生活的風(fēng)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