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
1 開展公益講座
武漢圖書館在全國范圍內邀請名家,全省范圍內邀請專家,舉辦以閱讀為主題的大型公益講座200場以上(含電視轉播與社區(qū)、校園展播),著力通過以下方式文化惠民。
1、現場開講。廣邀名家、學者來我館講座,主題既涵蓋大眾文化方向,又涉及地方文化特色,突出區(qū)域文化特質,凝聚地方文化焦點。
2、利用新技術手段,在全市13個中心城區(qū)及遠城區(qū)公共圖書館開通視頻直播,滿足城鄉(xiāng)民眾需求。利用移動終端、專線網絡、無線WIFI等新技術手段,并依托傳統(tǒng)紙質媒體,向市民宣傳講座動態(tài),通過QQ微博、豆瓣、微信等新興媒體,吸引更多青年讀者參與。
3、網絡及電視轉播,將文化輻射擴充到全市的每一個角落,通過電腦、電視等普通終端均可收看甚至點播。在網站上對現場視頻剪輯并轉播,在我市教育電視臺每周固定時間段播放。4. 對完成的講座文稿進行整理、編撰。將相關講座加工制作成的光盤發(fā)放到社區(qū)、學校、企事業(yè)單位等區(qū)域,提升全體市民文化素養(yǎng)。對已邀請及擬邀請的講座攝錄后過進行深加工,制作光盤,并發(fā)送到社區(qū)、學校、企事業(yè)單位等,使基層民眾聆聽名家的智慧,豐富文化生活,陶冶情趣。比如武漢圖書館的名家論壇,在《武漢宣傳》《武圖講座》《炎黃文化》等刊物上報道、刊登,加深市民對內容的理解和回味。
2 志愿服務
2.1 品鑒閱讀推好書
第一季“魅力武漢與改革中國夢”主題圖書推薦。在我館全市50臺24小時自助圖書館上架“魅力武漢”及“改革 中國夢”相關的人文、歷史、城市精神及改革發(fā)展圖書二千余冊,通過微博、館網站圖文并茂形式發(fā)布薦書信息。并依托24小時自助圖書館配備的無線WIFI功能,以及我館2013年新研發(fā)的“掌上武圖”程序,帶給市民全新的數字閱讀體驗。
第二季“全城同讀”主題圖書推薦。武漢是一座充滿精氣魂的城市,豐富而悠久的立歷史底蘊,塑造了這座江城“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獨特人文風貌。武漢“讀書之城”建設為文化五城之首,我館擬結合江城獨有的人文特色書籍,開展“全城同讀”系列讀書活動?;顒舆x取《武漢印象》系列書籍作為“全城同讀”的首推書目,因為《武漢印象》是武漢市歷年文化成就的集大成者,充分展示了武漢魅力精華所在,且發(fā)行較廣,市民閱讀程度高,能有效的組織市民積極參與。同時,選取其他書籍,例如:武漢城市發(fā)展史類,集中一批優(yōu)質書刊進行展示、推廣。計劃于4月初在館網站、微博等網絡媒體上發(fā)布推薦信息,在自助圖書館汽車圖書館上配套相應書籍,并發(fā)動廣大志愿者深入社區(qū)、號召廣大市民同讀此類書籍,了解武漢歷史,倡導關注江城、熱愛江城理念。
第三季:“人文經典上街頭”主題圖書推薦 將精選近5000冊人文經典圖書在全市50臺自助圖書館集中上架,提供大量受熱捧的經典書目以饗讀者。此系列活動囊括了館員薦書、讀者閱讀調查、閱讀互動、網絡微博薦書以及遍布全市街頭24小時自助圖書館發(fā)布平臺宣傳等方式開展。
2.2 志愿青春獻江城
第一季:“動起來,馬上閱讀”閱讀服務推廣活動 在全市50臺24小時自助圖書館服務點開展“動起來,馬上閱讀”宣傳月活動,24小時滾動播放“馬上閱讀”相關文化信息、閱讀指導,發(fā)動市、區(qū)圖書館館員,街鄉(xiāng)社區(qū)文化干事,各級文化單位青年志愿者,四級聯動,在科基層服務點推廣圖書館新服務,介紹先進文化產品的新功能,為讀者提供最新的閱讀最新的閱讀體驗。
第二季:“新服務 新閱讀 新體驗”基層服務活動 推陳出新,著力倡導全新服務、創(chuàng)新閱讀體驗,在我錠50臺24小時自助圖書館與汽車圖書館上均配置了無線WIFI功能,讀者只需打開手機等移動終端,利用WIFI登錄我館“掌上武圖”平臺,即可下載、查看150T海量數字資源:同時,汽車圖書館將攜帶先進的設備,定期進入城鄉(xiāng)各社區(qū)、農村,開展現場辦證、現場咨詢、現場播放文化文藝視頻等活動,真正實現新技術文化惠民,將基層服務落實到位。志愿服務系列三:流動服務惠城鄉(xiāng) 將利用全市64個流動圖書館服務點、16個區(qū)公共圖書館的50臺自助機服務網點形成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借助全市公共圖書館通借通還服務平臺,提供圖書到點借閱、基層社區(qū)辦證、公益巡回展覽、精品講座放映,側重在城鎮(zhèn)化進程中文化建設薄弱的新居民區(qū)、高新企業(yè)園區(qū)、少管所、福利院等服務點,為城鄉(xiāng)居民提供均等普惠的公共文化。
