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霞
兒時,我幼稚地認為,浩浩蕩蕩的千軍萬馬,是從廣播喇叭里出發(fā)的,因為當時一代人追捧的明星——劉蘭芳,她播講的評書《岳飛傳》《楊家將》把人們的注意力神奇地聚焦在廣播喇叭前。
那是1979年,普通百姓家里還沒有出現(xiàn)電視機,唯一的娛樂形式就是聽廣播。從城市到鄉(xiāng)村,每隔幾米電桿上都會安裝一個大號的廣播喇叭,家家戶戶的門楣上也安裝了小型的廣播喇叭,它們好像大大小小的飯碗。每天傍晚6點半,大人小孩一定準時守候在喇叭前,等待開餐。
當時人們并不知道劉蘭芳的性別和容顏,全然被她的聲情并茂的播講陶醉了,誤以為她是血氣方剛的七尺男兒。她那渾厚、圓潤、悅耳,富有磁性和張力的聲音,突顯了一種特有的昂揚氣勢,擴展了聽眾廣闊的想象空間。從她的聲音中,我能分辨得出將士們身披盔甲,銅墻鐵壁般抵御敵軍金戈鐵馬時的廝殺聲和錘打聲,以及勝利時發(fā)出旗開得勝的歡騰,叫人興奮。
劉蘭芳總愛在某個大將出場時,繪聲繪色地描述:“ 胯下一匹白龍馬,身披紫金袍,手中一把寒光閃閃的寶劍,威風凜凜,相貌堂堂!”我好像真的看到一位將士的身影,率領(lǐng)他的千軍萬馬,馳騁疆場??吹接⑿勰欠N氣宇軒昂、重整山河的豪邁氣概,讓人振奮精神。我喜歡上了評書里的英雄,每天都要為英雄征戰(zhàn)疆域而擔憂,為他們英勇殺敵而助威、加油。當英雄凱旋時,設(shè)想著為他們溫一壺慶功酒祝賀。如果有將士犧牲了或者負傷,我會為他們惋惜而寢食難安。
劉蘭芳的評書播講不但充實了我貧瘠的童年生活,還為我增添了值得回憶的細節(jié)。記得一天傍晚,爸爸的摯友前來做客,老爸要留他小酌,便打發(fā)我去一里地外的小賣部打酒,我不想去,因為劉蘭芳的評書“且聽下回分解”即將開播,如果耽擱了收聽,損失就補不回來了,心里就空落落的。媽媽睥睨了我一眼,我只好灰溜溜地提著酒壺打酒去。走到村頭場院時,路邊的廣播喇叭里開始播講評書,我舍不得走開,就鉆進場院谷草垛里獨自傾聽。評書中岳母刺字的故事,讓我感動得熱淚盈眶,我全然沉浸在評書的細節(jié)當中,墜入谷草的溫暖夢鄉(xiāng),把打酒的事拋到了九霄云外。當我回到家,客人已經(jīng)打道回府了……
媽媽讓我為錯誤做檢討,但是,我覺得沒有錯過劉蘭芳這段精彩的評書,其收獲遠遠大于這小小的過錯。因為英雄的故事可以復述,可是膜拜英雄的心境不能復制,聽故事的時光不能倒轉(zhuǎn)。
劉蘭芳這位評書大師,把岳飛、楊文廣等英雄鮮活的形象深深烙印在我童年的記憶里,成為我的教科書和成長指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