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梁,王克平,吳金福
(1.福建省明溪縣沙溪農技站,福建明溪365203;2.明溪縣農業(yè)局種子管理站,福建明溪365203)
為做好2013年福建省適宜中低產田種植中稻新品種展示篩選的對比試驗,進一步了解參試品種在中低產田的適應性、豐產性和抗病性,從中篩選出適宜福建省明溪縣中低產田種植的中稻優(yōu)良品種,確保糧食生產健康、持續(xù)、穩(wěn)步發(fā)展。試驗引進29個中稻品種在明溪縣進行篩選試驗,為水稻在中低產田生產和高產栽培提供參考,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試驗共29個水稻新品種,品種名稱和供種單位見表1。
試驗地選擇在明溪縣沙溪鄉(xiāng)瑤奢村一組,土壤肥力中下(屬粘瘦田),肥力較均衡,排灌方便,離村莊較近,交通便利。
參試品種采取隨機排列,不設重復,每小區(qū)為33.3 m2,四周種植保護行,密植規(guī)格為25 cm×25 cm,每個小區(qū)統一插532叢,叢插基本苗3~5蘗,每667m2插基本苗3.5萬~4.5萬。在移栽前1 d按試驗設計要求做好小區(qū)的劃分。
表1 供試水稻新品種
1.4.1 播種與育秧方式 5月13日播種,采用濕潤育秧,每個品種播后立標牌標注品種名稱。
1.4.2 秧苗管理 秧苗見針后施尿素5 kg/667m2作提苗肥;2葉1心時施復合肥7.5 kg/667m2作斷奶肥;在移栽前4~5 d施復合肥10 kg/667m2作送嫁肥。
1.4.3 本田管理 6月18日移栽,移栽前大田進行二犁二耙,每667m2施復合肥20 kg、普鈣30 kg作基肥。
合理追肥。第1次追肥為插后5 d,結合化學除草,每667m2施水稻專用復合肥40 kg;第2次追肥于插后25 d看苗補施平衡肥,每667m2施尿素8 kg、氯化鉀5 kg;在幼穗分化時,每667m2施尿素5 kg、氯化鉀10 kg作穗肥。
科學水管。由于該試驗田為粘瘦田,水源充足,未出現缺水現象,前期基本上保持淺水灌溉,中后期保持干干濕濕,未實行烤田。
病蟲防治。主要抓好紋枯病、稻瘟病、稻縱卷葉螟、稻飛虱、二化螟的防治[1]。移栽后至拔節(jié)前主要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葉瘟,在插后15~20 d進行防治,每667m2用氯蟲苯甲酰胺10 ml或1.8%阿維菌素20 ml加80%吡蚜酮、烯定蟲胺6 g或10%吡蟲啉15 g加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30~40 g對水30 kg噴施。拔節(jié)至齊穗期主要防治稻飛虱、穗頸瘟、紋枯病,每667m2用春雷霉素可溶性粉劑75 ml或40%富士1號乳油65 ml加20%井岡霉素可溶粉劑50~60 g或“愛苗”苯甲丙環(huán)唑15 ml加80%吡蚜酮、烯啶蟲胺10 g對水50 kg噴施。
適時收割。成熟期搶晴收獲,做到按品種單打、單曬、單稱量計產,并在收割前每個品種取樣5叢進行室內考種。
29個參試品種產量在413.2~590.4 kg/667m2,最高的農兩優(yōu)3135,為590.4 kg/667m2;最低的內6優(yōu)321,產量為413.2 kg/667m2。產量在500 kg/667m2以上的有8個品種,從高到低依次是:農兩優(yōu)3135、中浙優(yōu)634、花2優(yōu)3301、兩優(yōu)676、泰豐優(yōu)3301、兩優(yōu)456、竹豐優(yōu)3446、兩優(yōu)616;產量在450 kg/667m2以下的有9個品種,從高到低依次是:兩優(yōu)667、兩優(yōu)3156、嘉優(yōu)99、天優(yōu)1261、Y兩優(yōu)646、T55優(yōu)627、特優(yōu)968、瀘優(yōu)明占、內6優(yōu)321。其他品種產量在450~497.2 kg/667m2(表2)。