3 汽車圖書館
流動圖書服務車不僅僅是一個“流動的圖書館”,同時它還在延伸圖書館陣地、擴展圖書館服務功能、構建圖書館服務網絡的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武漢圖書館結合自身的服務范圍、服務對象等實際情況,以流動圖書服務車為載體,開展了一系列的服務活動。
武漢圖書館的第四代“汽車圖書館”由大型客車經改裝而成,設有圖書存放區(qū)、辦公服務區(qū)、讀者閱覽區(qū)三大功能區(qū)塊。配備無線網絡、筆記本電腦、打印機、圖書充消儀、條碼掃描儀、投影儀、閱覽桌椅等必要設施并安裝有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tǒng),通過RFID、無線網絡等技術與圖書館實時互聯。汽車開到哪里,圖書館的服務就“跟隨”到哪里,相當于一個“行走著”的迷你型圖書館,在“走鄉(xiāng)穿村”中一路撒播“閱讀”的種子。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現階段鄉(xiāng)鎮(zhèn)、村圖書室建設及運行中所遭遇的困境,以期能更好地為基層群眾“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閱讀需求,提供便民服務。
汽車圖書館與市各社區(qū)、軍營、干休所、福利院、勞教所及郊縣農場等相關單位共建流通書刊服務點,與各流通點簽訂協議,免費配送圖書,定期與流通點管理人員交流,對流通點讀者群進行了解分析,按讀者閱讀需求有針對性地配送圖書,提高圖書利用率,同時也使各流通點工作能夠正常、持久、有序地開展。
武漢圖書館汽車流動服務在建設過程中,將本館的特色服務品牌與流動服務有效整合,在各流動服務點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信息服務活動,將優(yōu)秀的文化資源傳播到城市鄉(xiāng)村的每一處,為實現全市人民享受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務做出了表率。
武漢圖書館汽車流動服務借助我館重點打造的文化品牌“名家論壇”講座的資源優(yōu)勢,以弘揚先進文化,傳播科學知識為宗旨,選取“名家論壇”中閻崇年、葛劍雄、錢文忠等具有專業(yè)性和權威性的專家講座資源以及城市人文、歷史經典、醫(yī)療保健、職業(yè)技能、新農村建設等有較強實用性和普及性的講座視頻資源制作成光盤,通過流動圖書服務網絡,送到基層流動服務點進行播放,讓市民足不出戶享受到精品文化大餐。
武漢流動圖書服務突破了一館一地服務的傳統(tǒng)圖書館服務模式,圖書館的服務規(guī)范、服務理念、服務項目等延伸至流動服務點,使流動服務點真正成為圖書館服務網絡的接入點,實現了網絡化的服務模式。
4 為讀者提供電子書借閱機
伴隨著數字化信息時代的到來,圖書館的業(yè)務和服務都在不斷的拓展和延伸。我們?yōu)樽x者提供了基于互聯網的網絡數字圖書館,提供了24小時不間斷服務的自助借還機,還提供了不受地域限制的,隨時隨地為讀者服務的移動圖書館。
在我館業(yè)務不斷增多、服務的讀者數量不斷增加的今天,圖書館的業(yè)務量、館藏量、管理方式,如何貼心的服務不同需求的讀者,也都成為了圖書館急需解決的問題。
1、圖書館現在普遍采用的24小時自助借還機,延伸了圖書館的服務范圍,增加了圖書館的影響力。但是自助借還機僅限于對紙質圖書的服務。近幾年數字出版物以強大的優(yōu)勢崛地而起,成為了現代化圖書館的新一代寵兒??刹豢梢猿霈F一款針對于電子圖書的借閱機呢?電子書借閱機內置1000本獨家授權的電子圖書。圖書與出版社紙書同步發(fā)行。
2、提供2000本獨家授權可選電子圖書,供圖書館自主選擇。
3、統(tǒng)一認證:通過圖書館借閱證和密碼登入后,讀者才可以查看圖書全文。
4、交互方便:電子書借閱機通過多點觸控進行操作。支持滑動、拖動等手勢。
5、電子書借閱機配套手機端應用程序。程序分為IOS版和安卓版,分別可在各自官方市場中下載。
通過蘋果商店或者安卓市場下載歌德閱讀器app,同時支持EPUB、TXT、PDF等格式文件打開。文字、圖片自由放大縮小。閱讀器中帶有筆記、批注、書簽的功能。支持按圖書章節(jié)進行跳轉。平滑、仿真書卷兩種閱讀模式。支持夜間模式。
采用統(tǒng)一認證的模式,和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tǒng)對接,讀者只需要記得自己的讀者證號和密碼,即可以成為認證用戶,借閱電子圖書。