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榮 黃振東 蒲占湑 杜丹超 林荷芳 鹿連明 陳國慶
(浙江省柑橘研究所 臺州黃巖318026)
柑橘不同品種對潰瘍病抗病性差異的調查
胡秀榮 黃振東 蒲占湑 杜丹超 林荷芳 鹿連明 陳國慶
(浙江省柑橘研究所 臺州黃巖318026)
柑橘潰瘍病是目前柑橘生產中重要的細菌性病害,各柑橘產區(qū)普遍發(fā)生。該病能危害柑橘葉片、枝梢和果實,其中以苗木和幼樹受害特別嚴重,造成落葉、枯梢,影響樹勢;果實受害,重者落果,輕者在貯藏期間易發(fā)生腐爛。為此于2011~2013年連續(xù)三年對柑橘種質資源圃100余個柑橘品種進行柑橘潰瘍病的調查研究,以探尋不同柑橘品種對潰瘍病抗病性差異,為柑橘育種和病害防治提供重要依據(jù)。
1.1 調查地點
調查地點設在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qū)本所山地試驗站柑橘種質資源圃,目前該資源圃擁有300多個柑橘品種(品系),大多數(shù)品種在2006年種植,少部分品種是后續(xù)引種種植,樹齡在 5~ 6年左右。整個種質資源圃立地條件和經營管理水平基本一致,均為感病的區(qū)域或周圍有其他感病品種分布,品種間均有病原感染源,都有感病的機會。
1.2 調查方法
因柑橘潰瘍病一般在秋季發(fā)病較重,故調查時間定為每年的9月下旬進行調查,每個品種調查 3株樹,每株樹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分別調查一個枝條,共調查12個枝條。調查枝條上所有葉片,記錄每級的葉片數(shù)和總數(shù),并計算病情指數(shù)。病情分級標準如下:0級:整張葉片無任何病斑;1級:整張葉片有病斑 1~ 3個;3級:整張葉片有病斑4~10個;5級:整張葉片有病斑11~20個;7級:整張葉片有病斑21個以上。病情指數(shù)計算公式如下:
2011~2013年 9月下旬,調查了75個柑橘品種,每個品種調查三株樹,記錄每級的葉片數(shù)和總數(shù),并計算病情指數(shù),結果如表1所示(表中病情指數(shù)數(shù)值為三年的平均值)。 從表1看出,柑橘潰瘍病在不同柑橘品種間差異較大,甜橙和酸橙類發(fā)病最為嚴重,用作砧木的枸頭橙幼苗發(fā)病尤為嚴重,特別是潛葉蛾危害加重了潰瘍病的發(fā)生,甜橙類品種中臍橙發(fā)病普遍高于其他普通甜橙,如福本臍橙、大山島臍橙和晚棱臍橙病情指數(shù)分別達到4.4513、4.1525、3.3859。檸檬共調查了2個品種,其中尤力克檸檬果實和葉片發(fā)病都很嚴重,而相鄰的北京檸檬并未發(fā)病,表明北京檸檬較抗?jié)儾?。柚和葡萄柚中除葡萄柚發(fā)病外其他的均未發(fā)病。寬皮柑橘中柑類和橘類感病較輕,而雜柑類普遍感??;金柑類共調查了8個品種均未發(fā)病,對潰瘍病最為抗病。
表1 柑橘潰瘍病品種間抗性調查
?
從75個柑橘品種的抗病性調查來看,酸橙和甜橙感病最重,雜柑類親本大多為橘橙和橘柚,同樣發(fā)病較重,檸檬和柚、葡萄柚發(fā)病次之,金柑類抗病性最強。浙江省柑橘研究所建立的種質資源圃有300多個品系,僅挑選了栽培上常見的品種進行了調查分析,有很多品種較少種植的并未進行調查,另外資源圃中每個品種種植的數(shù)量不多,樣本偏少,并不能完全代表每個品種對潰瘍病的抗性情況。
201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