參試品種全生育期最長的是嘉優(yōu)99,為139 d;最短的是兩優(yōu)842,為127 d;其余的都在128~138 d。后期轉色較好的有兩優(yōu)676、中浙優(yōu)634、農兩優(yōu)3135、泰優(yōu)2098、竹豐優(yōu)3446、福龍兩優(yōu)29、花2優(yōu)3301、特優(yōu)968、兩優(yōu)616、泰豐優(yōu)3301、兩優(yōu)456、兩優(yōu)3156、嘉浙優(yōu)99等13個品種,其余的為中等(表2)。
2.3.1 有效穗 參試品種有效穗數在16.8萬~11.3萬/667m2。有效穗最高是兩優(yōu)676,達16.8萬/667m2;有效穗最低的是天優(yōu)1261和福龍兩優(yōu)29,為11.3萬/667m2。
2.3.2 每穗總粒數 參試品種每穗總粒數為208.0~133.0粒。每穗總粒數最多是深優(yōu)9775,為208.0粒;每穗總粒數最少的是兩優(yōu)676,為133.0粒。
2.3.3 結實率 結實率最高的是兩優(yōu)616,為93.4%;最低的是內6優(yōu)321,為74.5%。結實率在90.0%以上按高到低依次有:花2優(yōu)136為92.4%、瀘優(yōu)明占為91.8%、科優(yōu)16為91.2%、天優(yōu)1261為90.8%、福龍兩優(yōu)90.1%。其余的都在77.7%~89.7%。
2.3.4 千粒重 參試品種千粒重在28.8~24.3 g。千粒重最重的是廣優(yōu)3186,為28.8 g;千粒重最輕的是嘉浙優(yōu)99,為24.3 g,多數品種千粒重在27 g左右(表3)。
生育期適中,全生育期134 d,分蘗力較強,穗大粒多,千粒重重,抽穗整齊,后期轉色好,有效穗較多,有增產潛力,實割產量590.4 kg/667m2,位居參試品種首位,適宜明溪縣土壤肥力中下的粘瘦中低產田推廣種植。
生育期適中,全生育期132 d,株型集散適中,長勢旺,分蘗力一般,抽穗整齊,穗中粒多,后期轉色好,實割產量541 kg/667m2,位居參試品種第2位,各種性狀表現較好,較適宜明溪縣土壤肥力中下的粘瘦中低產田種植。
生育期適中,全生育期132 d,株型集散適中,群體較整齊,分蘗力一般,穗型中等,實粒數高,千粒重較重,后期轉色好,實割產量539.2kg/667m2,位居參試品種第3位,各種性狀表現良好,較適宜明溪縣土壤肥力中下的粘瘦中低產田種植。
表2 參試水稻新品種生育期及實割產量比較
生育期適中,全生育期134 d,群體整齊,株型適中,分蘗力強,穗型中等,千粒重較重,后期轉色好,實割產量529.4 kg/667m2,位居參試品種第4位,各種性狀表現較好,較適宜明溪縣土壤肥力中下的粘瘦中低產田種植。
生育期適中,全生育期128 d,群體整齊,株型適中,分蘗力較強,有效穗較多,植株中等,千粒重較重,后期轉色好。實割產量520.0 kg/667m2,位居所有參試品種第5位,各種性狀表現較好,較適宜明溪縣土壤肥力中下的粘瘦中低產田種植。
生育期適中,全生育期135 d,株型較松散,莖稈堅韌,劍葉較挺較寬,葉色濃綠,穗型較大,著粒較稀,谷粒中長、無芒,分蘗力一般,千粒重較重。實割產量510.4 kg/667m2,位居參試品種第6位,各種性狀表現較好,較適宜明溪縣土壤肥力中下的粘瘦中低產田種植。
表3 參試水稻新品種主要農藝性狀表現
生育期適中,全生育期132 d,群體整齊,株型適中,分蘗力較強,有效穗多,穗型中等,實粒數較多,千粒重中等,后期轉色好。實割產量505.6 kg/667m2,位居參試品種第7位,各種性狀表現較好,較適宜明溪縣土壤肥力中下的粘瘦中低產田種植。
生育期適中,全生育期134 d,群體整齊,株型適中,分蘗力一般,穗大粒多,結實率較高,千粒重較重,后期轉色好。實割產量500.8 kg/667m2,位居參試品種第8位,各種性狀表現較好,較適宜明溪縣土壤肥力中下的粘瘦中低產田種植。
由于參試品種在中低產田種植,每小區(qū)種植33.3 m2,又未設重復,試驗難免存在誤差;另一方面參試品種生育期長短相差10 d左右,受鳥鼠殘害有差異,自然因素對產量也一定的影響。參試的其他21個品種產量都在500 kg/667m2以下,豐產性一般,是否適宜不同類型的中低產田種植還需要進一步試種觀察。
[1] 卜培孫.水稻機插秧育秧及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稻麥科技,2013,31(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