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劍
成都的夏天,溫差不大,粘乎乎的,不大痛快。這種時候,對胖子來說,最是無奈,以往年的經(jīng)驗看,算得上是“苦夏”了,常常懶得動彈,躲進小樓,工作上也不大積極。
小孩子的暑假,原來想趁著夏天的漫長假期,出游一回,但去哪兒似乎都逃不過炎熱的天氣,只好作罷。辦了一張借書卡,從圖書館借回來亂七八糟的書,閑閑地看去,總也有幾許收獲。在旁邊看著,總覺得這比去補習班要好,至于那些跟不上的課程,也可暫時不去考慮。遇上朋友約會這回事,也懶得出門,除非是不得不見。“有什么要緊的事,等過了夏天再說?!边@樣的說詞有時可能博得同情。不大熟悉的朋友,覺得這真有些矯情:不就是一個夏天嗎?犯得著如此對待?這也是不大好解釋的事。
即便是出門(在城里溜達),也盡量選擇下午的晚點時候,或者晚飯、宵夜時間見。這也并非是貪戀啤酒之歡,而是這個時候要相對涼爽一點。前幾天,幾位久不見面的朋友聚在一起,喝喝茶,閑聊天,聊文學。好像現(xiàn)在的聚會很少聊這個了,更多的時候是掙錢、成功學。聊天結束,意猶未盡,又一起吃晚飯,開心非常。一個夏天,都如此度過,那才叫爽。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边@也是難得一遇的景象。如果說,春天是懶洋洋的狀態(tài),那夏天卻不是風情萬種,且拘謹了許多。早早地在網(wǎng)上囤積了一些好書,大部分時間用來閱讀,看看閑書,不過是讓夏天變得有意思一些罷了。又或者,一個人在家里亂喝茶,無需講究章法,至于是否算得上高雅之類的,也不作多想,不過是度夏的一種方式罷。
網(wǎng)上有篇文章叫《苦夏的過法》,列舉出了種種夏天適宜做的事,不太適宜做的事,看上去也有點趣味。不過,我倒覺得這看上去很精致的生活,實則是不同心境下的作派,所謂美好不美好,跟自己在夏天的心態(tài)相吻合就好,否則,就覺得夏的苦了。
緩慢度夏,按自己的意思過下去,未必主流也不一定要迎合什么。如此一想,也就釋然。對于這個夏天,過出自己的意思,就好了,何必在乎那么多的科學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