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編輯部
夏志清的學術貢獻及其遺產(chǎn)
⊙ 本刊編輯部
夏志清的一生主要功績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其影響既在歐美漢學界,也影響了中國與香港、臺灣地區(qū)。夏志清的《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率先使歐美人了解了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發(fā)展情況,該書在香港、臺灣出版之后也“啟蒙”了那里很多學者,其著作悄悄傳入中國之后,引發(fā)爭議,一方面他受到批評,另一面也悄悄地影響了諸多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的學者。之后,夏志清在中國的影響逐漸增大,2005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
2013年12月29日,夏志清去世。本刊編輯部邀請劉濤先生組稿,試圖較為系統(tǒng)地討論夏志清的學術貢獻,總結其遺產(chǎn)。因為夏志清先生影響了較多地域的學者,便著重邀請了美國、中國內(nèi)地、香港和臺灣地區(qū)的學者,請他們撰寫文章討論夏志清先生的功績與問題。
劉劍梅系劉再復先生的女兒,也是知名學者。她最初任教于馬里蘭大學,近幾年方赴香港科技大學。她的《革命與情愛:文學史、主題重復、女性身體》經(jīng)郭冰茹女士譯成中文之后,在國內(nèi)頗受歡迎,其《狂歡的女神》等著作亦頗有影響。劉劍梅教授博士期間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專業(yè)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曾親炙夏志清先生,與其交往極多。她所貢獻的《永遠天真的“老頑童”——緬懷恩師夏志清先生》一文,充滿了深情,讓我們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夏志清,了解到他對學生們的情感,也讓我們看到夏志清“老頑童”的形象。
黃文倩女士是臺灣淡江大學中文系的助理教授,她的《當臺灣人開始用微信、上淘寶》等文章很有影響,富有見地。組織這個欄目,得到了黃女士的大力支持與積極響應。她所貢獻的文章《在普世與入世間——70年代后夏志清的現(xiàn)代文學批評》以“普世”與“入世”兩個關鍵詞討論了夏志清一生的主要傾向,言簡意賅且可一語中的。世人對于夏志清的了解往往只限于《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而對其1970年代之后的作品缺乏關注,黃女士的文章主要討論了夏志清1970年代之后的文學批評,相信通過此文讀者會對夏志清有更為周全的了解。
青年學者劉濤先生主要從事中國近現(xiàn)當代思想史和文學史研究。他的文章為《在時代中的沉與浮——論夏志清及其〈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主要討論《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在時代中的沉與浮。因為《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觸動了時代的神經(jīng),故對其評價有褒有貶,有升有降,同時通過這部書也可以從側面了解中國近幾十年風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