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志萍+張繼忠+文學(xué)正
作者簡介:陶志萍(1975—),女,云南永仁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培育、營造林技術(shù)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圖分類號:S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5015302
1永仁縣基本概況
永仁縣地處滇中北部,滇川要塞,跨東經(jīng)101°14′~101°49′,北緯25°51′~26°30′之間。東臨金沙江與四川省會理縣隔江相望,南同元謀縣毗鄰,西南和大姚縣接壤,西北與麗江地區(qū)華坪縣隔江相望,北連四川省攀枝花市。屬內(nèi)陸高原區(qū),位于滇中紅色高原北緣,具有“V”字形和“山”形結(jié)構(gòu)特點,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中部地勢開闊,平均海拔1530~1700m之間。全縣總面積2189km2,其中山區(qū)占96%,壩區(qū)占4%。
1.1氣候
全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縣城所在地多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8244h,最多年3018h,最少年2594h。日照居全省第一,太陽輻射量高,年平均1583kCal/cm2。年平均溫度177℃,≥10℃的活動積溫5934℃。全縣地處金沙江沿岸,地形起伏,相對高差大(從金沙江邊海拔926m至大雪山海拔28847m)形成了具有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的立體氣候。全縣氣候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干濕季節(jié)明顯,春暖干旱、秋涼濕潤,夏秋多雨,冬春干旱少雨,日照長,蒸發(fā)量大。全縣年平均降水量8339mm,最多年11477mm,最少年5803mm,降水分布不均勻,主要集中在6~9月,年平均相對濕度63%,年蒸發(fā)量27944mm,為降水量的3.4倍。
1.2土壤
永仁縣森林土壤共劃分為6個土類,8個亞類。其中有5個地帶性土類,即:棕壤、黃棕壤、紅壤、燥紅土;1個非地帶性土類,即紫色土。其中紫色土、紅壤在永仁縣分布范圍較廣。
1.3森林資源狀況
永仁縣具有較多的森林資源和發(fā)展林業(yè)的優(yōu)越條件,林業(yè)用地面積26845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8308%,在林業(yè)用地中,有林地面積22568萬畝,占林業(yè)用地的8401%。全縣森林覆蓋率為7010%,森林活立木蓄積量達85353萬m3。據(jù)永仁縣森林資源二類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永仁縣云南松林分面積為14781萬畝,占有林地面積的655%,活立木蓄積量6144萬m3,占有林地蓄積的72%。
2種源分析
同一樹種分布在不同的立地條件上,便形成不同的生態(tài)型。造林時,種源地與造林地立地條件相差太大,會出現(xiàn)林木生長不良,生長緩慢,甚至失敗。不同的立地條件的母樹生產(chǎn)的種子質(zhì)量不同,苗木的生長情況也不同。所以采種母樹的選擇,要做到適地適樹,了解用種地區(qū)造林地塊的立地條件,選擇相同或相近地區(qū)的林分母樹。為了保證種子的質(zhì)量,達到良種壯苗的目的,選擇采種母樹較為重要。采種應(yīng)在優(yōu)良林分中選擇樹齡 20~30年,樹干通直,無病蟲害、無疤節(jié)、發(fā)育健壯、材質(zhì)好,結(jié)果豐富,對災(zāi)害抵抗力強,無機械損傷沒有采過松脂的林木作為采種母樹。永仁縣的云南松種源十分豐富,白馬河林場10000畝云南松母樹林是全國最大的云南松母樹林基地,天保工程實施后,又在萬馬林場和白馬河林場續(xù)建了22000畝云南松鄉(xiāng)土樹種采種基地,能提供遺傳品質(zhì)好、數(shù)量足夠的云南松良種。
3云南松苗木培養(yǎng)
3.1采種
采種期適宜與否對種子質(zhì)量影響很大,過早采種會嚴重降低質(zhì)量和發(fā)芽率,采種過遲又易飛散難以采到。要采到種子,又能保證種子的質(zhì)量,必須根據(jù)當?shù)亓⒌貤l件,確定采種期。采種時間要在種子成熟,但鱗片還沒有裂開時采收,一般在12月至次年2月份采收。球果采回后,在平整場地上曝曬5~6d,鱗片裂開種子即脫出,種子脫出后經(jīng)篩沙、去雜,搓去翅,風選除癟粒后用布袋或紙袋收藏,置于通風干燥處,防止受潮霉爛。云南松種子每千粒約重 10~14g,發(fā)芽率達75%~85%。
