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馨悅
最珍貴的角落,充滿了關愛與希望;最親密的朋友,充滿了真情與感恩;最美麗的世界,充滿了友愛與慈善。
曾經我單純地認為,慈善,就是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付出代價和幫助別人,是各種捐款物資體現出來的團結與力量。但是當我看完《慈善讀本》最后一個字,我發(fā)現我錯了,原來慈善在乎的不是付出的代價,而是做慈善時的那份情懷。慈善,不是只有在大災大難面前才表現出來的愛,也不是以物質的多少來衡量慈善者的真情,更不是一個富有的人對貧困者的憐憫和施舍。慈善是冬日里的一縷陽光,使饑寒交迫的人感到溫暖;慈善也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瀕臨危境的人重燃希望;慈善還是久旱后的一滴甘露,使心靈枯萎的人感受到愛心的滋潤。
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期間,我曾經無數次在鏡頭中看到一句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句話道出了無數懷著關愛與善良之心的人們所匯聚的心聲。于是,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的人們?yōu)闉膮^(qū)捐獻了自己的一份力,小到我們中學生寫的一封慰問信,大到一些企業(yè)所捐獻的巨額資金和不少志愿者親赴災區(qū)義務幫助災區(qū)的人們重建家園。無論是一封封慰問信,還是一筆筆巨額捐款,都讓一個個失去父母的孩子重獲溫暖,重獲活下去的信心和信念。讓失去家園的人們團結一心,感受到來自全世界的溫暖,這就是慈善的力量!
慈善的力量是偉大的,無限的。因為慈善,艾滋病患者不再孤獨悲傷;因為慈善,白內障病人重見陽光;也因為慈善,貧困的大學生不再為學費而失去求學機會。慈善是無形的,對于中學生而言,慈善在哪里?怎樣才算是做慈善?難道只有像別人一樣捐獻巨資才算慈善嗎?不,慈善,其實不難,它就在我們身邊,無時無刻。如果你有錢,你可以給身邊的貧困同學一點資助,給貧困山區(qū)孩子一件文具;如果你沒有錢,你可以給予你的幫助;如果你有時間,你可以去做義工,陪孤兒院的孩子做游戲,去敬老院陪爺爺奶奶說說話;如果你沒有時間,你可以僅僅在網絡上留下一句真誠的話語;如果你不知道說什么,那么一個簡單的發(fā)自內心的微笑或許會帶給一個身陷困難的人一絲希望。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慈善有時就是簡單的舉手之勞。只要我們從“心”出發(fā),真心實意地去幫助有困難的人,別人快樂,自己更快樂。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相信小小的舉動和付出會讓整個世界變得快樂無窮、美好無限,到那時你會發(fā)現——慈善,其實真的不難!?
本文作者系紹興市第一初級中學學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