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振興
【摘 要】鉆孔灌注樁作為一種基礎形式以其適應性強、成本適中、施工簡便等特點被廣泛地應用公路橋梁及其它工程領域。由于其隱蔽性和基礎工程的重要性特點,鉆孔灌注樁的質量直接影響上部結構的穩(wěn)定和安全。本文分析鉆孔灌注樁基礎的缺陷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鉆孔灌注樁;承載機理;地基承載力;樁身強度;缺陷;防治
Bridge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AQ
Xu Zhen-xing
(Shandong Oriental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Linqi Shandong 276000)
【Abstract】Bored as a basic form of its adaptability, moderate cost, simple construction and other features are widely used roads and bridges and other engineering fields. Because of the importance of its hidden feature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directly affects Bored stability and security of the upper struc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defects Bored basic,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Bored;Bearing mechanism;Bearing capacity of the foundation;Pile strength;Defect;Prevention
1. 從鉆孔灌注樁的承載機理看樁基施工的關鍵
根據(jù)鉆孔灌注樁與周圍土體的受力模式,鉆孔灌注樁分為兩種:一是端承樁:其承載機理是樁把荷載傳遞到樁的底部,它支承在堅固的巖土層上;二是摩擦樁:其受力機理是通過樁表面和周圍封之間的摩擦力和依附力,逐漸把荷載從樁頂傳遞到周圍的土體中。通過分析各個工程實例,可以將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的關鍵歸為以下三類:
1.1 確保地基承載力。地基承載力取決巖層的構造情況、樁嵌入巖石的深度、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如果施工地區(qū)處理斷裂帶,在施工中就要注意夾層的存在。
1.2 保證樁身強度。樁身強度取決于鋼筋籠的制作質量與砼質量。鋼筋籠的制作檢查,簡單明了;而影響砼質量因素則很多,有些是可見的,有些是不可見的。砼的缺陷往往是由于施工工藝不合理引起,因此必須對樁基工程的施工工藝、質量保證措施進行嚴格的監(jiān)督。
1.3 沉渣量的檢查。對于摩擦樁而言,如果在設計中端部反力不大,端部的沉渣量對樁承載力亦影響不大;而對于鉆孔端承樁,如果沉渣量過大,勢必造成樁受荷時發(fā)生大量沉降,同樣使樁的承載力失效。
2. 鉆孔灌注樁基礎缺陷及防治措施
鉆孔灌注樁在施工時候的關鍵,不但在于施工工藝及地基承載力,還在于沉渣量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鉆孔灌注樁屬于隱藏工程,由于地下工程的不可見因素較多以及本身施工的復雜性,可能會造成比較多的缺陷,因此不斷總結、分析這些缺陷并運用相應的防治措施解決實際問題在鉆孔灌注樁的施工中顯得尤為重要。鉆孔灌注樁的主要缺陷、產(chǎn)生原因及相應的防治措施列舉如下:
2.1 樁底地基承載力不足。
(1)原因:樁端沒有支承在持力層上面。
(2)防治措施:這種情況一般出現(xiàn)在復雜地層,這種地層一般最好取芯檢驗,如不能鉆孔取芯,要參照鄰近取芯情況、鉆速、泥漿返上的巖屑及鉆進情況(一般鉆進至微風化巖時,鉆頭不蹩鉆,主要鉆桿振動不很厲害,鉆進聲音感覺較好)、工程地質資料進行綜合考慮。
2.2 縮徑(孔徑小于設計孔徑)。
(1)原因:塑性土膨脹。
(2)防治措施:成孔時,應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快速通過,在成孔一段時間,孔壁形成泥皮,孔壁不會滲水,亦不會引起膨脹,如出現(xiàn)縮徑,采用上下反復掃孔的辦法,以擴大孔徑。
2.3 樁底沉渣量過大。
2.3.1 原因:檢查不夠認真,清孔不干凈或沒有進行二次清孔。
2.3.2 防治措施:
(1)認真檢查,采用正確的測繩和測錘。
(2)一次清孔后,不符合要求,要采取措施:如改善泥漿性能,延長清孔時間進行清孔。在下完鋼筋籠后,再檢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過規(guī)范要求,應進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可再利用導管進行,準備一個清孔接頭,一頭可接導管 ,一頭接膠管,在導管下完后,提離孔底0.4m,在接管上接上泥漿泵直接進行泥漿循環(huán)。二次清孔優(yōu)點:及時有效保證樁底干凈。
2.4 鋼筋籠上浮。
2.4.1 原因:
(1)當混凝土灌注至鋼筋籠下,若此時提升導管,導管底端距離鋼筋籠僅有1m左右的距離時,由于澆注的砼自導管流出后沖擊力較大,推動了鋼筋籠上浮。
(2)由于砼灌注鋼筋籠且導管埋深較大時,其上層砼因澆注時間較長,已近初凝,表面形成硬殼,砼與鋼筋有一定握裹力,如果此時導管底端未及時提到鋼筋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導管流出后將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頂升,同時也帶動鋼筋籠上移。
2.4.2 防治措施:
(1)灌注砼過程中,應隨時掌握砼澆注標高及導管埋深,當砼埋過鋼筋籠底端2~3m時,應及時將導管提至鋼筋籠底端以上。
(2)當發(fā)現(xiàn)鋼筋籠開始上浮時,應立即停止?jié)沧?,并準確計算導管埋深和已澆砼標高,提升導管后再進行澆注,上浮現(xiàn)象即可消除。
2.5 斷樁。
2.5.1 原因:
(1)灌注砼過程中,因導管漏水或導管提漏而二次下球也造成夾泥層和斷樁的原因。導管提漏有兩種原因:一是當導管堵塞時,一般采用上下振擊法,使混凝土強行流出,但如此時導管埋深很少,極易提漏。二是因泥漿過稠,如果估算或測砼面
難,在測量導管埋深時,對砼澆注高度判斷錯誤,而在卸管時多提,使導管提離砼面,也就產(chǎn)生提漏,引起斷樁。
(2)灌注時間過長,而上部砼已接近初凝,形成硬殼,而且隨時間增長,泥漿中殘渣將不斷沉淀,從而加厚了積聚在砼表面的沉淀物,造成砼灌注極為困難,造成堵管與導管拔不上來,引發(fā)斷樁事故。
(3)導管埋得太深,拔出時底部已接近初凝,導管拔上后砼不能及時沖填,造成泥漿填入,引發(fā)斷樁。
2.5.2 防治方法:
(1)認真做好清孔,防止孔壁坍塌。
(2)盡可能提高混凝土澆注速度:一是開始澆砼時盡量積累大量砼,產(chǎn)生極大的沖擊力可以克服泥漿阻力。二是快速連續(xù)澆注,使砼和泥漿一直保持流動狀態(tài),可防導管堵塞。
(3)提升導管要準確可靠,灌注砼過程中隨時測量導管埋深,并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
(4)灌注水下砼前檢查導管是否漏水、彎曲和缺陷,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更換。
3. 結束語
鉆孔灌注樁在一項工程項目中往往會耗費大量的工程資金,也占用較長的施工周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施工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規(guī)定,對每一道工序嚴格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查明原因,合理確定處理方案,確保鉆孔灌注樁的施工質量。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