3.2育苗
云南松以播種繁殖為主。種子在播種前一天先放在冷水中浸泡,除去雜質(zhì),再用1%~1.5%石灰水浸種24h或用0.3%~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0~20min,然后用清水洗凈,除去浮在上面的空粒雜質(zhì),晾干后即可播種,處理過的種子注意不要曝曬,避風保濕,不宜灑水,最好當天播完。云南松播種最佳時間是3月初。每袋播種5粒左右,覆土1cm,直立排放在苗床上,營養(yǎng)袋之間要相互擠緊,用土填實,不留空隙。
3.3種苗管理
播種或裝苗后要及時灌足第一次水,以濕透全部營養(yǎng)土為度,之后視天氣情況,每3~5d噴1次,澆水時間要在早晨或下午。緩苗期后,可視土壤墑情進行澆水。為防止苗木徒長,在滿足苗木對水份需求的情況下,盡量少澆水。施肥可用地面撒施或噴施。前期噴施濃度0.2%的磷酸二氫鉀2~3次,后期噴施濃度0.5%尿素1次。為預(yù)防立枯病發(fā)生,每隔7~10d噴2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噴施藥液要均勻,以藥液滲到苗根為度,需進行2~3次。為保證幼苗有足夠的營養(yǎng)和光照,出苗10d后開始間苗,分1~2次間完,拔去袋邊的弱苗,保留中間健壯的一株苗。及時做好松土,除草工作,保證苗木正常生長。在苗期管理中可靈活掌握施2~3次化肥做追肥,在苗出齊一個月后可以追施復(fù)合肥0.5%~1%濃度在早上或下午進行噴施,間隔 15d后又噴施一次,要注意造林前一個月不能再施肥,以便促進苗木木質(zhì)化。
4營造云南松用材林
4.1造林地塊的選擇
云南松垂直分布為海拔800~2800m,而成片集中分布的海拔范圍大致在1300m以上,因而選擇造林地塊時,最好選擇在海拔1400~2300m之間,立地條件相對較好并且集中連片的區(qū)域??梢猿浞掷萌斯ど唐妨植煞ホE地更新和低效林改造地塊進行。
4.2預(yù)整地
整地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幼苗生長的立地條件,從而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進幼林生長,同時也可使造林施工容易進行。云南松造林預(yù)整地一般在1~3月進行。云南松的初植密度一般每公頃造林2839株為宜(株行距2m×2m)。在交通運輸不便,勞力不足的地方,也可以稀一些,每公頃造林1665株(株行距2m×3m)。整地方法為穴狀整地,一般為直徑0.5m×0.5m×0.5m的圓形塘穴。
4.3定植
營造云南松一般采取雨季造林,要在下過透雨之后或陰雨連綿期間進行。由于云南省蹲苗期較長,最好選用兩年生畝進行定植。苗木出圃前應(yīng)灌一次透水,待水稍干,容器袋內(nèi)營養(yǎng)土稍硬時起苗。起苗時從苗畦一頭按順序出圃,做到營養(yǎng)土不松不散,保持袋體完整,防止散袋,損傷苗木根系。運輸途中要做好保濕,防止風吹日曬,并注意保持營養(yǎng)袋完整,防止壓碎壓散。栽植時劃破營養(yǎng)袋底部,并保持苗木根團不散,每穴1株。栽植后整平穴面,穴面覆一層虛土,以利保墑,提高造林成活率。
5幼林撫育管理
5.1松土、除草、割灌
造林后的云南松林地雜草、灌木會不斷出現(xiàn),有的生長速度超過了松苗,對松苗生長不利。因此,造林當年的10~11月,應(yīng)對林地認真進行一次松土除草、割灌。方法是以所植的云南松苗為中心,鏟除其40cm范圍內(nèi)的雜草、灌木,并圍繞松苗進行松土,松土深15~20cm。在鏟草、割灌、松土的過程中切忌損傷松苗根系和地上部分的苗株。
5.2培肥地力
松苗附近的徑流上方挖一塘穴,將鏟割的雜草、灌木加6g復(fù)合肥混合后埋于坑內(nèi),讓其腐爛,提高林地土壤的肥力。
5.3撫育管理
結(jié)合松土、除草和施肥工作,可對缺塘進行補植補造。云南松苗有3年的蹲苗期,故造林后的3年內(nèi),最好每年進行一次砍灌除草、松土施肥等撫育管理工作。
6病蟲害防治
云南松主要食葉害蟲有:云南松毛蟲、文山松毛蟲、德昌松毛蟲等;主要蛀干蛀梢害蟲有縱坑切梢小蠹、橫坑切梢小蠹、松梢螟等。采取預(yù)防為主,生物防治與藥物防治相結(jié)合的原則,開展封山育林,營造混交林,培養(yǎng)多樣性的生物群落,使其利于金小蜂、寄蠅、赤眼蜂等天敵的繁殖,培養(yǎng)白僵菌,使各種松毛蟲感染病毒,從而起到全面防治的作用。也可使用馬拉硫磷乳油、殺螟松乳油、敵百蟲、速滅靈煙霧劑等化學(xué)藥物進行觸殺。
參考文獻:
[1] 任秀奇,楊會俠.林業(yè)育苗現(xiàn)狀及措施研究[J].吉林農(nóng)業(yè),2011(2):163.
[2] 呂愛華.提升林地潛力 營造高效速生豐產(chǎn)林[J].中國林業(yè),2009(11).
[3] 黃長軍.如何提高工程造林的成活率[J].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